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一百七十五章 升任长春宫使(2 / 2)


“这……杨少监太客气了!”

……

兴庆宫,勤政楼。

章仇兼琼、杨慎矜、高力士等陪着李隆基审阅具员簿。这具员簿是记录五品以上官员的政绩的书簿。因为五品以上官员是由中书门下考核。六品以下才是吏部复查考核情况,考核都是本司长官主持。

(按,“中书门下”是宰相办事机构,也就是唐代前期的“政事堂”改名而来。他有专门的“中书门下之印”,这个办事机构设在中书省。

天宝年间,一般是只有两位宰相,一位是中书令,即右相;另外一位是门下省长官侍中,即左相。二人平日都在中书门下办公。至于其余兼职,不过是有时间再去看看而已!)

李隆基看着这几大摞具员簿,而有些漫不经心:

“高将军,你照例把各卫和北衙禁军四品以上、各省寺监四品以上、御史台五品以上官员翻出来我看看!今日先看文官,明日再看武官!至于其余人等,你三人看过后即可!”

这几百人的具员簿,他哪里看得过来?一般不太重要的位置,都是宰相会议决定,有时高力士把一下关即可!

“老奴遵旨!”高力士知道李隆基的习惯。他先把两位宰相与自己的拿给李隆基看。

李隆基随手翻了翻,拿起高力士递过来的笔,给三人分别打了中上,并简单写了几句评语。接着,高力士又把杨国忠、杨游的簿册拿了过来。

他给杨国忠的自然也是中上考。一般五品以上官员,中上考加一至两阶。

朝廷原本对本阶晋升控制很严,对任职年限有死规定:升三品要三十考(年)以上,本阶四品;升五品要十六考(年)以上,本阶六品。当然这个考核不包括官员的候选期。

有特殊功劳除外,比如杨游!那是皇帝特批的!

不过实际执行偏差很大,比如杨国忠和他儿子杨瑄也没有按照此规定执行。

接下来轮到杨游,上面却记载着一次上下考,其余两次均是中上考。(每年一次的小考)

李隆基陷入沉思!这三年一考,对其他人倒是常规,很好考评。可是对于杨游,倒是有些难办!因为以前在剑南西山、姚州都督府等地的功劳,已经对其加官晋爵,大大超过了规定。

如今还有一次上下考,这样就存在如何执行的问题!想来想去,李隆基道:

“这杨游如此年轻,本阶已经加至从四品下阶中大夫!比很多侍郎、寺监都要高。要说再往上加,看似不太合适!但是如果转给他的长子,其长子又太小。

不过朕细思之,只要有大功,也应不拘一格加赏!就按照上次的记档,给其加两阶!下不为例!”

(按,如果某人考核优异,但是又不够晋升的最低年限,这种情况下可以将本人的考核升阶转让给子、孙)

“遵旨!”

“另外,冯翊郡太守李公因病去职,据说病情凶险!朕已经派殿中少监李霅慰问!其原本所兼之长春宫使一职,就让杨游兼任。

那长春宫管辖诸多田地,管理不易!杨游兼着宫苑使、营田使,又担任户部郎中,倒是合适的人选!”

众人一听,不觉心惊,这可是杨游晋升的前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