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152节(1 / 2)





  之前她就常常在想,上一世,贺灿即使是贺家的血脉,十八之后才被贺家认了回来。贺灿自小接受的农家教育,即使苦读高中,压根没法和打小就生活在袁家接受严苛的世家子弟教育的袁公子比的吧,且不说袁公子素来还有袁家智囊的美称。

  这样的他,如何得以与袁公子齐名?

  还有一点就是,她上辈子在幽州常邑遇见袁公子那次,正是他以身犯险,以自己为饵,诱敌深入,一举将外族人号称十万的前锋给消灭了。

  他以自己为饵,更以幽州境内几个大小城池的二三十万老百姓为饵。他当时连自己的安危都不顾,自然就更顾不上别人了。

  万幸的是,那场仗他赢了。

  那时,亦是溯溟公三个字响彻天下之时。

  现在周蓁蓁回想起来,那场战役他以少胜多,看着风光无比,实则也是在走钢丝一样危险。

  那时的他身为袁家的嫡幼子,且以他当时的年纪算,他的父兄们,正是身居要职高位之时才对。

  但那时的他需要冒这样大的险,去获得去累积政治资本,这本身就不对劲。

  他的处境他的拼搏,都指向一个可能,那就是袁家出事了,而且事还不小。

  之前就曾说过,她公公三兄弟,一人在京,一人在军,一人在地方,互为犄角,挺好的布局。

  如果敌人有意动袁家,相比于在京城如同他们袁家大本营的袁府,袁建域和袁开疆就好动手多了。

  而事实上,闽南所发生的事,也确实印证了这一思路。即使阐南之事是这一世发生的,上辈子她不曾留意,不知道是不是一样发生了。但周蓁蓁觉得,只要有机会,袁家的敌人是不可能会放过的。

  还有一点,就是上一世袁溯溟在幽州的所作所为,契丹一族十万先锋,被斩杀怠尽,未尝没有报复以及在哪跌倒在哪起来的意思。

  所以由此类推,袁溯溟此时怀疑三叔袁开疆在幽州出事,可能性不低。

  周蓁蓁努力地回想,康靖二十八年的幽州究竟发生了什么?

  这个时候她已经被家里远远打发嫁到了幽州,当时是她嫁过去的头一年,梭角尚未被磨平,加上当时还有嫁妆傍身,梅家待她还算客气。

  她记得当时,也是当年的冬天,契丹入侵大乾国,攻打幽州,有一阵局势特别紧张,当时梅家上下都开始收拾行囊,随时准备往南逃去。

  但不过几天,局势就稳定下来了。

  后来两军一直对峙着,及至皇上驾崩的消息传来,契丹趁着大前朝政交替混乱之际发起进攻,而他们大乾朝的士兵们士气低迷,此消彼涨,自然节节败退。

  最终这场仗以大乾主动议和结束,大乾割让了半个幽州。

  而她至始至终没听说过幽州这支军队的主帅如何,当然,她也不怎么关心这些消息就是了。只知道割让幽州之后,定然会被问责的。

  难道被问责的主帅是三叔袁开疆吗?

  一想到有这个可能,周蓁蓁的心都揪在了一块儿。

  而且,周蓁蓁突然福至心灵,她以为贺灿将梅宪令调来,只是为试探。岂知贺灿恐怕早就认定了她与他有着同样的际遇,将梅宪令调来,不过是牵制她的精力,让她注意不到别处罢了。

  而她这些日子,确实如贺灿所料,心神几乎都放在梅宪令及其所引发的一系列事情上头。

  贺灿今日补这一记,是想拉紧他们的仇恨吧?

  “贺灿在声东击西!”

  “我怀疑贺灿在声东击西。”

  两人不约而同地道。

  等意识到对方说了什么之后,两人先是一怔,然后又相视而笑。

  “咱们来分析一下贺灿为什么要搞那么多小动作以及他想做什么吧!”

  袁溯溟凑近周蓁蓁的耳畔低语了一句话。

  周蓁蓁听后,并不惊讶,她早已知皇上熬不了多久了。

  “贺家,这是急了?”

  “应该是的。”袁溯溟颔首。

  “之前我们就说过,贺家改弦易辙,弃三皇子而就四皇子,自然是想扶他上位的。”

  皇上已经称病不上朝三月有余,太子监国。

  加上他上次得了袁溯溟周蓁蓁夫妇的提醒之后,每逢下朝就直接到皇帝的寝宫里处理奏折什么的,遇上拿不准的问题也时常请教皇上。

  如今太子已经日渐熟悉和熟练地处理朝政。

  以目前的局势来看,即使皇帝不幸驾崩,太子即位亦是顺理成章之事。

  以目前的情况而言,并不容易。

  “贺家还不认清现实吗?”周蓁蓁只觉得贺灿乃至整个贺家,都太疯狂了。

  “上天欲使其灭亡,必使其疯狂。”

  既然他们俩都觉得贺家有一条道路走到黑的可能性,那就继续分析吧。

  周蓁蓁仔细地想了想,“贺灿想要颠覆整个局势,除非太子出事,或者皇上对太子失望。”

  袁溯溟顺着她的猜测往下说,“前者很难做到,现在太子周围的护卫不要太周密。至于让皇上对太子失望,什么样的失望会让皇上产生换太子的想法?”

  这时换周蓁蓁答,“比如太子在国事上不堪托付?可这些日子,太子监国以来,他的政治才能如何,皇上都看在眼里,一个人的水平是不可能会无缘无故地降低的。排除这些,就只有一个答案,那就是太子不孝。”

  袁溯溟赞赏地看向她,肯定了她这一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