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三十六章 意料之外的风暴(2 / 2)


“当然,结果一定是不言自明的”。

这次王一男不需要通过陶教授递出自己的稿件了,新科阿贝尔奖得主的重磅论文,所有的期刊一定会抢着刊登的。

当然,王一男递出的这篇论文,第一作者是消失在数学界几十年的那个名字,Grothendieck。

论文的题目是,

当数学年刊接受了这篇论文,并以预印本的形式,发布在自己官方网站上的时候,一场真正的风暴,来临了。

王一男此时正在回国的飞机上,原计划是来一场欧罗巴的散心之旅,结果王一男继续发挥自己到处搞事的本领,一场简简单单的讲学,变成了一篇震惊蓝星的论文。

这篇论文的影响,很快从学术领域扩展到公众领域,因为使用的数学工具并不复杂,代数几何和公理逻辑体系都是发展了近百年的领域,只要潜心去读,一名相关领域的硕士研究生就能理解论文的内容。

很快,最早读懂论文的数学家们,开始认识到论文背后隐藏的含义,相关的文章和评论,开始从专业领域向大众蔓延。

“逻辑和形式化系统,并不是人类智慧的全部”,这样的文章算是比较客观和客气的,

耸人听闻的题目,“我们到底还是无法理解自然界”,这是虚无主义的,

“上帝的存在再次得到证明,只有无所不能的主,才是我们可以依靠的坚实基础,科学显然不行”,这不用说,是某个组织的御用文人,

“不能用逻辑去描述,超出人类理解能力的人工智能,是谁打开了潘多拉的盒子”,这是王一男最担心的论点了,一旦往这个方向去想,恐慌就一定会产生,

王一男刚下飞机,打开电话,就发现自己的手机再次被未接电话淹没了,除了钱中华和李文静以外,威信上还有很多记者的采访请求,王一男首先拨通了李文静的电话,在专业领域发生了什么,她要比钱中华清楚的多。

“你总算回来了”,李文静说,

“这回你可捅大篓子了,那篇文章还没刊登出来,已经把整个蓝星都引爆了”,

“那是格罗滕迪克的文章,又不是我的”,王一男轻描淡写的说,

“问题是所有人都知道格罗滕迪克是找不到的,数学评论预印本网站上,你可是这篇文章的通讯作者,不找你找谁啊”,李文静说,

“元芳”,啊不对,“文静,你怎么看?”,王一男问,

“我能怎么看,凉拌呗”,对于李文静,这篇文章显然不是问题,

“不就是再次打碎了人类的一个幻想嘛,反正也不是第一次了”,李文静说,

王一男想想也对,李文静跟他一样是草根学者,并没有那种恐怖的直觉或者开创一个领域的数学天才,所以对于“人力有穷尽”这句话的感悟很深,这篇文章,说的不就是这句话吗,没什么大不了。

“其他人呢,他们怎么看?”,王一男问,

“我个人觉得,在非专业领域的反响要更大一些,很多国外的媒体进行了过度解读”,李文静说,

“特别是跟宗教联系在一起,你就不能乱说话了”,

好吧,王一男对这种情况早有准备,不过事情的发展还是出乎了他的预料,当天晚上,在欧罗巴,绿色和平组织发起了一场反对人工智能的大游行,标题就是,

“没有逻辑,不能被人类理解的人工智能,将要把我们带向何方?”,

“住手,科学家,你们正在毁灭世界”,

顺带着CERN也受到波及,门口堵满了抗议的群众,

“你们不是在研究高能物理,你们是在打开潘多拉的魔盒!”,抗议群众在CERN门口举起了横幅。

警察们一个个如临大敌,毕竟,要是这帮狂热的家伙冲进CERN,里面的科学家有点什么意外,那乐子可就大了。

王一男一看这架势,算了我也闭关吧,好在华国,你懂得,他还是比较安全的。

他拒绝了所有记者的采访,欧罗巴的、大米国的,当然还有日本国,以及华国国内的记者,这个时候,说什么都是错的,还是等待事情慢慢冷下来再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