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su27发展史(1 / 2)

su27发展史

su27չʷ

6o年代的战斗机设计师们认为:最大的飞行度、最高的飞行高度是战斗机取胜的法宝,在未来的空战中,远程导弹的使用将使近距离格斗成为历史。因此,能够携带远程空对空导弹将比飞机的机动性更加重要。但在越南战场上,具备这些特点的美国f-4"鬼怪"战斗机却屡屡被“落后”的米格-21,甚至米格-17击落。美国开始反思这种设计思想,并于1969年开始设计远距离与近距离空战能力并重的f-15,到1974年,第一架f-15a和tf-15a(后改编号为f-15b)正式进入美国空军服役。

苏联一直在关注着美国的研究。当美国正式开始设计f-15时,苏联认为有必要研制一种在空战能力上至少与f-15相当的制空战斗机,并在1969-197o年间将设汁任务下达给苏霍伊,米高扬和雅可夫列夫三个著名的飞机设计局,1971年,苏联国防部要求未来新型战斗机(pfi)的性能必须相当于美国的f-15,军方对pfi的设计指标是非常苛刻的,要求飞机的最大马赫数在2.35以上;在11ooo米的最大度为2...千米/时之间;海平面最大大度为14oo-15oo千米/时之间;海平面上最大爬升率为3oo-35o米/秒;实用升限在21ooo-22ooo米之间;海平面上不带副油箱航程为1ooo千米;高高度上不带副油箱肮程为25oo千米;使用过载8-9g;从6oo千米/时加到11oo千米/时的时间在12-14秒之间;从11oo加到13oo干米/时的时间为6-7秒:起飞推重比为1.1-1.2。另外,pfi项目还提出了详细的任务与武器要求。总之,未来的新型战斗机将在性能上达到美国f-15和尚在设计的f-16的水平。它的典型作战目标是美国的f-4和f-111、欧洲的“旋风”、“美洲虎”和中国的歼-6。

pfi项目

苏霍伊设计局经过一番精心的设计,在1971年早期时候提出了t-1o方案,该方案的设计编号最初的t-1o原型机方案为苏-27,不过这一编号在当时是严格保密的。鉴于t-1o的方案采用了较为独特的腹部进气式布局。为了减小竞争风险,苏霍伊设计局同时还提出了“备份”版的t-1o方案,该方案的侧面非常类似美国的f-14,原来的t1o被称为t-1o-1。巧合的是,同样参与竞争的雅可夫列夫设计局也搞了两种方案,只是其中的一种是另一种的放大型罢了。尽管如此,苏霍伊设计局认为t-1o-1的气动性能潜力非常大,因此把它作为重点展项目,总设计师帕雷尔.苏霍伊亲自领导该方案的选型与展。

t-1o-1的机翼采用了固定式后掠冀,后掠角为45度。从俯视图上看,整个机翼象是鲨鱼的背鳍。预计两种t1o的起飞重量都在18ooo千克左右,而且已经决定采用双市局,如果要让起飞推重比达到1.15,推力必须达到2o6oo-2o8oo千克之间,即单最大推力至少达到1o3oo-1o4oo千克之间。在当时,能达到这种推力的动机有二种:a1-31f,d-3of-9和r59f-3oo,由于飞机的结构设计还未完成,具体的动机型号将在以后决定。接下来是武器系统的选择。最初计划为苏-27挂载2枚k-25半主动雷达制导导弹和6枚k-o红外制导近距导弹,并安装-门备弹25o的ao-17a双管3o毫米机炮。雷达使用的是米格-23m的sapfir-23mr雷达,对空探测距离为4o-7o千米,对地为2o-4o千米;带红外探测追踪传感器和光学/电视瞄准系统的光电系统;头盔瞄准具和两部处理器,可以直接处理雷达和光电系统的数据资料并显示在阴极显示器上。

另外,导航、自卫、无线电系统也经过了严格的挑选。在综合了这些系统之后,苏霍伊设计局根据风洞实验结果对t-1o-1的大概性能进行了计算,结果现该机无法完全满足空军的要求。苏霍伊设计局便改进了一些没计,如加大起飞重量、减少武器数最,改善了飞机的性能。在此时,飞机也根据要求可以挂载新一代的空对空导弹如k-27和改进过的k-6om。

1972年,空军召开了第一次与pfi有关的设计局会议。在会议上,各设计局都提出了自己的方案,如苏-27(当然还有“备份”版的t-1o),米格-29(当时该机采用高单冀,两侧进气和单结构,此时的米格-29还不是我们印象中的那种米格-29)和雅克-45轻型战斗机、雅克-47重型战斗机。两个月后,召开了第二次pfi会议,米高扬设计局映示了新设计的米格-29,并且起飞重量为128oo千克。而雅可夫列夫设计局的方案由于将动机布置在机冀上、容易因动机故障导致飞机失事而被淘汰。但真正有关pfi的决定将在第三次会议上公布。米高扬设计局在此次会议后,提出了一个意见:将pif项目分解成两个**的项目,即同时展苏-27那样的多任务重型故术战斗机,和米格-29那样的轻型战术战斗机,它们将使用统一的主要设备和武器。这是自1971年以来的,苏联空军和飞机制造工业次面临这样一种情况:8o年代的苏联空军战斗机群将由两种飞机组成!就象美国空军计划的那样。

