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滑雪后我成了大佬第99节(1 / 2)





  刑世杰直到这个时候,后背才放松地靠在椅背上。

  没有人注意,从余乐出场开始,他就一直保持身体前倾的姿势,视线始终没有离开屏幕,也不回应任何的话语。

  他必须去认真地观看,评估余乐的实力和潜力。

  现在,他又得到了一份数据,那些在心里默默打出的分数,与之前的分数汇合在一起,最终再次得出了余乐的整体印象分。

  依旧是50~55分。

  这个程度,去世界赛场上,还是有那么一点点危险的,未必能够拿到积分,晋级更高的赛场。

  唯一幸运的,是距离第一场国际级的比赛,“欧洲滑雪杯”,还有一点儿时间,以余乐的成长速度,应该可以勉强达到他的期待吧。

  最后,刑世杰将目光从主屏幕移开,落在了另外一个屏幕上。

  这个屏幕很特殊,背景是黑色的,字体是白色,上面有名字,也有数字。

  正是这场比赛的打分系统。

  一共六名裁判,通过手里的仪器,将余乐的分数送到打分系统里,当所有的分数出现,系统就会自动计算出余乐的最后得分。

  前三个街区的分数,这一会儿的功夫已经出来了,裁判们都给了一个比较高的分数,7.5到8.5都有,最后系统去掉一个最高分,又去掉一个最低分,最后将剩余四名裁判的分数计算出平局值。

  第一街区,7.90分。

  第二街区,8.40分。

  第三街区,8.00分。

  看来裁判们对余乐在第三个街区20米长桥的表现,保证了一定的理智。

  余乐虽然成功完成了,国内少见的270°【灾难上桥】,但他落地确实出现了失误,这个部分一定要扣分。

  还算公正。

  刑世杰暗自点头。

  视线再往下看,进入到跳台区域。

  第一跳台,7.60分。

  一周翻腾+半周转体,倒滑落地,以及【安全抓板】。

  分数明显偏高。

  要刑世杰打分,也就5.50分左右。

  但他的那套要求是以国际级选手的标准来判断,并不是非常适用在国内的赛场上。

  现在不都鼓励“爱的教育”嘛。

  再说搞知识的大学生,参加国内和参加国外的知识竞赛,难度也不一样。刑世杰对眼前的分数,表示可以理解。

  7.60就7.60吧,在他看来只算入门的技巧,在国内能完成的人确实不多,值得鼓励。

  再往下看,第二跳台的分数还没出来。

  有两名裁判一直没给分。

  第二跳台正是助理裁判发出质疑声的那一跳,余乐只是在完成了一周半转体的时候,做了一个【日本抓板】的动作。

  这个动作很简单,也比较基础,本来不应该打分迟疑,但刑世杰懂这些裁判在犹豫什么。

  余乐这个小子的肢体动作太漂亮了!

  搞跳水,使劲儿开发身体柔韧性的运动员就是不一样,明明只是一个向后躬出身体的一个动作,其他选手做出来就是棱棱角角,硬邦邦的呈现出飒气十足的潮流感。但余乐他一做,就在潮流感里多了些别的东西,如优雅,如艺术。

  他是一个将自己的身体开发的很好很好的运动员。

  那么这样的优势需不需要鼓励呢?

  既然在预赛的时候,余乐靠横叉的一跳拿了个还算不错的分数,这一跳又应不应该给他一个不低的分数?

  各种因素,都是裁判在落下分数前,需要考虑的。

  毕竟他们打出的每一个分,都必须对选手负责,尤其是余乐这样潜力巨大的选手,这其中的分寸非常难以把握。

  刑世杰也不急,看了一眼屏幕里在焦急等待的余乐,又淡定的将目光收了回来。

  他认为,余乐在前往世界赛场之前,他必须知道一个常识。裁判越慎重,就说明你的分数越关键,而在这个过程里,也是在刷新裁判印象的好时机。

  等着吧,让裁判多想想不是坏事。

  这样的想法在脑海里一闪而逝,目光再转到打分系统上的时候,第二跳的分数出来了。

  6.0分,6.0分,6.0分,6.5分,6.5分,6.0分。

  最后得分:6.12分。

  刑世杰眉梢一扬。

  所以裁判们还是判定余乐这一跳,虽然拿不到高分,但也基本及格了吗?

  我们国内的裁判还是太宽容了啊。

  这样想着,刑世杰将目光离开了第二跳台的分区,看向第三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