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二百一十三章 挂冠而去!(2 / 2)


其中隐隐透着一丝威胁,还有强烈的不满。

“并非如此!”

冯一博闻言,却摇了摇头,口中又道:

“学生并非不知好歹,自然明白鸿胪寺卿也是一方主官,并不比礼部右侍郎稍差!”

他自然明白,张松越其实也算在帮他说话。

因此这话倒是出自真心。

“那是为何?”

张松越皱眉,一时有些搞不清冯一博的想法。

虽然自己是在拖延,但很多事就是在拖延中找到解决的时机。

更何况,鸿胪寺卿这个一部主官。

对于冯一博来说,比起礼部右侍郎,鸿胪寺卿其实更有价值。

一个官员是否有过主政一方,也是重要的资历。

除了钦差江南,勉强算是以他为主。

严格来说,冯一博并无其他担任主官的经历。

这样说起来,也算是在给他补上短板。

只要将来解决礼制问题,距离入阁也只差一个礼部尚书的职位。

而只要等李守中顺利入阁,冯一博未必就没有机会接任礼部尚书。

毕竟,他身上有东海郡献土归附这样的大功。

再加上,有礼部侍郎的经历,又有一部主官的经历。

只要景顺帝点头,接任礼部尚书也是顺理成章的事。

到那时候,说不定还会出一位三十岁入阁的内阁学士!

接下来,就算熬资历,也不难熬到首辅。

可是现在,他竟然拒绝了!

这在张松越看来,冯渊简直是不识好歹。

冯一博其实也明白一点张松越的意思。

但有个关键之处,张松越显然忘了。

或者说,他只是想先拖着。

而不是给冯一博解决问题!

因为……

“鸿胪寺卿掌朝贡、庆吊、典仪等,亦是与礼有关的一应事项。”

冯一博的言外之意,既然礼部不行,那与礼有关的都不适合自己。

这就是他拒绝的原因之一!

既然违反礼制,那就没机会执掌礼部。

张松越看似为他着想,实则也只是在拖!

想要解决礼制问题,很难!

除非他把林家的亲事退了。

另一个原因当然是,冯一博要彻底从海外事务中脱离。

若是他在鸿胪寺,海外事宜他还是有份。

那东海郡自然不好有什么动作!

不然,他不是也要跟着吃罪?

若是那样,他又如何摸清幕后指使。

又如何反击这一轮对他的倾轧?

“那你想去哪?”

张松越不知他所想。

可见冯一博自己拆台,就忍不住问了句诛心之言。

这话也算是气话。

但冯一博却是闻言一笑,显然早有打算。

“既然与礼有关的职位学生都不能胜任,那么……”

说到这里,冯一博顿了顿,随后躬身一礼,道:

“学生愿停职侯缺,以待有更合适职位,再为国出力,为圣上尽忠。”

这就是他的选择。

要么继续做礼部右侍郎,要么就干脆不干了!

这话一出,满朝文武都懵了。

任谁也想不到,冯一博竟然选择撂挑子!

只有那弹劾他的御史,面露欣喜之色。

原本,只要冯一博离开海外事务。

他的任务就算完成了。

可张松越横加干涉,眼看冯一博要去鸿胪寺。

他的任务就只算完成一半。

可现在竟然峰回路转,这个冯渊自己辞官。

若是如此,那他的任务岂不是完成了百分之二百!

此时,就连张松越都有些傻眼。

“这……”

他口中犹豫,同时目光看向景顺帝。

以张松越的阅历,也完全没想到。

冯一博会有这一出!

这在他看来,不是要自毁前程吗?

张松越之所以看向景顺帝,不是因为没了主意。

而是他了解龙位上这个弟子。

景顺帝哪怕平日表现得再如何温良,也是一代帝王!

自然有他的脾气。

此时见冯一博竟然当面以辞官威胁,景顺帝顿时有些挂不住了。

他冷哼一声,道:

“哼!冯都尉既然这样说,那予就成全你。”

果然!

张松越暗叹一声。

这个皇帝其他倒还都好,就是太爱面子。

现在冯一博当面辞官,明显带有威胁之意。

景顺帝能忍得住才怪了!

“一博!”

文官队列之中,李守中和林如海两人几乎是异口同声。

李守中一直没出出声,是因为他在等待时机。

以他对冯一博的了解,本以为自己这弟子定然会有反击。

可没想到,今天这个弟子竟然这样冲动!

而林如海闻言则是后悔!

后悔刚刚没有拦住冯一博,而是让他独自面对这样的局面。

可是!

他除了辞官,还有很多选择啊!

这一刻,林如海实在难以理解。

甚至想到要同意退婚,以保全冯一博的前程。

两人都想要喝止他,可冯一博却充耳不闻。

他转身朝景顺帝深深一礼,高声道:

“多谢圣上垂怜!”

说着,就将头上官帽取下,递给丹陛下侍立的宫人。

随后转身就奔大殿之外。

“冯都尉,还没下朝呢!”

刘正忽然出列,拦在他的身前。

眼中透出的焦急,让冯一博有些感动。

他不好名言,只能笑着道:

“多谢刘寺丞提醒,只是在下已无实职,自然不便多留。”

没有实职的大臣,是不必上朝。

就如贾赦和贾珍两人,都是有勋位而无实职。

现在冯一博辞官侯缺,身上也只剩了一个上轻车都尉。

确实可以不必上朝了。

但也该等散朝再走。

可冯一博显然不想等下去。

他说完直接绕过刘正,留下一个潇洒的背影。

“圣上,请恕冯渊无礼之罪!”

李守中心中起伏,却第一时间到丹陛前请罪。

景顺帝也没想到会有人挂冠而去。

这说不清是魏晋风骨,还是书生意气。

不过李守中开口,景顺帝此时也只好给些面子。

“罢了,他这也是书生意气,予不会和他计较。”

言外之意,他不会和小孩子计较。

李守中连忙称谢,道:

“多谢圣上垂怜!”

这样的对话,都被还没走出太极殿的冯一博收在耳中。

走到太极殿门口前,最后听到的则是景顺帝的声音。

“冯都尉既然挂冠,那诸位可还有人能维护东海郡?”

接下来,朝中显然要就何人接任礼部右侍郎一职,展开激烈讨论。

想必各党都要抓住机会,但弹劾他的幕后之人定然更有把握。

不过,这些暂时都与冯一博无关。

他现在要趁此机会,好好休息一阵。

正好多陪陪妻妾,好为冯家延绵香火多尽些力。

冯一博很想试试,能不能在官复原职之前,打破别人媳妇的魔咒。

让自己的女人也给他怀几个子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