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845章:飞天神舟,初步告捷(2 / 2)


然而圣上,一下子就画出了三种飞行器,关键是三种都有变成可能的实物,制作方法简单,而非无稽之谈。

“圣上,微臣已经迫不及待了。”何稠双眼绽放出熊熊火光。

“那就开始制作孔明灯,这是最急之物。”

“喏。”

。。。。

当下君臣二人召来最优秀的篾匠、木匠、铁匠、裁缝,又命人取得不少材料。

光是选材便花了一天时间,然后根据所有材料重量,计算出了‘孔明灯’的大小,再由篾匠用竹片、柘木条、老藤条等柔韧轻便之物编出骨架,而后让裁缝缝出与足够大的套子,并在缝制处添加薄牛皮。

这个有来试验的‘孔明灯’不但汇聚了大兴开天院和少府监最好的匠人,连带洛阳那边的出色工匠也连夜乘坐圣武车赶来参与。

尽管日以继夜的有人不断忙碌、统计数据,但也足足花了七天时间才将第一盏大型的‘孔明灯’做好。

其实‘孔明灯’科技含量不高,对工艺要求也不高,只是杨侗一再强调安全性,这才使时间几乎都会在选材上面,不过好在这个汇聚了大隋各类顶多工匠制作的“超级孔明灯”总算是完工了。

少府监的空地上,这个样子庞然大物静静的躺在那里,令杨侗一瞬间有穿越时空的恍惚。

所有知道杨侗在搞‘飞天计划’皇族、文武重臣都聚拢过来,兴奋的看着这个巨大的‘孔明灯’,叽叽喳喳议论不休,只是此刻尚未补充热气,所以卖相比较难看,看上去有些瘪,更不圆润…不过大家也知道孔明灯本身就是这等模样倒也没有嫌弃,建议点主要还是这大家伙能不能像小孔明灯那么飞起来。

这时,忙得吃不好睡不稳的何稠看上去蓬头垢面,他对着杨侗躬身一礼,“按照圣上要求,此物方方面面都缝合严密,绝无缝隙存在,骨架所用的竹片、柘木条、老藤条、柳条也是从洛阳运来的浸油一两年之物。可否点火?”

“命人以绳索牵好,以免它跑掉。然后点火!”这是第一次试飞,杨侗自然不会让人坐上去,万一从十几丈高空跌落下来,怕是难逃粉身碎骨之劫,所以吊篮里装着的是两只各重百斤的大肥羊。

“喏!”

何稠刚要命人点火,杨侗又说道:“何侍郎,这个大家伙凝聚了你的心血,第一把火应该由你来点。”

“多谢圣上。”

在众人艳羡的目光下,何稠接过火把一步步的走向了这个大家伙。

不知为何,忙了这么多天都稳如泰山的他,在这一刻竟然紧张得几乎走不动路。

固然他走得比较慢,但距离就那么一段,总有走完的时候,当他到了铁炉旁边时,深身都被汗水打湿。

杨侗抬头看了看湛蓝天空上棉絮般的云朵,是一个难得的好天气,当下断然道:“点火!”

“喏。”

何稠深吸一口气,双手颤抖的将手中火把探进铁炉的灶膛,里面的大灯芯很快便燃烧起来,只是灯芯火焰还不够旺,热气不足以让这大家伙上天。

随着铁炉里的火油、煤炭逐渐燃烧,大量热气从下面的口子涌入,无处宣泄的热气将难看的球体鼓起来。

过了一会儿,这个巨大的孔明灯在众人惊愕的目光中,从最初的轻轻晃动,慢慢的向上浮动,绷直连着吊篮的绳索,再是晃动几下,便带着吊篮以及吊篮内的两只大肥羊升起……

顿时,此起彼伏的惊叫声响成一片!

