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1112.悠悠岁月(129)三合一(2 / 2)


李仙儿真是特别伤心:“……没良心的,就算是我跟他爸不吃,清收也不吃吗?正长身体呢。”

不用说的详细,林雨桐都能知道那日子怎么过。

家里有儿媳妇了,这平常的生活就不能凑活了。平时吧,一把野菜,凑一盘菜也就能过。可这有儿媳妇了,还是没进门的,没生孩子的儿媳妇,这么凑活就真不成。总是怕人家过不惯这日子,屁股一拍一走了之。你说这将来给清丰怎么再娶媳妇。就是哄也要先把媳妇哄进家门的。

一家的收入在那里放着呢。小两口挣的钱不会上交,自己留着还得买东西呢。有媳妇在,你也不能管孩子要。就他们两口子的收入支撑一家人的开销,金老大种地平时也不挣钱,就李仙儿一天七块钱,一家子得吃喝,还得管清收上学买笔买本子买资料的开销,算一算,哪里有多余的。过的这么紧巴,为了把儿媳妇哄进门饭桌上还不能凑活,菜也别说丰盛,至少得看得过去吧。

那说是肉菜的菜,大概也就是割上一两斤猪肉,都炒出来,盐放的多一点,不会坏。等炒土豆丝的时候,扒拉几块炒好的肉放在里面翻炒,算是一道肉菜。

肉都被清丰挑出来给花花吃了,李仙儿气的呕血,还得说:“……赶紧吃吧,我们都不爱吃肉,就是专门为你才炒的……清收吃肉都吃伤了,一点都不沾……”

大肿脸充胖子的事,她干的特别溜。

就跟现在一样,上来一道菜,清丰就筷子不停的给花花夹菜,给老丈人和叔岳丈夹菜,李仙儿都酸死了,还得说:“多吃点。我们吃的都不爱吃了……”

一样的话从她嘴里说出来咋就那么难听而且虚假呢。

清宁觉得,要不是自家老爸的面子撑着,人家肖家确实是觉得金家的条件不错,光是你那张嘴这婚事也得吹。

林雨桐也心说:这也幸亏来的是当爸的和当叔的。这要是当妈和当婶子的跟来了,这事指定成不了。男女的关注点不一样。男人就觉得婆婆不怎样不是大事,但女人就觉得真遇上这样一婆婆,得疯了。日子指定过不成。

然后又在京城玩了三天,是清平和清宁几个带着玩的。

李仙儿就说:“多玩几天,不着急回去的。”

肖爸连忙摇头,心说不能这么得寸进尺的吧。光是住一晚上得一千多。这出门连玩带吃的,一天两千多的开销,再搭上离开的路费,把人家一万多块钱都仍在里面了。

这不,他一说回去,这边就说要身份证订机票。机票更贵!

一万得多出很多来才行。

家里的收入一年也就那么点钱,就是土匪进村也没这么打劫的。

坚决要走:“还是回去看看……看看结婚有啥要准备的……”

然后四爷叫秘书帮着订了机票,连清平和徐强的也都订上了。有徐强一路上照应安排,他也没啥不放心的。

四爷和林雨桐提前就说了,不一定有时间亲自去送,很失礼。

人家那花花三叔就说了:“千万别客气,以后就是一家人,不讲究这些虚礼。”

清宁跟严格清远亲自去送了,人家肖爸就把自家做的手工挂面拿出来十斤:“别看是挂面,但手工的跟机器做出来的不一样。”

清宁就特别稀罕:“那我就不推辞了。谢谢叔了。”

等把人送走,清宁把挂面全塞到严格的后备箱:“这种挂面我吃过,确实好吃。走的时候记得把这个都带上。”下连队也挺艰苦的。有时候晚上饿了,就是随便对付。这挂面劲道,弄点酱肉啥的,煮出来就是好饭。

清远翻白眼,女生外向啊。

他觉得倒霉死了,就不该跟这两人一车,亲亲我我的故意刺激我这刚失恋的人吗?

