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一百一十八章 宋公有令(2 / 2)

义熙十三年二月,安帝下诏,任命刘义隆为监徐、兖、青、冀四州诸军事,兼任徐州刺史。

“义隆,这是圣上对你的看重,你小小年纪能够将彭城治理得如此之好,我也甚是欣慰;如今你身为四州诸军事,徐州刺史,肩负重任,不要辜负了圣上的厚爱。”刘裕语重心长地道。

刘义隆站在下面点头,他记得自己每走一步的脚印,做出的每一份努力,现在能在所有的兄弟当中,能凭他的努力、完全不依靠任何势力,算是第一人。“孩儿一定谨遵父帅的教诲,治理好彭城,轻徭役,少建筑;多体察民情,少灯红酒绿。”

刘裕点头,见着站在旁边神情有些怏怏的刘义真,脸色柔和问道:“怎么?不为兄弟感到高兴。”

刘义真听了这话是对他的,遂干脆望旁边的椅子上一坐,郁郁道:“孩儿自然是为他高兴的。可自然也有不痛快的地方。”

刘裕望了一眼站在那里不言不语,不喜不悲的刘义隆,与那坐在椅子上的少年,相貌上自是差了许多去,二人的气质也不同;但相比于刘义隆身上那股疏离冷淡的气息,他更喜欢刘义真那种痞中带着纯真的气息,不拒人千里之外。“你不必不痛快,此次你擅自跟来,我没有怪罪你,此次也算是你立功了,姑且不与你计较。”

刘义真勾唇一笑,看着刘裕也并无畏惧之色,道:“那父帅也算是看得起孩儿了?”

刘裕点头。“你未曾像你三弟这般长年离家,小小年纪出来守护一方百姓,自是不容易;这次你若继续立功了,自有你的好处去。”

刘义真闻言立刻从椅子上坐直了起来,问道:“父帅此话当真?”

“一言九鼎。”刘裕随口道。

站在一旁的刘义隆脸上却失了颜色,暗自不言语。

“那我与齐妫便是与你一起继续西上了?”他拿眼看了一眼刘义隆,有些得意洋洋地道。

刘裕点头。“那丫头身子弱,叫她留在这里休息也可。”

“不可!”刘义真脱口而出,叫道:“这几日她已经调养得不错了,一路上也是随着我,无大碍的。”

“父帅。那姑娘大夫也说了,随军一路,身子早已吃不消。若不及时调养,恐落下病根。”刘义隆急忙应道。

“父帅,军中才有好大夫,若还有个闪失,还有大夫在,可这里却是不行。”刘义真赶紧回应。

刘裕一挥手。道了句:“随她自己,你兄弟二人倒是奇怪,为着一个丫头这般?”

二人顿时难得不约而同地脸色一红,再不言语。

“都出去罢。”刘裕挥手,垂头处理手头的事物了去。

二人互相对视了一眼,便躬身施礼转身离去。

出了门二人就开始掐了起来。

“三弟,你长日里待在此处,难不成还缺了姑娘?”

刘义隆转身,认真地打量着他,浅哂道:“哦?二哥这天人之姿,还担心没有好女孩?”

刘义真突然眉眼全开,笑了起来,点头。看着庭院中,那绿色之中的一抹粉,在阳光下,飞舞在其中,似一只破茧的蝴蝶,又似含苞待放的花朵,俯身去闻花草味道的一缕笑容,迷醉了那廊下的翩翩少年。“但,她刚好是个好女孩。”

刘义隆见着他的目光流转,闪亮着光芒,竟是叫人侧目。再循着他的目光望去,见着她正在庭院内细细地修剪拿着花草;院子里的花草一直未打理过,也无人去欣赏,如今她才略略修理一下,已是大大的不同,突然觉得院子有了生气,能闻见花草的馨香;阳光也突然明媚起来,能感受它洒落的温暖;心也突然变得暖融起来,能感受简单宁静的美好。他突然就想倚在栏杆上看着庭院花开半春,有女初长成,顾之倾人城,再顾倾人国。“我不会让她走的。”

“也许她愿意走呢?我若没听错的话,上次他可没愿意跟你走,可却随我来了这里,可是?”刘义真漫不经心地笑道。

刘义隆眉头一紧,见着她突然抬头对着自己灿然一笑,灿若星辰,亮如日月,暖化了他原本冰冷的心;突然展颜一笑,有如春雪融化,嫩芽出绽。“她不会的。”

“这可说不定,人心隔肚皮,怎可如此肯定了去?”刘义真有些恼怒。

“对。”刘义隆爽快地应道。“子非鱼,焉知鱼之乐?”说完迎上也走过来的齐妫,笑容将那阳光都融化了去。

“你们在说什么?”齐妫好奇地问道,又似乎不在意,指着身后修剪了的院子,问道:“好看吗?”

刘义隆点头,却只是认真地看着她的一颦一笑,认真地问道:“你是随父帅西上,还是,留下来?”

刘义真听他这话问得真切,且声音比刚才说话要大了许多,怕是也希望自己听到这个答案。可,这一刻,他却没有勇气去听她的回答了?也许,自己知道她的内心是如何作想的罢?

可谁也不知,刘义隆此刻的心比谁都紧张比谁都害怕听到她说出来的答案——他比谁都多疑,都害怕再一次接受拒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