从刀耕火种开始,人类便有了飞天梦,只是无数万万年以来都成功。而这一盏载着两百斤重的大肥羊的孔明灯,对于这个时代的人来说,具有颠覆认知的冲击力,只看这载重能力,就足以说明飞天梦不再是遥不可及的梦。

不少工匠热泪盈眶,为自己亲手打造了这件“飞天神器”感到骄傲自豪!

随着地上那两大捆绳索被绷直,最后住这盏孔明灯才没有飘走,一直悬在空中两刻左右,待到铁炉中只有一成满的火油煤炭燃尽,这大家伙才缓缓降落,又变成了之前的模样。

有了第一次的成功,大家信心十足,第二次测试的时候直接上了十只百斤羊,加满了燃料,结果依然成功起飞,并悬念在天上两个时辰之久,才缓缓下落。

“嗷嗷嗷嗷嗷……”

地下众人欢声雷动!

“圣上,飞天就这么简单的成功了?……”百官之首的杨恭仁惊骇得难以置信。

“就是这么简单。”

“也只有圣上才会想到用孔明灯来载人,而且还成功的载重千斤,微臣实在不知道该怎么说了。”杨恭仁心服口服的赞叹。

杨侗说道:“其实许多发明并不需要多高的技术,只要一个简单创意就能成功,别人不敢想、想不到的不可思议创意,总能使人类在探索天地奥妙的领域迈出一大步。”

“有了此物,天下雄关形同虚设!”

“那也未必!”杨侗摇了摇头,走向情难自禁、热泪盈眶的何稠与姜行本,吩咐道:“将所有木匠、篾匠、裁缝集中起来,让他们放弃手中一切事物,能做多少就做多少!”

“喏!”姜行本、何稠连忙肃容一礼。

何稠一脸激动的说道:“圣上,此物已经跳出了孔明灯的范畴,总不能继续这样叫吧?”

“便称它为飞天神舟吧!”杨侗看了看那大灯笼,陷入了沉思,这是人类实现飞天梦想之灯,对于这个民族有着丰碑性的历史意义…热气球之名完全不符合华夏文明。

“喏。”

“这只飞天神舟固然是成功了,但它只是第一代,就仿佛是只小渔船一般,必须把它发展成在天上飞行的五牙战船,才能搏击长空,所以我们不能满足现状,需要继续研制和改进。”杨侗望着众多工匠,朗声说道:“而朕没有太多精力来研究此物,日后还要诸位研制出重量更轻、飞行更快更安全、载人更多的二代、三代、四代……乃至第一万代飞天神舟。这种精良的飞天神舟一旦问世,足矣令诸位名留青史。”

“圣上放心,我等定然精益求精,研制出更好的飞天神舟。”一众工匠兴奋的行礼。

从古至今,名留青史的工匠指掌可数,那都是传说听匠神,他们想都不敢想!

可如今有了一个成功的飞天神舟,他们要是能它再次完善,说不定也能达到与那公输班、墨翟的高度。

【领红包】现金or点币红包已经发放到你的账户!微信关注公.众.号【书友大本营】领取!

这等青史留名的好事,谁都不会拒绝。

“另外,还要根据飞天神舟的特点,为它配上一批重量更轻、射程更远的连弩。”杨侗又说道。

“圣上放心,我等必竭尽所能,不叫圣上失望!”

“大家好好干!”杨侗欣然点头道:“朕的奖赏不会少,但不能以次充好。”

封建时代的最好工匠都被朝廷征召,官营手工业一直占了主导地位,代表了诸多工技的最高水平。这些能工巧匠集中在官府设立的作坊,拿着朝廷的俸禄、使用朝廷的原料,设计出各种新式武器装备和产品。而在场这些工匠,全是大隋王朝各领域最出色的存在。

大隋现在的很多新式武器都是这些人研制出来的,只要他们做成绩,杨侗向来是不吝重赏。

“我等遵命。”诸多能工巧匠凛然遵命。

——————————

感谢诸多书友支持。万谢书友:‘兽性打败理性1’、‘他乡人不坠青云之志’、‘书友20171011211052223’大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