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我妻薄情第26节(1 / 2)





  同样是六月初六,苏州湖畔,谢玄英正在和老师一起饮酒。

  这也是天贶节的风俗之一。

  六月六为荷花生日,摘莲蕊,入酒饮之,是为碧芳酒。

  师徒两人泛舟于太湖之上,一面饮酒赏景,一面品尝酥琼叶、傍林鲜并鱼羹,既轻松惬意,又不失风雅。

  闲谈间,谢玄英提起了前些日子的书信。

  “师母的身体,可是又不好了?”他问。

  晏鸿之颔首,颇为惦念妻子:“唉,可不是么。大夫道是生产落下的病根,吃了几年的药,却始终不见好。”

  谢玄英谨慎道:“大夫匆忙一晤,总不能常常调理。不如延请一女医,伴于师母身侧,即可调养身体,又能解一二寂寞。”

  晏鸿之略微心动。

  不是没有擅长医治妇人病的大夫,可男女有别,大夫最多瞧瞧面色,切切脉,有些事不便明说,也难以调理。然而若是女医,却无此顾忌,施针也便利。

  但这也有一桩难处。

  女子识文断字,已是殊为难得,善医者更是凤毛麟角。而入稳婆之流,走街串巷之辈,又能懂多少医理?

  “良医难寻啊。”晏鸿之无奈。

  师忧,弟子服其劳。谢玄英便道:“我姨母为顾家媳,熟知江南人情,不若我书信一封,请她代为寻访。有自然最好,若无,也不过一句话的事。”

  晏鸿之自无不可。

  于是,游湖返,谢玄英回到落脚的园林——这是靖海侯府的别业,命柏木磨墨铺纸,给顾太太写信。

  他先道明原委,说师母有恙,许多大夫看了都不见好,须常年调养,故望在江南寻访女医,最好识文断字,擅长调理妇人病,且无家累。

  想了想,觉得指向性似乎太强,未免不妥,又重新写了要求:医术过人,品德出众,最好识文断字,能远赴京城者为佳。

  好像还是不太对。

  只好添油加醋,说若有子女,可一并前往。

  这样就不像是在物色未嫁女子了。

  谢玄英刚想搁笔,却又怕程丹若落选,思量再三,又道:请姨母多访几人,以防万一。

  吹干墨迹,他将信折叠好,塞入信封,交给小厮:“命人尽快送往露香园。”

  “是。”

  柏木离开后,谢玄英方才取出手边的多宝匣,将羊脂玉镇纸放回其中。然后在角落的云纹处轻轻一扣,底板松动,露出下面的暗格。

  里面,藏着他从程丹若处得来的几张纸。

  他一直想把这还给程姑娘,谁知机缘巧合,次次落空。也曾想烧毁了事,却总是心怀迟疑,次次犹豫。

  待还却人情,再物归原主吧。

  谢玄英这么想着,又一次放弃了烧毁。

  第24章 择良医

  帮助程丹若, 只是谢玄英生活中极小的一部分。身为?靖海侯之子,当今最宠爱的少年人, 大儒晏鸿之的弟子, 他?在苏州的日程极其匆忙。

  要拜访家中故交——祖父能获封靖海侯,全?因?抗倭有功,而沿海一带的抗倭英雄众多, 不少家族当年帮过?谢家许多。如今老人故去, 小辈们并无感情,江南大族们也迫切希望能与勋贵扯上关系。

  还有, 晏鸿之在春风书院讲学?, 又不纯粹是讲课。

  说?白了, 心、理之争, 现在看的是领头羊的身份地位, 以后看的就是接班人的发展。

  晏鸿之也希望在书院里传播“纯真学?”的思?想,让更多的文?人加入心学?怀抱,将本派的理念发扬光大。

  谢玄英作为?弟子, 即是纯真学?说?的门面, 也是被刁难的对象。

  高崇就特别喜欢让学?生们与他?辩论。

  结果自然?十分惨淡。

  学?子们必须非常努力,才能集中精神思?考辩题, 而不是看美人饮茶,看美人读书赋诗,看美人立于荷花池畔, 众芳皆惭。

  私底下,高崇大骂晏鸿之“卑鄙无耻”,晏鸿之却说?他?的学?生们“定力不佳”。

  双方你来?我往, 喷了几?天,最后都累了, 休战踏青。

  长辈们一道手?谈游园,晚辈们则于太湖畔饮酒赋诗。

  “谢郎,请用茶,这是我家中的龙井。”

  “谢郎,尝尝这百味斋的酥肉,乃苏州一绝。”

  “不不不,这蟹壳黄才是百年老店的招牌,我一早命人去排队才得来?的,不得不尝。”

  “谢郎……”

  “谢公子……”

  谢玄英面无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