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三百九十二章 雄霸西北(七)(2 / 2)


浩哥儿连连点头:“那是自然,傻大个已经在当地的盐碱地上找到了一种芦苇,芦苇秆也是中空的,倒和咱们江南的竹子差不多,可以用来做滴管,这样就能极大地节省水了。郭大哥你可提醒过我们,今后纺织业也是需要大量水的,不能因为找到了地下暗河就胡乱浪费。”

郭大路点点头:“很好,浩哥儿,我说的话你都记在心里,地下水是极宝贵的资源,比地上的湖泊江河还珍贵,咱们开发利用是一回事,却万万不能糟蹋浪费。”

浩哥儿连连点头:“郭大哥你放心,这种有干天和的事咱们是万万做不出来的,你看那些工匠,打出了数百口的井,却没有一个乱用水的,就连洗澡也是拿个盆沾着水慢慢擦身子。当地工匠说,这已经比以前好太多了,当地的风俗,因为缺水,人一生也就洗三次澡,出生一次,结婚大喜一次,死后下葬前一次。”

浩哥儿说话有些夸张了,不过西北人很少洗澡倒是真的,二妞跟着郭大路到了西北后,最受不了的就是这点,后隆村以前虽然穷,可也没到洗不了澡的地步,二妞经常带着三妞去村里溪水里洗澡,让浩哥儿放哨,等家里盖起了新式楼房后,更是占着浴缸不放。

这段时间在荒野里打井,每人每天用的水都是有定额的,她不好意思超额用水,干脆就占了郭大路的水用来洗澡。

郭大路如今功德之力越发充沛,虽然依然不知该如何调运,但整个人却不沾尘埃,不浴自净,就差自带光环了,所以倒也用不着水洗澡。每天二妞占着他的帐篷洗澡,郭大路就带着浩哥儿到处乱走,查看工地。

浩哥儿心细,发现郭大哥不知为何,突然有些走神,他忍不住问道:“郭大哥,你在担心什么?咱们到了西北后,各项工作开展地都极顺利啊,你瞧,咱们不但打出了甜水井,开发了良田,那些纺织机械也在试制之中,前几天,你还亲自动手弄了个大铁炉,用来炼制那黑水--桩桩件件,都照着郭大哥你的意见在实施,不知郭大哥你还在担心什么?”

郭大路挠了挠头:“那个,其实我不是在担心,只是在等人。”

浩哥儿一呆:“等人?郭大哥你在等谁?难道后隆村又要来人?是郭进伯伯还是我姐?他们要到西北来探亲吗?是了,我姐和你新婚没多长时间你就到西北来了,她想你想得紧,特意到西北来见你。”

郭大路哭笑不得:“浩哥儿,我咋不知道你变得这样嘴碎了?和鄞县衙门的汤和有得一比。大妞要过来,一早就会通知你我,哪里用得着你猜东猜西?我等的,是来找我们麻烦的人。”

浩哥儿一皱眉,手下意识地握住了刀柄:“找我们麻烦的人?这天下何人如何大胆,居然敢找修行者的麻烦?”

郭大路不置可否,他指了指面前一望无际的荒野和水井、风水:“浩哥儿,这里很快就会变成沃野良田,放在谁眼里,都会眼馋不已,可是,为何事到如今,西北依然静悄悄的,那些贪婪的部族首领在哪里?哪些欺压百姓成性的大小军头在哪里?你真以为,这些压迫者会眼睁睁看着咱们科学门吞下如此大的一块宝地,而忍声吞气?没错,我们是修行者,可是,浩哥儿,你千万不要小看人的贪婪和欲望。这天下,有的是人为了钱财而神挡杀神,佛挡杀佛的!”

浩哥儿脸色铁青,咬着牙,一字一句道:“鼠辈敢尔?来一个,我杀一个,来一队,我杀一队!看谁敢动我们科学门辛苦建设出来的家园!”

--浩哥儿以家园称呼正在开发的荒野,显然是真心将西北当成科学门的另一个家了。这里,今后可是郭大哥和自己的大姐生出的孩子的基业,谁敢伸手,老子剁了他!

