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太后万安第100节(1 / 2)





  用小刀刮了刮,木料上的神色漆料掉了,现出来的是纯银独有的光泽。

  他着实意外了。

  这只是地宫第一层,他们发现的这点儿金银,估摸着只是冰山一角。

  是他跟裴行昭说过的,太宗私欲太重,家当可称富可敌国,却不曾想到,太宗简直是死了也要做头号败家子的德行。

  别说裴行昭想监守自盗,现在连他都有这心思了,且非常强烈:要这么多金银摆在这儿不就是浪费么?为什么不放到国库去?

  莫永福的反应算是很直接且单纯:他看着金光闪闪的箱子出神了,不可控制地想着,如果自己能分一杯羹,要把这些金子用到什么地方去。

  他以前的确进来过很多次,但从不敢设法打开箱子,一来是他进出皇陵有军兵搜身,不能带进也不能带出任何可疑之物,二来他确实寻不到削铁如泥的利刃。

  他一向对财帛动人心那句话不以为然,却原来,只是以前没有遇见过令自己动心的情形——他又怎么可能不从这冰山一角联想到这地下就是一座宝藏?

  他哪怕只要得到这宝藏的一点点,就能与儿孙挥霍几辈子都挥霍不完吧?

  太笨了,以前为什么要死脑筋?

  又不是真的不能避开看守的军兵的视线。

  为什么没胆子尝试监守自盗?

  ……

  他陷入了无数次错过发横财的机会的懊丧之中。

  锁和链条早已被毁了,裴行昭却开始找钥匙。她是想,在太宗那个奇怪的脑袋里,想的一定是实物是什么样子,到了阴间也是什么样子,那么,有锁就有钥匙。

  琢磨这种事,等于尝试把自己变得和不可理喻的人一样,顺着他的思路考虑事情的走向。

  明摆着开路打赏的东西,嫔妃、宫女、太监、侍卫都需要保管一些。

  裴行昭围着殉葬坑转了一圈,观察箱子、长明灯的方位。

  韩琳、杨攸饶有兴致地观望着她,过了一阵子,见她在一盏长明灯前蹲下,吩咐她们留心,自己则在灯身、柄、底座上摸索一阵,不知碰到了哪儿,长明灯正对面的一块方砖忽然弹了起来。

  “嗳?”韩琳很是惊奇,跑过去看,见方砖下是个暗格,里面有个乌木匣子。她拿到手里,上下左右一通晃,然后打开来。

  里面正是钥匙,“金的呢。”韩琳说着,取出来亮了亮,又去找到了对应的大锁,很顺利地开了锁。

  裴行昭、杨攸莞尔。

  之后,如法炮制,余下的钥匙也悉数找到。

  许彻忍不住乐了,“这才是真正的颠三倒四,先找钥匙多好。”

  裴行昭不以为意,“还不是一样。”

  韩杨和韩琳闲得没事,挨个儿抬了抬箱子,估算连箱子带金子各有多少斤,自然每一口都有个几百斤。

  韩琳算术不大好,要掰着手指头算账:“一斤十六两,十斤一百六十两,一百斤一千六百两,嗯……一千斤就是一万六千两呢!”很明显,她估算的是这些金子价值多少银两。

  金子贬值的时候,一两最低也能折合五两官银;价高的时候,一两最高能折合十两官银。

  四箱金子加上纯银打造的箱子,换成银两,最少最少也得有十万两。

  只四口箱子就值十万两雪花银……莫永福又开始对着财宝做起了发财梦,要不是韩琳冷着脸示意,他真舍不得挪步了。

  裴行昭回到外面,围着那个过于庞大的棺材看。

  “这、这就不用看了吧?”韩杨都有点儿磕巴了。

  “我看看也吓不着谁,太宗也没在这里头。”

  “是么?”韩杨无条件地相信她早已成习,“那我来把这东西弄开。”

  语毕,他施展身法,轻轻巧巧地到了棺材上面,反复尝试,没办法打开。

  许彻、杨攸开始在下面找机关,裴行昭有一搭没一搭地告诉他们一些可能用得到的东西。

  过了些时候,许彻点着彩绘的二龙戏珠的那颗偌大的宝石,“一准儿是这个。”

  裴行昭颔首,对韩杨招招手,“滚下来,万一这棺材一下子陷下去,把你带走了就不好了。”

  大家都笑了,仍是只有莫永福笑不出。

  韩杨跳下来,和许彻一面跟裴行昭商量着,一边研究那颗宝石,过了好一阵子才达成共识。

  启动机关之前,许彻取出一个小药瓶,坚持让每个人都服下一粒可以预防一般墓毒的丸药,包括裴行昭和莫永福。所谓墓毒,指的一般是尸毒、水银毒和朱砂等物制成的毒。

  机关启动,棺材上面发出木料移动的沉闷的声响。

  棺材盖从顶部向后缓缓移动了近棺材一半的长度。

  等了一会儿,许彻、韩杨飞身上去,望着里面,同时说了声“空的”,之后报出所见陪葬物件儿:“玉枕、玉席、玉如意、夜明珠……”

  最终,两人都注意到了玉席上刻着一些符咒一般的字。

  “别琢磨了,下来。”裴行昭对那些不感兴趣,也不想他们留意这些并记在心里,邪门歪道的东西,不知道会在什么时候影响到人的意志,看看就得了,不懂好过懂得。

  两男子也不坚持,立刻跳下地。

  “棺材里的玩意儿,就别动了。”裴行昭说着,把这口其实是障眼法的棺材恢复成原样。

  她好不好意思碰棺材里的东西先搁一边儿,以玉石为主的物件儿,拿到手里也是烫手的山芋:陪葬的玉器,做法、篆文等等都不同于寻常的摆件儿,又不能跟金银一样可以融掉,豪富之人也不会买这种丧气的东西,所以,还是放在地下吧,再过个几百年,后人如果挖出来,倒是可以看看这些东西的做工,比较所在朝代的工艺是进益还是倒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