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四百三十五章 兄长想不想发财?(2 / 2)

……

众多人慢慢散去,此时马一方一脸不快回来了。

“东家,可买到粮了吗?”

马一方摇着头,还骂道:“家家户户都存着粮呢,就他妈没有一家好说话的,而今都是尝到甜头了,都以为奇货可居了,若是我那刘贤弟以后不买了,看他们的粮食要不要烂在粮仓里。”

要想买光六七百万人的口粮,对于甘奇来说显然是不现实的,市场价格这种东西,看起来是需求与供应的关系,但是事情往往就不是这么简单的,炒作物价,与供需是有关系,但是真要炒作,供需关系也就没有那么重要了。

当所有人都知道自己手上的东西奇货可居的时候,那么供方市场自然就会萎缩,不是没有东西供,是舍不得往外供,更舍不得降价往外供。

老谋深算的韩才清显然就是这种心理的代表。真正有大量粮食在手的人,既不是农民,也不是粮商,而是地主。地主这种阶层,不论大小,都不是好欺负的,家中之所以能积攒下大量的土地,就是因为他们本身就是上层社会,家中没有一点当官的关系,连当地主的资格都没有。

商人,比起地主,还差得远。

而今这价格,已然不是商人可以决定的了,而是地主们决定的事情。

马一方是有苦说不出,这粮食,还得买,不可能不买,因为几万军汉等着吃。没有办法,只能从口袋里往外掏几万贯钱出去贴一下了。好在他在刘贤弟身上赚了近四十万贯的巨款,咬咬牙,先撑一下。

事情发酵是在发酵,也正如又道粮行那位掌柜说的,一般人家,谁还没点积蓄,谁家里还没有一点稍微值钱一点的东西,这粮价虽然涨了一倍多,大多数人家暂时还是撑得住的。

至于街边多了一些乞丐之类的事情,倒也没人在意。

军队的粮食,马一方也在供着,虽然朝廷的收购价也涨了一些,但是一石粮,马一方还得自己往里面贴大几百个钱,一个月就得贴进去三四万贯。

但是地主们,可真不降价了,只有马一方后悔的,后悔之前自己傻,就算再如何着急要粮食,也不该加价去收购。宁愿让刘贤弟多等一两个月,也不该大手一挥,说什么十日之内送到武清。

时间就这么过去了两个月,街边乞食的人慢慢多了一些,叫苦连天的人更是不少。

正在马一方一筹莫展的时候,刘贤弟又来了。

刘贤弟还没有开口说正事,马一方就直接说道:“刘贤弟,这回哥哥可不能再帮你买粮了,否则这粮价还得涨?”

“怎么了?”甘奇假装一脸无辜。

“当初一个多月之内,帮你连连收购了三次粮食,而今这燕京城里粮价涨了一倍多,再收购下去,哥哥我军粮都供不起了,两个月哥哥我就供了七万贯出去。”马一方倒是学聪明了,管他什么倭国大灾饿死人,每天这么往外贴钱,可实在舍不得了。

甘奇倒是没有什么意外之感,此番他可是有备而来,由不得马一方不入套,直接开口说道:“兄长可想发财?”

马一凡点着头:“谁还不想发财啊?不过你若是还要收粮去救倭国,那哥哥现在还真帮不了你,至少也得再过几个月,等粮价下来了再说。”

“我有办法让兄长发财。”甘奇说道。

“什么办法?”

“兄长你想啊,粮价为什么会涨?”

“自然是因为贤弟你一个多月时间之内,在燕云买走了四十万石粮,岂能不涨?”

“那兄长有没有想过借此机会,大赚一笔?”

“哎呀……贤弟啊,我能不往外亏钱就不错了,还如何大赚啊!”马一方如此说道。

“接着买,接着抬高粮价去买,我保兄长今年发大财。”

“不能买了,不能买了,贤弟你要粮,那也得等等了……”马一方连连摆手。

“兄长,不就是军粮亏了七万钱吗?只要兄长听我一计,别说七万贯,七十万贯都能赚到手!”

“还有这种事情?”

“兄长你听我细细道来……”

“你说你说,我听着呢……”

“如今兄长手中无多少粮食了,粮食都在那些地主手中,但是兄长手中有钱啊,囤货居奇,本就是赚钱之道,而今货都在地主手中,兄长把价格抬起来了,反倒赚钱的都是那些地主,岂不可惜?”

“我也正后悔呢,如今那些地主,一个个看着粮价,少一分都不卖,当真气煞个人。”

“兄长若是按照他们的粮价去买了,他们会不会卖?”

“那自然会卖,都知道我得供应军粮,都把价格开着等我去呢。”

“这不就对了?那就去买,按照现在的价格,签订契约,不断买进,有多少钱买多少钱,没钱,借钱也要去买。”

马一方听得甘奇如此话语,挠了挠头,问道:“这是为何啊?我还买,那还了得?粮价不得飞上天去?”

“对啊,就是让粮价飞上天去。”甘奇提醒一句。

“那我……那我不亏死了……诶……对啊……按照现在的价格去买,让粮价飞到天上去,我再出手去卖……贤弟,你可是此意?”

“小弟正是此意啊,兄长果然聪慧,小弟还没有说出来,兄长就想到了,此番,兄长就该四处去买粮,筹措钱财去买,能买多少买多少,粮价越高,兄长自然赚得越多,几十万贯,信手拈来。”

马一方深吸一口大气,脚步忍不住左右走动着,皱眉在想,口中还有话语:“贤弟一语惊醒梦中人,一语惊醒梦中人呐!看来这粮,是真得买,发家致富,在此一举。到时候别说几万贯钱的军粮了,几十万贯,上百万贯也都给他赚回来。”

“小弟先祝兄长发财!还有就是小弟也要十万石,价格随兄长的就是。”甘奇又要十万石。

马一方显得激动不已:“好说好说,只要哥哥去买粮,便也少不得贤弟的。贤弟多买,也是帮哥哥的忙,只要把粮价抬上去,哥哥这回可就真要发财了。”

“兄长,事情宜早不宜迟,越快行动越好,说不定还有别人也在打着这个主意呢,可不能让别人抢了先。”甘奇要给马一方一点压力。

“正是正是,哥哥这就出城!”商机就在眼前,必须得抓住,马一方说走就走。

(PS:这一段剧情的灵感,其实来自后来金国的灭亡,金国的灭亡,当然是因为蒙古人的入侵,这是外因。但是为什么蒙古本来一直臣服于金国,忽然转过头来摧枯拉朽一般就把金国给灭了呢?其实金国之内也有内因,那就是物价暴涨,价格体系失灵了,导致社会几乎崩溃。这都是历史记载的,金国末年,一个士兵的军饷,都得用车拉钱去发。有读者觉得一个人摧毁不了一个国家的价格体系,其实是小看了后世的金融智慧。为何在辽金这个时代金融手段会有效果?只因为这个时代商业真正发展起来了,而辽国这种国家,国内的市场其实很小。这个道理,就像是索罗斯为什么能凭借一己之力干倒几个国家的道理是一样。只是古人不懂得现代的这些手段。老祝这么写,是想写得与其他的作者都不同,让读者有一些不一样的新体验。用金融手段让辽国内乱,是完全行得通的,金国是自己把自己玩脱了,辽国让甘奇来玩脱,也是完全合理的,就如老祝文中所写的那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