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16节(1 / 2)





  言枕词:“……你什么时候将剑宫至宝带出来了?”

  原音流叹一口气:“哎呀,毕竟我是——”

  言枕词迅速截断原音流毫无营养的话,做下结论:“总之我们来无量佛国的就是做上面两件事的。”

  原音流来到言枕词旁边,翘腿纠正:“剑宫外门弟子失踪引掌门拿离禹尘剑前往探查,离禹尘剑击碎魔兵,魔兵反噬让掌门重创、离禹尘剑龟裂。不管带离禹尘剑来还是带魔兵碎片来,这是一件事。”

  言枕词沉默片刻:“我从未告诉你我手中的碎片来自何处。”

  原音流高深莫测:“这事还需要你特意告诉我?”

  言枕词慢吞吞道:“既然你什么都知道……那么当初,是谁在掌门床前说,掌门昏迷前没将事情讲清楚的?”

  原音流脸上欠揍的笑容立刻变得真挚了,他诚恳说:“我也是今日看了你手中的魔兵碎片才想通一切的。”

  言枕词同样微笑。

  他半个字都不相信。

  第16章

  两人互换了消息之后,言枕词又不知上哪里去了。

  原音流留在房中,慢悠悠整理着自己带来的东西,点了香炉,薰了衣衫,看时间不早,便决定去客院的厨房看看,既研究一下此地有什么好吃的,也顺便问问有关沐浴净身的问题。

  此地的厨房在院子的东北方,原音流前往之时,只见两三间屋子外头,围了一圈篱笆,篱笆里边有三个大缸,大缸中注满了水。角落有两把斧头,斧头旁堆了许多柴禾。一个小和尚正靠着柴禾堆呼呼大睡。夕阳照亮他灰扑扑的衣裳,也照亮他那张和无欲一模一样的面孔。

  原音流推开篱笆,响声惊动了倒在柴禾堆旁睡觉的无智。他揉着眼睛坐直身体,揉完之后,脸上已经炭黑了一块。

  无智:“你是谁?”

  原音流:“鄙姓原,来此看看晚间饭食与沐浴之水。”

  无智:“饭食就在厨房里,已经做好。”

  原音流进入厨房,先四下打量了一圈,看见不大的厨房虽然有些破旧,但收拾得干干净净,锅碗瓢盆都呆在它们应该呆在的地方。窗户下的灶台上扣了个菜罩,无智所说的饭食应该就在这里头。

  原音流随手打开菜罩,第一眼看见热腾腾的饭菜,第二眼看见一条翠绿色的长蛇围着大大小小的碗绕了两大圈,将这些碗全裹在身体里。

  察觉头顶声音,它慢吞吞抬起脑袋,冲原音流“咝”了一声。

  原音流镇定地扣下菜罩,退出厨房,仔细看了一眼被其余人说成“顽劣成性、装憨卖傻”的无智,再问:“可有沐浴之水?”

  无智道:“有,已准备好,你随我来。”

  有了第一次的经验,当原音流随着无智来到对方所说的沐浴之所,却看见满池子的泥浆时候,他一点儿也不意外,反笑道:“小和尚带我来此,小和尚可愿自己下去沐浴?”

  无智道:“有何不可?”言罢真的除了衣衫鞋子,进入泥浆池子中,还仔仔细细地用泥浆擦手与脸,须臾,全身上下就只剩下一对黑白分明眼珠子是泥浆之外的颜色。

  现在,这黑白眼珠子的泥人正问原音流:“你还不下来?”

  原音流摇着折扇,若有所思,目光投向无智之处,焦点却不在泥潭中的人身上,而在人之后的树丛与土地上。

  不知何时,几只蚯蚓自土壤中钻出,晒了一截身体在阳光之下;两只小鸟就落在蚯蚓的几步之外,却对蚯蚓熟视无睹,依偎细语;它们背后,一条花斑蛇自树枝上倒挂下来,但也对近在咫尺的小鸟毫不眷恋,似睡非睡。

  原音流什么都懂了。

  他合十一笑:“小师傅有慧心,但音流非向佛之人,辜负小师傅厚爱了。”

  当天夜晚,原音流找别的伙房小和尚烧了一桶热水抬进屋中,刚沐浴完毕,踞坐长榻之上,散着长发,只着单衣,抱个琵琶,随手拨弄一曲小调。

  言枕词就拿着东西推门而入,同原音流唏嘘:“无量佛国中的人真是佛性深重,院子里一个小小的烧火和尚都能与虫蛇和谐共处。”

  原音流“嗯”了一声:“还能带人去洗可治病祛疾的浊汤浴。”

  言枕词叹气:“可惜无福消受。”

  原音流感慨:“毕竟红尘中人。”

  言枕词对原音流刮目相看:知情识趣!

  他将带来的一盘鸭脖和五个大包子放在桌上,鸭脖往自己这里放,包子推给原音流:“尝尝看?味道还不错。”

  原音流怜悯地瞅了言枕词一眼,慢吞吞放下琵琶,慢吞吞自身旁的碧玉盘拿起一颗同样可以治病祛疾、强身健体、固本培元的蕴阳果,放到言枕词手中,和声说:“徒儿孝敬师父的,无甚优点,解渴而已。”

  月缺星漏,枯枝寒鸦。

  一片广袤而没有生灵的土壤之后,密宗的石砌宫殿拔地而起!

  熊熊圣火将冰冷的石道点亮,天高而阔,地狭而长。来往的僧人低头垂目,步履匆匆,在这四通八达的石道穿行而过。石道的尽头,火光越来越多,直到将黄金铸就,饰以彩绘的巨大宫殿照得璀璨辉煌。

  宫殿最中央耸立着一座圆台,圆台之上,层层叠叠地铺着兽皮,它们暖和如同熊罴之皮,柔软如同婴孩之肤。

  一位老人躺在这里。他全身上下宝光闪耀,但露出衣衫之外的指头却干枯得如骨覆了层皮。他正陷入沉睡,睡得却并不安稳,同样如同骨覆了层皮的头骨之中,两枚凸起的眼珠在眼皮底下飞速转动着,似被噩梦所困扰。

  圆台之下,密宗八部众环绕老人盘膝而坐,最靠近圆台的位置由还留在密宗的四位八部众首占据,他们与他们身后的部众一般无二,同样盘膝而坐,低声念诵引魂真经,无数信念之光自他们头顶飘逸而出,投入释尊身体之中。

  魂梦杳杳,释尊身处三途河,三途河边有渡河人。

  他上了渡河人的船,与诸人一路沿水向前,有人上船,有人下船,上船的男女老幼、人魔恶鬼,不一而足;下船的却全成了生命之初生,洁白无瑕。

  释尊低声念佛,继续与渡河人前行,等自身变小,等自身之转世之身来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