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一百零九章 记者招待会(2 / 2)


这回林校长显然做过功课了,对阿贝尔奖还是很了解,简单来说,北部欧罗巴主要有两个大国,一个是瑞点,一个是洛维,瑞点大家都知道,出了一个诺贝尔,成为整个蓝星科学界最有名气也最具权威的奖项。

但是因为跟数学家的瓜葛,诺贝尔奖没有设立数学奖,这就给了洛维机会,洛维有一个英年早逝的数学天才,名字叫做阿贝尔,于是洛维政府设立了阿贝尔奖,专门跟诺贝尔奖对飙,连奖金都差不多,而且只设立数学奖,很快就成为继菲尔兹、沃尔夫奖之后的第三大数学奖。

而且从奖金数额,影响力来讲,逐步有成为第一数学奖的趋势。

林校长觉得自己简直太英明了,这简直是买一送二啊,买一个低温超导,送了一个化学诺贝奖候选,顺带还有一个同等量级的数学奖。

记者招待会下午如期在帝都大学小礼堂举行,国内传统媒体以及新媒体几乎没有缺席的,连驻帝都的外媒,都到了九成以上。

按照国内通常记者招待会的套路,那都是你好我好大家好的和谐气氛,先是华国国家电视台的记者,请林校长介绍一下这个阿贝尔奖的重要意义。

这可是林校长最拿手的了,巴拉巴拉,从北部欧罗巴的历史,说到华国科学的发展,从帝都大学的建校精神,说到数学对我们现实生活的重大意义,反正云山雾罩的,整个意思就一个字,“牛”,如果用两个字,那就是“很牛”。

接着呢,有记者请王一男和李文静介绍一下他们的成果,王一男最近风头出的有点多,他随便说了两句,就把机会让给李文静,于是李文静开始巴拉巴拉,从空间群,到颜色过空间群,到拓扑流形,到重整化,等等等等。

李文静用一连串的专业术语,把全体记者轰炸到蒙圈状态,一时间大家都忘了提问。

不过,该来的还是要来的,BNN驻华国的记者,中文说得很溜,她首先对王一男、李文静获奖表示了祝贺,然后蓄谋已久的炮弹就砸了过来,

“我们注意到,你们获奖的两篇主要论文,一篇的第三作者是港岛大学的丘先生,另外一篇的通讯作者是UCLA的陶教授”,

“而这次阿贝尔奖获奖者,没有丘先生和陶教授的名字”,

“据说,陶教授对此表示了不满,认为你们有欺世盗名的嫌疑”,

“对此,你们有什么评价?”,

话音未落,李文静就炸了,她拿起话筒就准备开喷,王一男一把按住她,示意她冷静。

现场立刻响起了一片低低的喧哗声,明摆着BNN是来砸场子的,不过她的问题也很尖锐,也不是没有这种可能性,所有人都看着王一男,等着他的回答。

“这位记者同学的问题很好,很有水平”,王一男拿过话筒,

“当然,是捕风捉影,造谣生事的水平”,王一男接着说到,

台下又是一片哗然,这个指控也太明确了吧,大家都不知道王一男为什么敢这么说。

“奉劝你一句,科学家一般是不屑于玩心眼的,但是对你这样的小人,不多长个心眼,还真是对不住你”,王一男微微一笑,哥就知道今天会有人跳出来,打脸的东西早就准备好了,没想到还是个美女,哎,打起来啪啪啪的,别怪我不怜香惜玉了哈。

王一男掏出手机,同步到招待会现场的投影屏幕上,“我先请大家看两段视频”,

示意现场的灯光调暗一些,王一男点开一个邮件的附件,是一段视频,王一男点击了播放按钮,屏幕上出现了一间办公室,然后,镜头里出现了港岛大学的丘先生,他对着镜头挥了挥手,

“嗨,一男,文静,还有在场的记者朋友”,

“首先祝贺你们获得阿贝尔奖,”丘先生说,

“其实今年的阿贝尔奖评奖委员会征求过我的意见,是我强烈推荐你们两位获奖的,因为你们提出的方法和思路,开创了一种新的数学方向,是拓扑学和色空间群论的一个全新领域,意义重大”,

“而我只是帮助你们完善了其中一个细节而已,能署名已经很开心了,至于获奖,我可没有这么厚的脸皮”,

。。。

视频很快就放完了,所有人的目光都盯着BNN的记者,王一男还不放过她,点开另外一封邮件的附件,还是一段视频,王一男点击播放按钮,再给她重重一击。

不出所料,视频上出现的是UCLA的陶教授,

“嗨,大家好,我是UCLA的陶”,

“首先恭喜王一男和李文静获得阿贝尔奖,当王一男来到UCLA找到我的时候,我看到他们的第一篇论文,就吃惊于他们的数学天才和直觉,这样重大的数学进展,获得阿贝尔奖,我觉得是阿贝尔奖的荣耀”,

“至于我自己的工作,第二篇论文只是对第一篇论文的完善而已,即使没有我,或迟或早,总会有人完成它”,

“所以我也建议阿贝尔奖评选委员会将荣誉授予最应该获得它的人”,

“再次祝贺你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