他觉得他倒霉,清平才觉得要倒霉死了。

李仙儿晕机,飞机一动就完蛋了,吐的那叫一个一塌糊涂。

我的老天爷啊。她带着去卫生间帮着清洗,可人家晕的腿肚子都打转,得半扶着。

坑的她和徐强一路上一点也不轻省。

好在落地里,清辉开着小面包来接了。这车有多没少的都能挤下。清平原想着到了县城她和徐强就下来,叫清辉把人送回镇上去。但李仙儿说晕的要死要活的,只说是动不了了,坚持不下来了。一副今儿要不在县城歇歇,明儿就喘不上气的样子。

没办法,又给在酒店开了房间,叫歇着。

然后老三不得不出面,招呼亲家嘛。

跟四爷那边一个流程。留人住下,开发区算是有名的景区了。然后叫人家在开发区转转,算是旅游了。

李仙儿马上满血复活,两口子带着亲家很有些指点江山的气势:“你看我们县,如今都已经是市了……这是我家老四和桐一手建起来了……要不然哪里能升的那么快呢……看见这大学了没有……大学的校长就是桐的师兄……看见那个小岛了没有……桐的老师一个老教授就住哪里……桐在这一片特别有面子……她一回来,这整个县城大大小小的官员,那都得上门拜访……所以老四跟桐等孩子结婚的时候不回来,你们也别见怪……要不然咱家孩子结个婚,惊动的人可就太多了……得低调是不是?”

“看见那边的楼没有……当时房价才几百,你们猜现在多少钱了?两千八……”

“还有那个商场……三楼整整一层楼,都是孩子三叔的……他还有个服装厂子……改天带你们去看……”

然后吃饭的时候,顺带的就去了平安饭馆,找老二和英子。介绍亲家嘛。

这两口子早听清平说了,但跟四爷和桐桐想的一样,别管自家咋恶心,在这下一辈孩子的婚事上,不能马虎。

好酒好菜的招待。

金满城就说:“……不是我吹,咱家这日子你也看了……顶好的日子……光是他二叔这个铺面,如今现拿一百万……都不卖……”

李仙儿又小声说:“老二家这俩孩子,将来都去京城的,这么好地段的铺子,你们说能便宜谁?”说着哈哈就笑,“咱们将来的日子指定是错不了的……”

清安帮着端菜,就听了一耳朵,然后去厨房就跟他妈说:“……我就是去了京城,咱家的铺子还能放坏了?我是租还是卖,别人管的着吗?脑子坏掉了,觉得会便宜他们……”

英子拍他:“别言语!她不是真这么想,就是想说点好听的把人家闺女哄进家门。”

借她俩胆子她都不敢做这个奢想的。

哪怕知道这一点,可也叫清安恶心的够呛。

“这么哄人家不好吧。”他这么问。

英子真觉得自家这儿子纯良的叫人操心:“你觉得人家那爸爸叔叔是笨蛋,不会长眼睛啊?人家心里门清。至于人家是怎么想,怎么打算的,那只有他们知道。”

谁都知道叔叔伯伯家的钱不会搬到自家,人家会不清楚?

事实上肖家叔叔就实心的跟他哥说:“要是金家老二家,那我觉得真不是啥问题。两口子厚道……就是老三家也是好的……不是一说话嘴上就跑马的人……”

肖爸就苦笑:“咱不能光看人家,还得看自家。人家好条件的多着呢,咱家花花配的上不?”他叹气,“饭桌上,不说主动帮着端饭……如今没结婚,人没进门,这都好说,矜持些也不算是错。可你看看咱家孩子那吃相……金家那孩子给她夹菜本来就打眼而且实在是叫人难堪的很……可这是给咱家孩子夹呢,我就是看不上,也不能挑理。反过来看花花,被咱妈惯的,吃独食啊。这在咱自己家,都不计较。孩子多吃一口少吃一口的,没人说啥,也都习惯了。可这到了人家家里,谁看见这样的不挑理?所以,我这心里也是左寻思右寻思,不能光看人家的短处,咱自家孩子的短处咱也不能不看……等过两天,到了人家家里,咱里里外外的看看,到时候再说吧……”

那边李仙儿却问英子:“桐那边的钥匙呢?”

村里的院子跟英子是邻居,钥匙英子一直拿着呢,得空就回去收拾收拾。这会子李仙儿要钥匙,英子就警醒了:“……你想干嘛啊?”

李仙儿就脸红:“……咱就一个院子,怕人家那边挑理。”

是的!家里有俩儿子,至少得有俩院房子。要不然俩儿子挤在一处算是怎么回事?如今说媳妇,人家女方是要问的,这房子是给大儿子的还是给小儿子的。是要把大的分出去还是把小的分出去?

分出去的这个,就意味着自己得买宅基地得自己盖房子,意味着负担会很重。

一般要是这种情况,人家女方就有话说了。要么不同意,要么同意也有附加条件。比如,你得多给一万的彩礼,这钱我们会给闺女带上,将来俩孩子要盖房子建屋子的,都要用的。

李仙儿耍奸,想借用四爷和桐桐在镇上的院子。

英子当然不答应。

这要是将来你们把你们家的院子给了清收,清丰没房子的情况下,人家花花把她爸叫来,人家她爸指着老四的房子说:“当年说好的,说好这一院子给我闺女住的……”

到那时候咋办呢?

