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46|第四十六章(1 / 2)


此为晋江的防盗随机章节, 看不到内容的妹纸请等等再看哈~么么哒  “你看你,什么事儿也做不好。别的兄弟们都能给老太爷念诗祝寿,就你, 干巴巴的一句‘恭喜您’就没了别的。往后啊, 学着机灵些, 别跟个木头似的不懂得转圜。”

君兰听不过去了,撩了轿侧小帘与高氏道:“您少说他几句吧, 铂哥儿机灵着呢,听说老太爷今天还夸赞他字写的不错。”

闵书铂是跟在高氏的轿子旁走的, 听到君兰帮忙,他仰起头侧过脸朝她嘿嘿一笑。

高氏说道:“看你这傻样儿!”倒也没了别的话。

周围终于安静下来, 君兰思索着今日种种事情,忍不住一声叹息。

*

回到梨花巷,孩子们先见过了老夫人方才各自散去。

等闵菱和闵萱跟着陆氏离开后,闵老夫人让刘妈妈叫住了君兰,让她折回来多叮嘱了她几句。

“今日在寿宴, 你做的很好。你已经是大姑娘了, 切莫和小时候一样任性。往后说话做事前先想一想, 莫要如以往一般冲动。”

君兰躬身应是。

闵老夫人这才让她离开。

刘妈妈知道老夫人心中所想, 待屋里只剩下她们主仆二人了, 她趁着老夫人喝茶的时候轻声道:“老夫人, 恕婢子直言,婢子怎么瞧着侯夫人很中意六姑娘?”

“玉容?”闵老夫人将茶盏慢慢搁下,“我也留意到了。不妨事。玉容的爹救了侯爷, 夫人待她不同也是自然。但,再无其他。”

六姑娘闵玉容是大房唯一的孩子。其父当年战场上为救远宁侯而亡,因此侯夫人素来待她与不同。

这次也是。旁的姑娘们都没能单独得侯夫人的礼,唯独她,得了侯夫人一方绢帕。

不过,闵老夫人心里有数。

大夫人不可能把女儿嫁给侯府二少爷,而以闵玉容的品貌身份,根本配不上洛世子。侯夫人也不可能让洛世子娶她。

“你只管帮我顾好君兰。”闵老夫人与刘妈妈道:“我看她经了事儿之后倒是乖巧了许多。一会儿我让账房给你拨些银子,你带她去锦绣阁选几件好点的衣裳,再去翡翠楼买些首饰,好好捯饬下。顺便你记得劝她几句,最近莫要太招摇,赏花宴有她出风头的时候。”

刘妈妈一一应下,想到一事,有些紧张地问闵老夫人:“九爷为何明明寻到了事情是和八姑娘有关,为何最后还是没有追究?”

对此闵老夫人早有定论,“如果追究起来,受伤害最大的是闵家。到时候梨花巷这边名声有损,对故去的老太爷也不好。”

说到这儿,老夫人轻轻一叹,“即便茗姐儿母亲帮过他,但那些事儿都是十几年前的了,想必记都记不起来。警告过八姐儿就算了,何必闹得满城风雨,让大家都不得安宁。”

刘妈妈道:“看来九爷在闵家那么多年,对老太爷和闵家的感情更深。”

闵老夫人“嗯”了声,把君兰的事情又吩咐了一遍,叮嘱刘妈妈最近务必小心,一定要让八姑娘安安稳稳地参加赏花宴。

末了闵老夫人有些惋惜地道:“若是那天能请了洛二少爷前来就最好不过了。”

