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皎娘第67节(1 / 2)





  叶氏摇头:“且不说这几年我也并未在京,说什么照拂冬郎,反倒是冬郎对我家的混小子多有提点,哪里当得起你的谢,更何况,妹妹如今的身份品级可是在我之上,我可受不得妹妹这礼。”

  身份?品阶?皎娘微愣。

  叶氏见她还迷糊着呢不禁道:“刚不是说了,五年前惊鸿把你的牌位迎进侯府,你便是侯府的大娘子,惊鸿特意上了请婚的折子,虽说如今惊鸿尚未承爵,你这大娘子叶氏有品阶的,这些你日后慢慢就明白了了。”

  该说的都说了,叶氏也不好再留,便起身告辞,出了别院,上了马车周婆子方低声道:“那位小爷当真生的好,老奴瞧那眉眼跟小侯爷得有八分像呢 ,怎么得小侯爷竟看不出,巴巴的跑去咱们府上烦恼些有的没的。”

  叶氏笑道:“这便是当事者迷吧,咱们外人一瞧那孩子就知道是惊鸿的,可他自己却瞧不出,或许他不敢想,也没敢底细瞧。”

  周婆子忍不住道:“小侯爷这样的性子,也又不敢的事,奴才听着都稀罕。”

  叶氏:“稀罕什么,你也不想想自燕州府遇到皎娘,他做的那些,一桩桩一件件的荒唐事,可见用情极深,这又心心念念的想了五年,忽的失而复得,患得患失方寸大乱也不稀奇。”

  周婆子道:“要说起来咱们这位玉娘子当真是个有大福的,且不说当年那样一场大火中,得了活命,虽被劫走瞧气色身子都将养的极好,想是过得不差,最要紧还生了儿子,这可真是因祸得福。”

  叶氏自然知道周婆子的意思,惊鸿是侯府嫡脉独枝儿,就算他对皎娘一片痴情,无意纳妾,若无子嗣,也是不可能的,这也是当初在燕州的时候,自己的顾虑,皎娘若果真不能生子,她跟惊鸿便绝无可能有结果,谁能想到一场大火,皎娘被掳却因祸得福,不禁将养好了身子,还产下了子嗣,如此侯府有了香火传承,老太君跟娘娘哪儿有了交代,也就不会难为皎娘了,毕竟皎娘进入了京,便是侯府的媳妇,若娘娘跟老太君有意为难,总有惊鸿护着,这日子也不好过。

  不过,惊鸿怎么未回那别院,这倒让叶氏颇为意外,毕竟昨儿瞧着惊鸿的脸色似是想明白了,既然想明白了,怎不去别院寻他的心尖子去。

  这个疑惑,叶氏一回府便知道了缘由,进了府门,管家便匆忙来报说老爷回来了,正在后宅等着夫人说话呢。

  叶氏一怔,心道,这可新鲜,自打老爷入京升任礼部,比在燕州当知府的时候还忙,加之如今北国使节来京,他这个礼部侍郎就更忙了,恨不能天天长在礼部衙门里,便他们夫妻也常常数日见不得面,如今这才不到晌午,怎么就回府了,还直接去了后宅等自己。

  莫非,子瑜闯了什么祸事,想到此,心中一惊,忙快步进了后宅,往自己院里行去。

  大约等了些时候,周青臣一见妻子,立马就道:“你怎也不劝劝你那表弟,让他这般胡来。”

  叶氏有些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不禁道:“是惊鸿,他怎了?”

  周青臣哼了一声:“他今日上朝了。”

  叶氏笑了:“老爷可真是,他虽不再朝中任职,却也是有品阶的,上朝有什么稀罕的。”

  周青臣:“上朝是不稀罕,可他奏请册封世子,岂不是胡闹。”

  叶氏终是听明白了,倒不禁有些佩服自己这表弟了,当真是个痴情种,昨儿还因为皎娘身边多了个孩子郁闷呢,今儿一早就上奏要封世子,这是摆明了不给自己留后路了啊,以后就打算守着皎娘一个过了,为了避免皇上娘娘逼他纳妾,干脆先弄个世子出来堵嘴。

  想明白这些,叶氏又觉好笑,这男人要是动了情倒真是比女子还糊涂,他这折子一递倒痛快了,就不想想,皇上能应他吗,这可是干系侯府宗庙传承的大事,岂能他说封个世子就封个世子的。

  周青臣见叶氏隐有笑意,不禁道:“今儿当着满朝文武皇上气的,差点儿把那折子直接丢到惊鸿脸上,侯府世子是随便抱养个孩子就能封的吗,更何况,还不知那孩子具体来历,他如此胡来,你倒还笑得出来。”

  叶氏:“老爷莫急,此事本不是什么大事。”

  周青臣并不言语只是蹙眉看她,不知叶氏此话何意,干系宗庙还不算大事,那什么才算大事。

  叶氏道:“这件事老爷莫理会了,到底是侯府家事,想来娘娘跟老太君哪儿自有应对。”

  周青臣:“今儿皇上可气的不轻,这件事怕是不能善了。”说着一拍桌子愤愤的道:“我就不明白惊鸿倒是怎么想的,他不是对那玉娘子念念不忘吗,怎么一下又瞧上了北国的女子,还是个带着孩子的,他自己要当便宜爹也就算了,还要册封世子,简直疯了,疯了”

