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一节 蓝军(2 / 2)

“我看团里很多排级主官都是‘代理’。现在是战争时期,不能老按惯例来,不然哪天牺牲了,烈士证上写个’代理’算怎么回事儿。”

“谁让我们赶上宜兰阻击战呢?这种情况只有我们团比较突出,师里、军里甚至战区都不能因为一个id团搞特殊吧。排长是军官编制,按惯例必须有大专以上文化。这些士官大多是高中或者中专,现在正打着仗,想深造也没机会。”

“我知道了。”常曙再度陷入沉默。

肖杨停下车,摘下软式肩章塞进口袋,背上随身携带的95式自动步枪,佯佯地向山顶走去。东面隐隐传来直升机的引擎声,偶尔夹杂着的爆音。

肖杨一边走,一边说:“应该是if团跟a国海军陆战队干上了。师里真不待见我们团。”

“880那里虽然有吴局坐阵,但是我们的防区里敌特活动越来越频繁,尤其是海豹突击队。”

“确实猖狂,前几天还跑到团部驻地附近转悠。”

“交火了?”

“没有。倒是女特工出事那会儿,一个股长牺牲了。当时我和老何都没在营地。不过你放心,关于女特工的身份我已经下达封口令。”

“先看看这个,”常曙摸出pda,点开一张照片。

肖杨凑近一看:背景是一座海岛,些许典型中国风格的农户,一名少校身穿07式海洋迷彩,手持酷似95式的自动步枪,身高约一米七。

“这个女人叫小林香子。”

“女人!j国名字?”

“你没注意到这支枪的弹匣?”

“原来如此,”肖杨这才发现,照片中的“95式”步枪使用的是“直弯直”型铝合金弹匣,而非95式步枪标配的“全弯”型塑料弹匣,“莫非这就是传说中的556毫米97式步枪?”

“专供出口,所以你没认出来。这个训练基地设在那霸岛,所有的设施、装备都是中国式的,平时使用汉语对话,几乎每个人都有点闽南腔。至于武器来源,大多是通过第三国高价转购。”

“j国蓝军部队。”

“还有一点需要说明,根据可靠情报,这批97式可能已经换成95式。来源正是宜兰海岸。”

“妈的!那不就是我们团的武器吗?对了,这照片哪来的。”

“昨天让你签的保密协议有二十年保密期,想必你心里有分寸了,”常曙顿了顿,移开目光,“照片来自总参某部驻京东站,后续的情报来自w字号部门驻高雄潜伏组。”

“乖乖,这都是什么机构啊?那你呢?特工局跟他们什么关系。”

“原总参某部驻京东站站长兼政委,如果申明一直下落不明的话,我就是唯一的幸存者。”

“”

“从明天起,你把我指定的人安排进机要股,专门负责33号专线的联络。团里除了你、我、蒋云和蝎子以外,不允许第五个人过问他的工作。团内一切与特工局有关的业务均不通过cb师,直接与战区司令部、政治部,以及东线总指挥林兰将军发生联系。至于其它几名团领导,我已通过战区政治部保卫部门打过招呼,不该问的他们不会问。”

“明白。”

“33号专线的另一边,你也认识。”

“明白了,所以上级指定id团负责这个防区,原来是未雨绸缪。那个人是谁?”

“民革海外特委成员、w字号部门负责人,时小兰。”

“老天爷真会开玩笑。”

“老肖,其实刚开始我并不同意与你发生直接业务往来。”

“知我者莫过于你。”

“人是会变的,我对你的了解仅限于四年前。吴局长去880之前特意找你聊过,同时根据cb师党委的建议,最终决定是你。”

“来得好不如来得巧。换别人来干这事,还得需要时间慢慢磨合。”

“对。”

夹着腥味的海风扑上山顶,晃荡良久。常曙从口袋里摸出两副软式肩章,07式中校、87式少校肩章各一副,都很新。

常曙将87式少校肩章递给肖杨,“这幅肩章一直暂存在一位上级手里,四年来我只戴过一次。当我终于能够堂堂正正地戴上时,它已经退役了……”常曙呵呵一笑,尽量让自己的口吻轻松一些,“送给你。”肖杨仿佛一夜之间变得沉默,捧着87式少校肩章摩挲良久。

“肖杨,它不是我一个人的。”

“我知道,少校同志。”

“走吧,中校同志。”

“去哪?”

“拍照。照片背后这么写,‘某年某月某日,cb师id团团长肖杨中校、政委常曙中校,合影于战线前沿’,然后交机要股封存,直到战争结束再挂出来。”

“裱起来,挂在我家里。”

“嗯,然后呢?”

“吃饭!吃饱了找女人,名叫小林香子的那个女人。你说呢?常政委。”

“没错,肖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