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454章 誓师(2 / 2)


所以现在宫中多了一个身份暧昧的“公子”。

张春来不觉得这个小太子会造成什么大问题。一来魏王仍在,宫中三个公子皆年幼,哪怕是刚回来的“小太子”,人还没有柜子高,能做什么?

他觉得季平是在开玩笑。

季平看了他一眼,深深叹了口气。

当年,他想避开国中的乱局,借着出使鲁国的机会就不打算再回去了,至少也要等赵王死了,新王继位后再回去。

他受摘星公主所托出使各国,五六年的时间才跑了三个国家。郑、燕、魏。

这三个国家都与鲁相临。

他先去的郑国,当时觉得郑王有点仁弱,但也不失为英明之主,国中君臣严守分际,他当日推测,郑国至少也可以和平十年。

但现在才过去五年,郑国已是一片乱相。

他第二个去的是燕国,当时燕国乱相已显,燕王与漆四就像两头猛虎,相争必有一伤,或两败俱伤。所以他没有多停留就走了。

现在,老燕王与漆四都死得不明不白,漆家分成两半,弱王继位。燕国不说成了没爪的老虎也差不多了。

而且他自信没有看错,燕国与鲁国交界处的商城,是燕国的心腹大患!燕国如果想自救,首先就是要把商城给毁掉!

但燕人却没有这份清醒。

最后,他来的是魏国。有张春来在,他在魏国很简单就安顿了下来。本以为会在魏国养老,因为魏国显然没什么大问题,直到前年,魏王因为肖、钱、贺三家不恭而怒斩十一人,听说是因为这些人把国库中的东西统统倒卖干净。

季平有些吃惊,不过魏王处置得很好,他觉得问题不大。

今年就冒出来一个已经“死”了很久的小太子!

偏偏在魏王已经有了新王后,生下新的小公子之后!

如果季平再看不出来这是有人暗中谋算魏王,他就白活这么大岁数了。

至于是谁在谋算……

他思前想后,大胆推测,郑、燕、魏都出事后,谁得利最多呢?

在那个国家中,又有谁有这样的本事呢?

那个盈盈浅笑的女子,当真……

反正季平不敢再在魏国再待下去了。

他只是犹豫要不要提醒张春来。

可是直到他坐着车离开魏国时,他都没有说出口。

因为他的怀疑太可笑了。一个小女子,谋算诸国,她凭什么?

鲁国并没有强盛到这个地步啊。她哪儿来的胆子?她又为什么要这么做?

是不是他想多了呢?

季平回到赵国时,春返大地。

他这么多年没回来,家里的人都很习惯,老妻甚至看到他都没动一下,抬抬眼皮说:“今天在家吃饭就让人做你的饭了。”

季平小心翼翼的陪笑:“在家吃,在家吃,大王不知道我回来了……”

话音刚落,外面跑进来一个童儿,“爷爷!大王的使者在门外!大王要请你进宫去呀!”季平:“……”

老妻:“呵。”

季平只得更衣进宫。

赵王坐在虎座上,看起来比前几年更老了,驼背弓腰,坐在那里像一只大虾。

季平行礼,问好,坐下,“大王,某刚到家,还想陪老妻用顿饭,一解相思。”

赵王笑道,“孤有事要请教大夫。大夫,这鲁王是个什么样的人?”

“怎么了?”季平问。

鲁王?不算什么啊,不需在意,需要在意的是他姐姐。

赵王:“鲁王遣人来,欲与孤同分郑国。”

季平:“……什么?”

赵王显然对这个主意很感兴趣,“鲁王说,他之妻,孤之女,皆受郑王所害,郑王倒行逆施,郑人受苦,所以,我等可替天代道。”

季平:“……”

赵王兴冲冲的问:“孤记得,大夫送信回来说这鲁王是个无能之人,对吧?”

他对欺负弱小没有一点心理压力,就喜欢别人比他弱,他打起来才痛快。

季平:“……鲁王确实无能。”

赵王大乐:“好好好!”

季平:“但鲁王身边有一能人,可推山填海,移花接木。非常人也。”

赵王皱眉:“哦?何人?”

季平:“某恐大王不信。”

赵王:“孤不信别人,也会信大夫。”

季平:“乃是鲁王之姐妹,摘星公主。”

他说完,就见赵王哈哈大笑,拍案叫好:“一个小女子而已!有何可惧?”

季平看到赵王立刻就要叫来各路将军,同商大事。他没有再犹豫,直接向赵王请辞。

赵王本来就对季平一跑好几年而不快,见他以老病辞官,立刻就答应了下来。

季平回家后只消沉了一会儿就叫齐家人,想带家人回家乡躲几年。

“国中将乱,大王难以自顾,我等当明哲保身为上。”季平道。

十日后,季平在赵王宣将进城将要誓师时,带着家人离开了国都。

作者有话要说:  大家晚安,明天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