  叶氏见丈夫气的脸都涨红了,忙端了茶给他道:“老爷莫动气,您也不想想纵然惊鸿性子霸道些,可除了皎娘之外,何曾瞧过旁的女子一眼,又为何这般急不可待的就应了跟北国的和亲,自然是那摄政王手里有让他着紧的人,想来皇上娘娘也是知道并默许的,不然这样两国和亲的大事,怎会如此匆促。”

  周青臣略一想便明白了不禁道:“你是说那北国的女子就是玉……”说着顿住话头,半晌方又道:“若那女子就是皎娘,那孩子难道是……”

  叶氏点头:“我今儿去别院见着那孩子了,生的跟惊鸿有□□分像。”说着不觉唏嘘:“虽是造化弄人,到底他们一家子破镜重圆也算因祸得福吧,我也能少些愧疚。”

  第198章 母子初入宫

  却说皎娘待叶氏走了之后, 愣了好半晌,心中又是喜又是忧,喜的是冬郎终究金榜题名, 状元及第, 为玉家光耀了门庭,以他的才学往后必会前程似锦,一展抱负, 自己也该放心了,忧的是自己,这五年后又活了回来,且不说自己怎么面对梁惊鸿, 就说寿儿哪儿也不知该如何解释,毕竟自出生寿儿就认定了南楼月是爹爹,忽然又冒出来一个, 算怎么回事呢, 五年前那些恩怨如何能跟个小孩子说。

  皎娘这儿正发愁呢, 李顺儿蹬蹬的跑了进来, 躬身道:“大娘子, 宫里的刘公公来了,皇后娘娘召您跟小公子进宫。”

  皎娘脸色一白,李顺儿见她神色不对,忙道:“大娘子不必忧虑, 皇后娘娘虽贵为国母却极慈和。”

  皎娘心知到了如今, 这一关无论如何也是避不过的,便点头道:“既如此, 那就去吧, 不过我一个寒门出身的妇人不知宫中规矩, 只怕行差踏错了,娘娘怪罪。”

  李顺儿道:“这个大娘子倒不用担心,奴才刚去玉佛寺接了韩妈妈回来,韩妈妈是侯府老人,有她跟着大娘子,断不会出错。”

  皎娘不觉一喜:“韩妈妈在哪儿? ”

  话音刚落,韩妈妈便从外面走了进来,后面跟着数个婆子,人人手里一个托盘,像是衣饰之物,韩妈妈进来便要跪下磕头,皎娘忙几步上前搀住了她:“您这是做什么,当年在燕州府劳您老照顾,汤药茶食莫不精心,当年皎娘便当您老是家中的长辈,哪里能受您的礼。”

  韩妈妈听她这话心中一暖,在燕州的日子虽不长,可自己跟皎娘投了缘,平日里处的格外亲近,真没拿她当外人,也正因如此,当年那样的大火之后,韩妈妈一直在玉佛寺里诵经念佛,寄望佛祖能庇佑皎娘平安,果真佛祖显灵,她真好好的活回来了。

  韩妈妈忍不住抬头去瞧皎娘,见她眉眼如故,一时间竟有些恍惚低声念了句阿弥陀佛,佛祖当真显灵了,大娘子当真好生生的。

  皎娘心中酸涩,眼角潮润哽咽着点点头道:“劳您老惦记是皎娘的不是。”

  韩妈妈:“大娘子好就好,好就好。”

  李顺儿生怕两人一说起话来,就没个完忙道:“韩妈妈,刘公公还在外头候着呢。”

  韩妈妈这才想起正事来,忙让那些婆子上前,亲自侍奉着给皎娘更衣,一边帮她更衣一边细细把宫里的规矩说与她听,皎娘暗暗记在心上,皎娘出身寒门,家里往上倒几辈子都没有当官的,故此对于这些官服品阶并不知晓,只是觉得这身衣裳穿在身上颇为繁杂,竟是一层又一层,她都记不得穿了几层。

  耳边听着韩妈妈低声安慰她:“宫里虽说规矩大,可咱们皇后娘娘却是个好性子,当年未嫁的时候,最疼的便是六爷,便瞧在六爷的面子上,想也不会难为大娘子,更何况还有咱们小公子呢。”

  提到寿儿皎娘倒未想到这孩子竟是个不认生的,也或许孩子最知谁疼他对他好,故此进来不一会儿便跟韩妈妈熟络起来,小嘴又甜,一口一个韩婆婆,韩婆婆叫的别提多亲了,把韩妈妈稀罕的不行,皎娘在旁边瞧着也欢喜。

  收拾妥当,出了别院,一辆马车停在二门外,后面有护卫跟随,车旁站了一个白面无须的内侍,瞧年纪也就二十上下,噙着恭谨的笑意,微微躬身:“奴才刘住儿给大娘子请安。”

  皎娘心知这些内侍虽是奴才却连大臣都不敢怠慢,忙道:“刘公公客气了。”

  见过礼,刘住儿略抬头瞄了这位一眼,不是他没规矩,是实在心里好奇,自然小侯爷闹得这场事,自己在万岁爷跟前儿当差自是一清二楚,故此深知这两国和亲的内幕,便是这位,这事儿便自己知道底细,都觉不可思议,谁能想到天下间真有死了五年又活过来的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