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217.粉红小肉团(2 / 2)


这一系列复杂的育娃养娃过程,需要研究员们反复摸索数十年,才能将大部分大熊猫幼崽,平平安安拉扯大。

而在此年代,别说大熊猫繁育,连养大熊猫幼崽都是一个困难,甚至有数头成年大熊猫都会得消化病死亡。

由此可见,这个洞穴窝对他们有多重要,窝的树枝种类、岩石样本、洞口气候等,都要全部无误纪录下来。

发现这个窝的研究价值,不比发现一头野生大熊猫少。

而作为第一个发现者甜妹儿,不仅可以得到少量奖励福利,还可能在大熊猫历史资料里再次添上一笔墨。

自从发现窝后,教授们差点把营扎在岩洞里,在洞里蹲得脚麻腿酸,研究数个小时也不愿挪开一步。

探险队不得不把午饭地点,改在岩洞穴外,劝说他们出来吃一两口,记录员变换成几个学生助手。

**

下午,

“汪汪汪!”

四只狗变得有一些暴躁,对着东边树林叫两声,汪呜呜处于戒备状态。

此处算是灌木林,少量烟雾与茂密草木将视线挡得严严实实。

探险队们警觉起来。

在山文龙他们讨论方案的时候,甜妹儿闭上眼睛,小耳朵动两下,她听到‘咩咩’‘唧唧喳喳’‘汪汪’等一阵动物压抑嗓子乱叫,声线一致,像是极端忍受痛苦。

尖叫是陆陆续续的,越来越清晰。

更多的是没有声带震动的呼气声,比人类呼气重一些,比驴响鼻儿轻。其中夹着一些树枝折断的声响,更像是重型动物在打滚。

“什么动物会学羊叫狗叫?”

甜妹儿猜不出是什么动物,迷惘问出声。

啃饼的陈教授手一顿,才道:

“大熊猫有十多种拟声词。”

虽然动物园大熊猫大熊猫忙着啃竹子,懒洋洋很少叫换。

但刚捉住的时候,某些有效数据还是全部纪录下来,尤其是那些死去的幼崽,“呜呜”“咕咕”“咩咩”“唧唧”等,都比较常见。

“前面很有可能是一只大熊猫,它可能受伤在打滚。嗯,师父你说对不对?”甜妹儿转头对师父讲。

夏老爷子:……兔崽子!

此话一出,整个队伍都激动起来,又担心大熊猫遭遇什么不测。事不迟疑,众人立马背着行李,带上武·器装备等,一点一点往东边林子挪动过去。

等到他们走近一些,眼前一幕震惊众人。

但见草木深处,一处高地岩洞旁边,一只胖胖的脏兮兮黑白团子,嘴里呜咽不停。它正在挣扎着生崽,一个粉嫩的肉团,已经漏出一点痕迹。

母雌兽很难受,但嗅到陌生气味,母性让忍着剧痛,半直身子对众人咧嘴漏爪,威胁的声音很像‘汪汪’。

“别靠近打扰它。”

探险队员略微弯着身体,一步一步后腿,离雌兽远远的,咔嚓咔嚓拍两张远景照片后,悄无声息观察。

母大熊猫见他们后退,暂时放下心来,专心致志产崽。

两位教授是第一次看见大熊猫产子,同时也是第一次见到新生的大熊猫幼崽,加上之前第一次见到兽道,第一次见到大熊猫搭建的窝……太多太多第一次。

他们激动得心脏病快犯了,在笔记本上刷刷刷狂写着,全都是龙飞凤舞的字,甜妹儿不一定认得出来。

“实在太过惊喜,碧山村大熊猫保护区的建立十拿九稳。”

任务超额完成。



无论对兽,还是对人,生孩子都不容易。

‘汪——’

一声尖历狗叫,将大黄二毛吓一大跳,眼前这头熊竟然学它们叫换,而铲屎官娃还一副陶醉痴迷的模样。

因为,有一只粉嫩小肉团来到这个世界上。

新生宝宝的出生,让探险队们感动激动,有感性汉子甚至留下眼泪,甜妹儿黑亮眸子里,也闪过晶莹泪花。

“她还在痛苦?”

甜妹儿小声呢喃,生怕打扰这一对大熊猫母子或母女。

又过许久,新的一只粉嫩团子,再次来到这个世界。

双胞胎!

竟然是双胞胎!

探险队们喜得眉飞色舞,不知道的人以为他们自己生娃娃,称职的大学生助手不忘拍下一张宝贵照片。

而刚恢复一点精力的大熊猫,抱着其中一只粉嫩团,快速往丛林走去。队员们生怕打扰到那一大一小,不敢去追,只能眼睁睁看着它离开。

剩下一只粉红小肉团,拳头大点儿,孤零零在干燥草丛里微微颤动着,以弱小身体抗争命运。

野生团子精力有限,不能同时照顾两只幼崽。

若生下双胞胎,通常会抛弃掉弱小的那只,以确保另一只更强壮幼崽,能存活下来。这是残酷自然环境下的优胜劣汰。

“哇哇!”

粉嫩小肉团的叫声时断时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