凭着君兰的出众相貌,洛二少爷一定能够看中。

闵九爷权势再盛,他的出身终究是闵老夫人心里头的一根刺。而且他小时候她对他做过的事情,他也未必能够忘光。

若是能够和侯府结亲,那么没了闵九爷的支持,梨花巷这边的盛况也能稳定住。

*

寿宴后又过了几日,便是表姑娘下葬的日子。

因表姑娘尚未及笄也未婚嫁,葬礼不可大办,不设灵堂不立碑,选个好些的棺木和墓地便可。

荷花巷那边的九姑娘儿时夭折,彼时是用了柏木棺材葬在闵家墓地。如今表姑娘不是闵家人,且家中没了旁人在,所以高氏打算把她葬在一个不错的公墓中,也用柏木棺材。

谁知道这事儿盘算到一半后受了阻。只因长宁前来与闵老夫人和高氏说,闵九爷要负责表姑娘的安葬事宜。

高氏讶然。

闵老夫人只要闵九爷不多追究君兰的责任就好,这事儿就气定神闲地应了下来。

谁知闵九爷不出手则罢,一动作就惊到了闵家所有人。

他先是把上好的柏木棺材给换成了金丝楠木,而后又把下葬地点选在了一个风水极佳之处。

金丝楠木就罢了。

闵九爷有的是银子,他爱花多少,旁人管不着。

可那地方……

闵老夫人看着不太合适。

那处地方靠近皇家陵墓。虽然闵九爷位高权重,但做出这样逾矩的事情来,怕是陛下会怪罪。

不过,闵九爷坚持如此的话,她也没甚可说的。

左右她说再多,他也不会听进去一个字。

*

下葬的细节,君兰无法得知得太过清楚。

她和闵萱、闵菱这几天每日里都跟着刘妈妈出门去,选衣裳,选首饰。看过后不一定立刻买,她们只要告诉刘妈妈自己喜欢哪些就好。而后刘妈妈再去把东西买回来。

君兰发现,每次刘妈妈给她买回来的东西都不是自己先前看到的那些个,都更为精致、更为贵重。

问过刘妈妈是怎么回事,刘妈妈只说是老夫人疼惜她,再没旁的话。

君兰就也不好多问。

随着下葬的日子过去,赏花宴的日子就也一天天临近。

原本闵家的宴席打算着只请亲朋好友前来,并不打算大办。现下邀了侯府母女,自然不能等闲对待。家中现有物品不太够用,这日高氏与陆氏商议过后决定一起出门挑选购买。

闵书钰回了书院,闵书铂也去跟着先生读书。君兰便独自出了芙蓉院去给闵老夫人请安。

谁知行至半途后,却巧遇闵九爷。

初时君兰并未看到他,还是身后红梅轻声说了句:“姑娘,九爷就在旁边。”她这才朝那边看过去。

如今是初冬,腊梅已初冒花芽。墙边傲然孤立的梅树旁,立着一个高大挺拔的身影。

君兰有些犹豫要不要去给九爷请安。去的话,或许会打扰到他。不去的话,好似有些说不过去。

毕竟他为了下葬一事费了不少心思。

其实君兰疑惑过为什么闵九爷会把葬礼之事揽过去。

她曾想过,是不是闵九爷因在寿宴上“诬陷”过她心怀愧疚而如此。后来越想越不可能,就趁着去给祖母请安时问了闵老夫人一句。

君兰特意挑了个没有旁人在的时候开口询问,闵老夫人便简单和她说了句:“表姑娘的母亲在世时对九爷不错。想必他是感恩而为之。”

这种话君兰在以前也听人提过几句。

她隐约记得,有府里年纪大的仆从说起过,她娘在世的时候对闵九爷不错。只是这种话谁也不会多说,而且那些老人现很多都不在府里了,因此她只有个儿时的模糊印象。

如今想想,九爷肯让她一个外人唤他“九叔”,还偶尔肯与她说一两句话,想必和母亲当年的照拂有关系。

也因为母亲的缘故,他会留意她的身后事。

就在君兰犹豫的这会儿功夫,闵清则已然举步朝她走来。

君兰发现后赶忙迎过去,在两人距离五六尺远的时候驻足,福身问安:“见过九爷。”

闵清则眉心轻蹙,“不必多礼。”

君兰站好后道:“应该的。”

闵清则薄唇紧抿,久久不语。

君兰看他好似没话要说了,就打算告辞离去。哪知道刚刚下定决心还没来得及说,面前的高大男人倒是先开了口。

“你觉得那样安排如何?茗姑娘的事情。”闵清则说着,斟酌了下,又道:“毕竟你们两人相熟,我想知道你的看法。”

君兰真心实意道:“九爷安排得很好,谢谢您。”

闵清则道:“我说过,你与我不必如此客气。”

君兰犹记得他发怒时的可怕样子,闻言只讪讪笑了下,道:“我还要去老夫人那里。若九爷没有旁的事情的话,我先行告辞了。”

语毕,她朝他盈盈一拜,转身就走。

“慢着。”闵清则急忙说道。

君兰回头看他,“九爷还有事?”

闵清则静静地看了她片刻,见她双眸清亮透彻毫无半点眷恋,最终语气平淡地道:“无事。你且去吧。”

旁人也叫九爷,她也叫九爷。

不知为何,从她口中听闻这个称呼,总觉得特别疏离也特别淡漠。

……很不习惯。

还是头一次听人这样大着胆子要和九爷当面对质。

闵玉容面露关切,“八妹妹不如先和我们说说,大家也好帮你想办法。若你真坚持必须见了九爷才说,那么事情真相如何怕是永远都不会知晓了,因为九爷那么忙,哪里会见你呢?”

语毕,闵玉容又有些迟疑。“八妹妹,你是不是有什么事情瞒着我们,所以不方便说。”

虽然语气关心,但分明是在暗指君兰是通过不正当手段拿到了这个玉佩。

君兰气笑了,明眸流转望向闵玉容:“我问心无愧,也不怕人查。六姐姐如果不信,就请九爷把此事查个清楚明白,而后将事实公之于众,如何?”

一提到闵九爷,所有人都噤了声。

只因这样要九爷做什么的话语,没人敢去接。

这时候金珠从外头进屋,在刘妈妈耳边低语几句。

刘妈妈看闵老夫人脸色铁青,轻声道:“听说长灯大人刚刚回了府。婢子让人去把此事与他说一声。”

不管事情真相如何,如今九爷的玉佩在这里是千真万确的。但凡和九爷有关,就得早早地与他说了。免得日后再生事端。

闵老夫人点头应了。

刘妈妈即刻出屋去吩咐此事。

闵老夫人寒声问君兰:“你当真不愿当众说起?”

君兰快速地思量了下,最终摇摇头,“我想和九爷单独谈谈。”

今天事发突然,她根本没有想好说辞。万一匆忙下说错了什么说漏了什么,再想挽回就没了可能。

君兰愿意让九爷知道她去过落英院。但是,她不愿闵家这些人知晓。

刨根问底显然是这些人惯爱做的事情。知晓了其中一个事情,势必会追问缘由。而后知道更多,再追问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