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842章 ? 团军(2 / 2)

在这个范围内的士兵,伤亡了百分之七十。

鲁肃、黄盖、程普等,好在藏的严实,不然也难逃被炸的命运。

“连着半小时的轰炸,应该用了几万颗炮弹吧。西商帝国可真是富有,这样轰炸,也不知心疼。”许定笑道:“如果我们也有这些炮弹,还愁不能取胜?”

“他们这是在报复。”

“陛下不必放在心上,等他们炸完了,我们再反击。”鲁肃道。

“一定要守住。就像子龙说的,守住三日,敌军必撤!”

“是。”

许定把守城的重任交给鲁肃、程普、黄盖。

之后返回城守府。

..........

敌人的炮弹轰炸了半小时,接着猛烈的攻城。

他们顺利的杀入城中。

但是杀到瓮城时,被程普阻挡。

黄盖带着几百精锐,从瓮城内出来,与敌人近距离拼杀。

一场大战。

敌人再被击退。

豫州。

颍川郡。

贾诩回到许昌城。

他十分着急,督促户部、兵部、吏部,赶紧把新军组建起来。

“志才,现在有多少兵力了?”贾诩拿着一道奏折,到了军机处。

戏志才苦笑道:“文和先生,您一天跑几趟啊?”

“前线战事艰难,我想早些把新军组建起来。”

“艰难?我看不至于吧?”戏志才道:“从敌人入侵的一刻起,我接到的全是捷报。陛下在荆南击败敌军两万,一路杀到南昌。诸葛亮也在扬州连战连胜。据我统计,已经消灭了七万多人。”

“唉...。”

贾诩坐下说道:“你看到的都是表面现象。我们与西商帝国交手,仅仅才开始。凭着近战的优势,一时占得上风,这并不为奇。一旦时间长了,他们熟悉了这种战法,我们再想取胜,难度回很大。说到底,还是需要威力强大的武器、善于作战的新型军队。”

戏志才道:“你说的这些,我不信。不过你要的士兵,我已经准备好一半了。都是从关内、中原各州调来的。约四万余,都可以改编进新军。”

“志才,要加快速度啊。前线急等着兵源呢。”

“再急也得等啊。”戏志才道:“我实话与你说吧。剩余的兵力,要从河北调来,你还得等一个月。”

“这么久...。”

“这已经很快了。文和,我们的难处,你也要理解。”戏志才道:“你先改编这四万多人,等后续的士兵到后,你再加进去,不是一样的吗。”

“好吧。”

贾诩看戏志才也为难,没有逼他。

有四万人,总比没有好。

这天。

贾诩在许昌校场举行誓师大会。

所有将士都在。

贾诩站在帅台上,面向大军,手里拿着一个本子,说道:“我们第二集团军,原计划需要十万人。但是现在兵员不足,只能组建四万。其余不足的兵力,将在一个月后补齐。”

“即使兵员不足,我们军队的建制也要齐全。即每个纵队,原计划三万人,现在只有一万五千。以来的兵力,再慢慢的加入进去。”

说到这时,贾诩看了眼面前的将领们,打开本子念道:“第二集团军总司令,由贾诩担任。总参谋长崔琰。第一纵队司令徐晃。第二纵队司令张辽。第三纵队司令太史慈。骑兵纵队司令马超。炮兵纵队司令审配...。”

凡是被念到名字的将领,都上前几步。

贾诩给他们颁发了委任状、短枪、还有新式的军装。

一切都是按照西商帝国的模式进行的。

徐晃、张辽、太史慈、马超、审配,是拥有实权的将领。

其余还有上百师、旅、团级将领。

每个部队都有自己的旗帜。

从第一团到第一百团。

从第一旅到第三十旅。

番号虽多,却分配的有条不乱。

.......

受旗仪式后。

贾诩把所有人叫到中军帐内。

“感觉新军怎么样?”贾诩坐下问。

将领们都在整理自己的衣服。

太史慈笑道:“有些怪怪的,我还是比较喜欢那身铠甲。”说到这时,大家都看了眼马超。整个新军,只有马超和他的部队,不更换衣服。还是穿原来的铠甲。

贾诩道:“新军的作战理念,与我们以往的部队不同。讲究打阵地战、运动战...等等新型的战术。这些你们都要了解。在接下来的一个月里,我会对你们这些高级将领,做简单的教学,让你们明白,怎么带领新军作战。”

“从明天起,每晚,吃过饭后,到兵部找我。每人都要携带纸、笔。我说的每一句话,都要仔细的记录。”

“都听见没有?”

“听见了...。”众人回道。

几天后。

前线送来消息。

南昌之战大捷,敌人已经退回宛陵,暂时不会对南昌造成威胁。

许定让南昌城的步军,退往湘南驻防。

敌人如果再打南昌,南昌的骑兵也退往湘南。

这样安排的原因,是因为许定和郭嘉要离开荆南,到许昌参与组建新军的事。没有许定在那,守住南昌不太现实。所以,干脆提早做好撤退的准备。

“陛下要回许昌了...。”

贾诩心里一阵高兴。

他奉命组建第二集团军,忙活了几天,虽然井井有条,但还是没有把握。总感觉有些地方不对,又没法改。现在许定要回来,正好完善新军。

要知道第二集团军,是抗击西商帝国的主要力量。

这支部队建立后,要承担起抗敌的重任,丝毫不能有差错。

贾诩一心为公,也顾不得啥功劳、奖励。只要能把部队组建好,谁指挥训练都行。许定亲自训练更好。

时间在不知不觉中过去...

到了六月初旬。

从河北赶来的兵员,都到了许昌城。

在贾诩的安排下,加入第二集团军。

许定和郭嘉也回来了。

御书房内。

贾诩向许定汇报:“第二集团军建立,训练任务都完成的很好。各军也有长进。但是...臣不太明白训练的科目,陛下有什么建议吗1?”

“现在的训练科目是什么?”

贾诩拿出一个本子,放到案桌上。

许定拿起来看。

目前制定的训练科目,主要有几种。一是步枪的射击,每天都会拿出上百万颗子弹,让士兵们练习。二是扔手雷。需要做到快准。考虑到手雷数量不多,暂时用石头代替。扔石头扔准了,扔手雷也不会差到哪去。三是刺刀拼杀。每个士兵都携带了刺刀。与敌人短兵交接时,需要用刺刀作战。

“文和,我们有多少子弹?这样每天使用上百万颗,能坚持多久?”许定放下本子道:“赶紧叫停,所有的子弹,都要存着在战场上使用。”

“陛下放心,我们的子弹很多,肯定够用的。”贾诩道。

“现在够用,不代表以后也够用。这东西我们没法制造,必须省着。”

贾诩道:“士兵们没有使用过步枪,打的都不准。如果不豁出一部分子弹,让他们练习,怎么能上战场啊?”

许定道:“很多战斗,都不需要士兵们拥有精确的射击技术。只要朝敌人的阵地放枪就行了。因为你根本看不清楚敌人。如果非要掌握精确的射击技术,可以组建一些小部队,使一部分人拥有高超的技艺,让他们在特定的场合,发挥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