就在这时,一骑快马飞逝而来,扬起高高的尘土,马背上正是楼大郎,他一脸慌急,远远地就高声嚷嚷道:“郭上仙!郭上仙!大祸临头了!大祸临头了!”

郭大路的瞳孔一缩,看向浩哥儿,意味深长地道:“看样子,我等的不速之客,上门了。”

并没有不速之客,只有一封信。

郭大路的帐篷里,所有的科学门门人都挤在这里,地方小,大家都坐在地上,连雄初梅和二妞也不例外,只有王德恩给郭大路端了条小板凳。

楼大郎喘着粗气,从怀里掏出一封信,递给郭大路:“郭上仙,今儿雪糖铺的掌柜给我送来一封信,我拆信一看--我的天爷爷,可了不得,出大事了,赶紧给你送来。”

郭大路接过信,并没有拆开,问道:“送信的人呢?”

楼大郎擦了擦汗:“掌柜的说,送信人扔下信就走了,那人虽然穿着老百姓的衣服,可是看行走言语,却是个当兵的,还有,送信人骑的马也是极好的,必是军中坐骑,绝非老百姓家里用来拉车耕田的役马。”

郭大路轻笑一声:“是当兵的吗?那是自然的,在这西北,势力最大的不是修行者,不是精怪,不是部族,不是泥胎木偶一样的朝廷官府,而是大大小小的军头!咱们如今开发的这些地,当初就是向军头们买来的,他们眼见着不值钱的荒地快要成了良田,终于忍不住伸出手来了。想来这封信,该是一封宣战书了。”

楼大郎的脸色有些古怪:“这信的确是西北的一个军头送来的,不过,却不是宣战书,他、他是想来做笔买卖的。”

郭大路一怔:“做买卖?这话怎么说的?”他拆开了信,一目十行看了下去。

只见那信用的却是郭大路“发明”的新式版样,从左到右书写,还用上了标点符号,简体字,甚至看那笔迹,应该用的也是铅笔,信中所写内容倒简单,先是恭喜科学门在西北找到了地下暗河,眼看就能开发出数十万亩良田,这实在是利国利民的大好事。但很快笔锋一转,写道“西北者乃西北人之西北”,科学门虽然是修行者,却是外来户,这样独霸数十万亩百姓赖以生存的良田,只是用来种植仙草灵木,却置嗷嗷待哺的百姓于何地?上仙不仁,以百姓为刍狗,有违天道!

接着,信里的语气又转缓和,言明,西北灵气稀薄,就算科学门开发出了良田,也难以种植出上好的仙草,不如由各地的军将多花银子,将土地从科学门手里加倍收回,用来安置百姓,造福桑梓,岂非一大美事。

郭大路看到信的末尾,署名却是天山飞将军,他一边将信转交给浩哥儿、傻大个等人,一边问楼大郎:“这天山飞将军是何人?你可识得?”

楼大郎道:“天山飞将军姓叶名飞,是西北十三太保的老幺,他因为镇守天山,我倒是从来没有见过他,不过,他的手下倒是经常来雪糖铺子买各种器物、书籍,想来那飞将军是极爱我后隆村出之物的。”

郭大路笑道:“怪不得他写的一笔好简体字,倒比咱们一些门人弟子强。”

楼大郎闻言脸红了红,他虽然拜在郭大路门下,却因为开发西北棉纺织业一事,没有多少时间在义学学习,至今还不习惯硬笔书写,只会用毛笔,至于其他的化学、物理等功课更是提也不用提。用义学里流行的一句话讲,楼大郎面对那些课本,每个字都认得,可是连起来,却硬是混不知所云。

这时,众人已经将信件传看了一遍,浩哥儿一拍大腿:“果然如郭大哥所料,西北有些不知死活的贪心家伙,盯上咱们开发出来的水井良田了!他还有脸说加价回购?我呸!就算是加一百倍,咱们也不还!”

傻大个倒冷静得多,他弹了弹信纸:“这个飞将军,倒也并不是为自己一己之利,他不晓得,咱们科学门开发这些土地,并不是用来种仙草炼仙丹的,而是种棉花种神豆,都是大大有益百姓的大好事。”(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