老四和桐都是体面人,为了一院子起争执的事绝对不会干的。

可这凭啥要便宜你们?

没这道理的!

英子就说李仙儿:“差不多得了。当初那高利贷是谁帮着还的忘了是吧?那借条可在呢……”

李仙儿顿时就不说话了,理都不理英子,扭脸就走。

英子心说,要是别的妯娌,她就犯不上管这闲事。但桐是我妹子,你算计我妹子还从我这里下手,你是当我蠢啊,还是当我好欺负。桐要面子,我却不要面子。桐不好说的话,我自然得挡在前面说了。得罪人得罪人,得罪你这样的人我还真不在乎。

给我撂脸子,有本事你永远给别搭理我。

李仙儿就觉得‘人穷志短’这话真对!她还真不敢对英子怎样,如今要娶儿媳妇进门,用到英子的地方多了。

要从县城回去了,又找英子:“……咱自家人我也不客气了……花花那边是没陪嫁的……咱这边要准备的就多了,这被褥一般都是娘家陪嫁的,咱这陪嫁的没有,得自己准备。我的意思是八床被褥,四个叔叔,一家一床。剩下的四床,我找我娘家去……”

多要一床被褥?

这个要是放在农村是非常过分的要求。

当年日子难过,娶媳妇不容易,也都没这么硬性安排任务的。

但话说回来,为了清丰这婚事,各家都付出了不少,老四和桐因为老大两口子把人带去了,花了一万多。老三又给安排住的地方,又是好几千。自己这边呢,供着吃喝,小一千也没了。一床被子百十来块钱,真没人在乎。

农村结婚,都讲究自家缝被子,不用买的那种。

但这其实也花不了多少钱。

英子干脆就应下来,事都做到这一步的,何不大方些。至少还能赚个好口碑。

等清辉把人送走了,清平就说:“干脆连我姨和三婶的一块在咱家做了。”

英子也是这么打算的,给桐和思云打了电话,“都别准备了,我搁家里自己就做了。”

姚思云就叫老三:“去买棉花给二姐送去,要做就做的厚实一些……”

城里有暖气,被子厚了冬天盖着热的就不行。但农村却讲究厚实!这被子有三斤棉花的,有四斤棉花的,厚的有八斤棉花的,有十斤棉花的。

姚思云直接给买了五十斤,“三个被子三个褥子,绝对是最厚实的。”

为的就是叫亲戚邻里看看,他们这些兄弟是不是像是李仙儿说的那样,啥也不管。

她如今开着个中医门诊,同村的人也爱来,常说一些东家长西家短的。就有人跟她学李仙儿,“你那大嫂子在外面说……娶个媳妇好几万,没一个人肯搭把手……”

这是去甘省之前的事。

这回她花这钱,就是为了打李仙儿的脸的。

老三是觉得,姚思云是越活越有烟火气了。

肖家见识了奢华之后,到金满城家,说实在的,心里是有些失望的。

比自己家唯一好的就是,拧开水龙头,水哗啦啦的往出流。再要是细细比较,说起来,未必比自家好到哪里去。

自家好歹是二十四寸的大彩电,可这家呢?哎呦!十二寸的黑白!

对了!还有一辆破旧的自行车,再瞧不见有啥大件。

肖家叔叔人比较机灵,到了这边,就跟巷子里的人聊天,天南海北的聊。然后就套出消息了,这边结婚都是啥章程,彩礼都是咋要的,人家心里门清了。

于是,坐下来说婚事的时候,人家就说了:“……两万是随大溜,咱们也按着这个来。也别说我们不给陪嫁,我们给呢。新房里的床、衣柜、沙发、电视这一套,我们都给配齐了。还有被褥,我们也给……四床……”商场就有卖鸭绒被的,咱给买。这么算下来,也得花一万多。

之前其实是打算彩礼要少点,就不给陪嫁的。后来肖家叔叔就跟他哥嘀咕:“将来他们不说咱要的彩礼少,却只指摘咱孩子没陪嫁。这两万得要,就算咱花自家的钱给孩子陪嫁,这两万也要要了,哪怕偷偷给花花,叫她存着。孩子身上要是没钱,干啥都不方便。就是受欺负了想走都走不了……”

肖爸一想也对!是这个道理。

自家嫁闺女,得跟你们这里的章程一样。

两万的彩礼拿来,电视我们给买了做陪嫁。

但是摩托车你们还是得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