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31节(1 / 2)





  左右不过是一个学生,只要把其退学原因搞清楚,那么再把人劝回来就很简单。

  到现在为止,副校长都觉得以一中得天独厚的条件,没有人会拒绝一中的橄榄枝。

  班主任对此不太知情,说:“校长,是乔依之和家长主动来跟我说她退学的事情的,我还劝了她很久,无果。”

  校长没有在乎这个答案,只是问:“对于乔依之同学高一成绩下滑严重,她有跟你谈过心吗?”

  班主任继续摇头:“乔依之是新高一,我对她们以前的成绩也都不了解。再说,初高中成绩差别很大本来就是常有的事。年级四百名在班里也是中等偏上,我觉得她还算不错的。”

  班主任走了以后,教导主任才得以进门。

  刚进去,副校长就问:“乔依之成绩中偏上,在校拿了数不清的奖励,怎么就劝退她了?”

  这话‘诈’的成分居多。

  再配上副校长长时间身居高位,神色间带着威严,教导主任本来就心里有鬼,听闻这话差点就要把真相脱口而出。

  但他反应还算快,一口咬定自己不知情。

  副校长假装没看到,说:“好,你说不是你劝退的。那为什么退学文书上只有你和校董的签名,把校长和我们这些副校长都不放在眼里?”

  这就是铁板钉钉了。

  常总虽然是一中的校董,但却也仅仅只是个校董而已,并无多少实权。

  整个一中,有关学生管理方面,都是校长们在做决策。

  这就跟公司管理一样,校董们可以联名罢免犯了重大错误的校长。

  但张校长行得正坐得端,为了教育事业兢兢业业,完全不怕别人抓自己小辫子。

  就连他儿子,在各方面都符合一中招老师的条件。甚至还超出不少。

  所以,他才敢把校董直接签名让学生退学的事情说出来。

  教导主任心里很慌,他满脑子都是常总跟自己说的‘这一点你不用怕,一中不会因为一个学生而跟我们过不去。只要没人给上面举报,这件事都不会有人去管。’

  那、那副校长为什么管了呢?!

  副校长把乔依之昨天在竞赛班取得的成绩说了一下。

  他们一中人对竞赛都很熟悉,听到他们受邀去参观清河大学,登时就明白——基本上等于保送清河大学了。

  通过竞赛每保送一个top3的学生,学校给他奖金是一万。

  而他收了校董一万块来签这个劝退的字……

  现在还被副校长给抓到了。

  一时间,后悔的滋味在教导主任心中蔓延。

  教导主任承认了:“这件事我知道的不多,上面只是让我签个字……”

  拿了钱,他就鬼迷心窍了。

  如果他知道收钱签字的结果是丢掉教导主任的职位,再从一线教师做起,当初就是说什么也不会昧著良心签字的。

  第25章

  校长办公室发生的事情也只有寥寥数人知道, 并没有广泛传播出去。

  高一年级的学生可能偶尔会诧异——那个经常在自习时间出现在教室后门窗户上的脸换了一张。

  然而偷偷玩手机依然是不被允许的。

  他们的生活也没有什么变化。

  至于常校董,副校长的手暂时还伸不过去。

  再说了,就算乔依之是被常校董劝退, 而她转学后能被保送清河大学又怎样?

  学校不会因为她, 就跟常校董battle的。

  因此, 既然知道是常校董劝退的乔依之,那么一中校长也不可能开口再把乔依之邀请回来。

  不然那不是打校董的脸吗?

  一边是有可能保送清河的的学生, 一边是校董。孰轻孰重, 大家心里门清。

  毕竟他们一中通过各种竞赛每年可以保送十几个学生呢, 失去一个也不是什么大事儿。

  当然,在十年之后, 年仅二十六的乔依之‘再次’斩获拉斯克奖(laskeraward), 成为历史上获此奖最年轻的科学家, 清河大学为此在实验中学建立招生基地时候……

  一中的各位校董和校领导们是什么心情,惭愧、后悔、亦或者是痛惜?

  这就不得而知了。

  就在副校长处理教导主任的同一时间。

  乔依之正在教室里看昨天新买的竞赛书, 旁边摆了一叠草稿纸。

  遇到新奇的思维导图她随手就记下来。

  初晨的阳光洒在她身上, 浅褐色的眼眸看起来颜色更淡了,像琉璃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