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穿进冲喜文后我摆烂了第74节(1 / 2)





  “您不是扛着棺材去找圣人的吗?怎么还怕死呢?”

  于清明瞥一眼苏慢慢,挺直腰板,“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如果我为了引出暗杀者而死,那么剩下那些倒卖官粮,致使百姓流离失所的贪官要谁来杀!”

  说到激动处,于清明口沫横飞。

  “那些贪生怕死,只知刮取民脂民膏的狗东西不亡,咱们大周就要亡啊!”

  苏慢慢想起来了,按照人设,这位于清明大人从小就立志,要为清官死谏,要为大周社稷而亡,最终梦想是为了自己的理想而英勇地撞死在御前,然后青史留名。

  啊这……真是个伟大的梦想。

  起码在《称帝》里,这位于大人实现了。

  想到这里,苏慢慢看向于清明的视线之中便多了几分敬佩和怜悯。

  “于大人,要不要再来一盆火锅?”

  吃好了,好上路。

  于清明摸着自己圆滚滚的肚子,道:“不必了。”然后开始谴责他们二人,说百姓疾苦难耐,你们却在这里吃火锅!

  苏慢慢:……也不知道是谁连花椒都吞下去了。

  陆砚安道:“若是能知道暗杀者是谁,也就能知道背后主事之人是谁,擒贼先擒王,于大人说是与不是?”

  “你说的倒也是有几分道理。”于清明被绕进去了。

  “既如此,那就这样决定吧。”

  “嗯……嗯?就这样决定了?决定什么了?”

  “决定由于大人以身犯险,引出暗杀者啊。”说着话,陆砚安站起身,恭恭敬敬朝于清明拱手道:“于大人的恩德,大周百姓没齿难忘。”

  于清明:……

  “其实我计划再活一段时间的……”毕竟他才三十岁。

  他的计划是在六十岁的时候撞柱而亡,青史留名。

  “我觉得明日天气不错,明日就送于大人出府吧。”

  于清明:……是出府,不是出殡吧?

  陆砚安和苏慢慢从小柴房里出来,剩下于清明坐在里面满脸悲愤地写遗书。

  “你好坏哦。”苏慢慢轻声指责。

  “是我们将于大人卷进这件事情里面来的,此事本就九死一生……若是能活着,再好不过。”

  “你不会真要拿他做饵吧?”苏慢慢惊讶了,“我以为你在哄他呢。”

  “当然不是。”陆砚安的眉眼在秋光之下变得极其冷肃,“于清明从接手这件事起,就知道性命于他,再不是最宝贵的东西。”

  “可是他看起来,也不是那么不怕死……”苏慢慢呢喃一句,慢慢红了眼眶。

  从前的她不懂历史,也不知道那些为国为民的忠臣良将图的是什么。

  好好活着不好吗?

  可现在她终于明白,有些人天生就不是能苟且而活的人。

  在一堆被欲望迷失了双目,活得与行尸走肉一般无二的人中,如果没有这些始终清醒不移的人,那么大周,真要亡了。

  “明天你准备怎么做?”

  “让于清明出现在大众视野中就好了。”

  听说陆锦泽最近又病了,荣国公夫人过去探望,听到自家儿子躺在那里,嘴里念叨着户部尚书府嫡女朱苗苗的名字。

  荣国公夫人顿时明了,自家儿子这是害了相思病啊!

  “我儿你放心,母亲一定替你办妥这件事。”周氏握着陆锦泽的手,让他安心养病。

  陆锦泽的喉咙被陆砚安勒得说不了话,因为伤口太细,所以荣国公夫人并未发现,只以为他是想女人想的。

  陆锦泽刚想问周氏是什么事,周氏已然一脸坚定地拂袖而去。

  其实她不知道,陆锦泽早已跟那朱苗苗书信往来多日了,两人早已露骨到“我既媚君姿,君亦悦我颜。”

  周氏思考了半个时辰,终于还是觉得这事得靠荣国公出面。

  虽然说一般婚姻大事,都由内宅促成,但最终拍板还是需要荣国公来的。既然这事早晚都要说,周氏觉得不如自己早点说,也好让荣国公帮着使一把力。

  因此,这日晚间,周氏特意将正在书房内办公的荣国公唤了过来。

  荣国公虽年近半百,但身子骨还算硬朗。

  他是个性子直的工作狂魔,前妻在的时候没有通房、姨娘。前妻去后,就娶了周氏续弦,依旧没有通房、姨娘。

  这对于一位公爷来说属实是难得,周氏也在贵妇圈内被一众贵妇们羡慕不已。

  在这方面,周氏是骄傲的,可她也有自己的苦处。

  荣国公对她太过冷淡,基本有了陆锦泽之后就很少跟她同房了。周氏也曾暗示过,可这位荣国公就是一心扑在国事上,常常弄到深更半夜,根本就无心情爱之事。

  周氏也没办法,只能将心思都投射到自己的宝贝儿子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