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七十七章 隐藏的细节(2 / 2)

“不太像,如果是误差的话,应该符合泊松分布,让我们把这些不一样的地方首先找出来”,王一男像打了鸡血一样坐到电脑面前,“让哥德尔系统来做一个形状比对,将发射出去的信号和接收到的信号进行精确对比”,

“但是还是要去除噪声和误差的影响,也就是说,比对有显著性差别的地方才行”,

“不能光按照方差来衡量差别大小,还要考虑时间长度和形状本身的特点”,李文静补充到,

“在谷底的导数和在峰顶的导数是不一样的,所以还要进行归一化”。

“没问题,哥德尔系统干这个太擅长了,我先不用考虑算法优化”,王一男说,

“超算对付这个,是高射炮打蚊子,根本不需要优化”。

三十分钟后,王一男写好了显著性区别检测的程序,输入哥德尔系统开始执行。

虽然算法很简单,但是数据量毕竟放在哪里,原始发射的数据将近三十个小时,需要比对的数据几分钟,经过半个小时的计算,结果出来了。

有差异的地方非常多,即使只是选择显著性差异部分,在整个时间域的波形图上,还是星星点点的布满了代表显著性差异的不同颜色符号。

“似乎看起来差异点是有一定规律的”,王一男说,“但是不太确定”,

“因为中间一部分可能是误差或者噪声,另外一部分可能被我们忽略了”,李文静补充到,

“从现在得到的差异点出发进行分析,难度实在太大”。

“嗯,确实是这样”,仔细看了看哥德尔系统的输出,王一男点点头,“从样本的角度上来说,噪声太大了,想要还原出有价值的信息还需要想办法”,

“能不能训练一下哥德尔系统的神经网络,让它能够从噪声中尽可能恢复出原始的信号?”,李文静提议到,

“是个不错的想法,不过按照香农的信息论,只有当噪声所占的比例低于一定的阈值,神经网络才有可能发挥作用,否则,再牛的人工智能都没办法”。

“最佳的方案,还是要在原始的数据上想办法啊“,王一男嘴里又开始念念有词了,

“到哪里去找更好的原始数据呢,或者说,现在的原始数据最大的缺陷是什么呢?”,

“对了,文静,要是这万一真的是外星人的作品,你说他们的科技是比我们发达呢,还是比我们落后”,王一男好像发现了什么,他问李文静,

“废话,当然是比我们发达啦,甚至都有可能比我们多一个维度,要不然怎么可能无声无息的消失”,李文静开起了玩笑,

自动忽略了李文静关于高维生命的狂想,王一男接着说出了自己的想法,“那样的话,他们在任何科技领域都应该远远超过我们,比如说计时器”,

“计时器,这是什么鬼?”,李文静有些不明白,..

“我知道了”,王一男像阿基米德一样大叫起来,“如果真的是更高科技的文明,他们的时间精确度应该远远超过我们,我们现在的采样速率是每秒钟四万次,也就是说每毫秒采样四十次”,

“这个指标对于我们自己来说已经非常好了,但是别的文明可能是把信息放在微秒为单位的波形中”,

“你是说我们拿到的原始数据实际上已经丢掉了太多的细节,很有可能有价值的信息就隐藏在这些细节里面”,李文静也有点明白了,

“这种猜测是非常合理的”,王一男越想越觉得自己的推断是正确的,

“你看看,我们收到的数据是把几十个小时的信号,压缩到几分钟的时间,从这个细节我们可以合理的推断,这个未知文明的时间观念,或者说时间刻度很有可能是远远超过我们的”,王一男说,

李文静和赵克勤都点了点头,这是一个非常合理和自然的推断。

“所以,只有把时间刻度进一步细分,才有可能发现隐藏的真相”。王一男说,

“可是我们拿到的,已经是最好的数据了,激光雷达信号接收机的采样频率就只有每秒四万次,微秒级别隐藏的东西,活着就算十微秒级别隐藏的东西,现有设备是察觉不到的啊”,李文静说,

王一男点点头,“是啊,细节才是真正的魔鬼”,

“就算咱们现在研发出每秒四十万甚至四百万次采样的信号接收装置也没用”,

“等到激光黑洞再次出现,不知道猴年马月了”,

“真不甘心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