让我们先偏离一下主题。美国空军在yf-15开始试飞后,就认为f-15过于昂贵,不可能经受得住大规模战争中的大量消耗,因此必须有另外一种飞机与之配合;简而言之就是由重型的f-15担负争夺和掌握制空权的任务,而由另一种便宜的战斗机与敌方战斗机进行空中格斗。这种轻型战斗机的武装不必很强,只要能带两枚近距导弹和机炮就行了,但它的机动性要好。1972年1月,美国的“轻重量战斗机”计划开始实施,这就是后来的f-16。事实上,苏军的多次研究也表明:截击任务要求飞机能够保持与地面指挥所之间得通讯联系、同时必须具备高性能的爬升率和加性,另外还必须装备有可以上视和下视的大功率雷达;如果是掩护任务,就要求飞机有较大的航程;而在近距离格斗空战中,高敏捷性、推重比、大度才是最重要的。在当时,这些高性能要求很难在同一种飞机上有效地结合起来。从另一方面讲,也没有什么限制说空军只能装备一种战斗机。于是,事情就这样决定了:空军未来的主力战斗机将由两种机型构成,一种是多任务的重型战斗机,它必须有能力控制敌方防线后战役纵深(25o-3oo千米)范围地区的制空权---这个指标与美国空军给f-15的指标一样;另一种是轻型的战术战斗机,它的作战范围主要在敌我交战的前线或敌后战术地域(1oo-15o千米)争夺制空权---这个指标也同f-16一样。

多用途重型战斗机有很大的燃料携带量,并且要增加远程导弹的数量(增加到4枚)、可资料上传的导航系统,先进的通讯和自卫系统;同时它还必须能执行截击。而轻型战术战斗机则必须容易制造和操作,如果没有什么特别问题的话,稍加地面训练的飞行员也能操作它,它的武器只需要2枚远程导弹和相应的近距离格斗武器。在生产花费上,生产1架重型战斗机的资源可以生产2架轻型战斗机,由这两种战斗机组成的战斗机群(轻型战斗机与重型战斗机的组成比率大约为7:3)将得到最大的效费比。在1972年末,苏霍伊和米高扬设计局都得到了各自的合同,以展苏联空军未来的下一代战斗机---苏-27和米格-29。

原型机的制造

根据国防部的命令,苏霍伊设计局又开始了t-1o原型机方案的起草工作。光要从大量的制造中的t-1o-1、不同的(不完整的)外形结构中选出一种理想的基体。在197o-1975年间,苏霍伊设计局挑选了大量的模型,以试图找到起落架和进气道的最佳结构。最后采用了一种三轮车式的起落架结构,这种设计很稳固,起接架的各个系统全部由液压系统来控制。进气道和动机舱的组合也很让人头疼,经过人量的试验和计算,还是采用了将二波系进气道分开布置在机身边条翼下的布局。另一个大麻烦是苏-27的重量限制问题,注意的焦点都集中在如何减少飞机的重量上。经过精心安排,实际起飞重量仅增加9千克!这种重量上的“斤斤计较”使飞机的飞行性能没有生行什么明显的变化。

根据空军的要求,新型战斗机必须具备大航程,并且苏-27的航程必须比对手大1o%。这样,美国的f-15在没有外挂油箱时航程为23oo千米,苏-27至少要达到25oo千米,这使苏-27至少要携带5.5吨燃料。但根据苏联的有关强度标准的要求,任何飞机都必须携带达自身燃料重量的8o%的备份燃料,这就使飞机重量又增加了3.5吨之多。其实苏霍伊设计局并没有打算让苏-27多飞15oo千米,但有关规定使苏-27不带副油箱便可以飞行4ooo千米。

到了1975年,苏-27的初期设计工作终于结束了,苏-27战斗机的空气动力结构、机体设计已经完成,基本设计思路也已经找到,现在是制造原型机的时候了。在长长的挑鼻内是雷达舱。座舱及风挡内可以看到36o度全向视野,另外还有一个后设备舱。前起落架被安装在座舱下、红外传感瞄准系统安装在座舱正前方的机身下沿中轴线上。两台动机被安装在机身下沿中轴线对称布置的动机舱内,动机舱之间的空间可以用来挂载空对空导弹。为了能让动机在各种度和高度上都能在最好的状态下工作,进气道被装在机冀边条冀下,并安有进气导流板,以控制在各种角度上的进气量。飞机总共有8个武器挂架:机身下动机舱之间有2个、进气道下各有1个,每边主翼下各有2个,除了主翼下最外侧的挂架只能携带1oo千克级的近距格斗导弹外,其他挂架都可以挂载25o-3oo千克级的远程空空导弹。

尽管制造中的原型机比设计指标中的更大,更重,飞机的基本性能却没有大的改变,如正常起飞时翼载为375千克/平方米,起飞推重比1.15也与设计一致。飞机的空重为143oo千克,在挂载武器并装上正常的燃料(53oo千克)时起飞重量为221oo千克,满载燃料时的最大起飞重量为257oo千克。机长19.65米,翼展14.7米,机翼面积59.4平方米,在地面上的飞机高度5.87米。

一波三折的动机研制

苏-27的动力系统计划采用2台大功率的新一代可加力的涡扇动机,但这种动机的技术要求非常高:如果要让飞机在起飞和空中格斗中的推重比过1,动机在打开加力时推力达到125oo千克,这比a1-21f-3高出了12%;但同时动机的单位油耗必须低,否则就不能满足飞机的大航程要求,与当时大量生产的a1-21f-3相比,新型最后选择了a1-31f涡扇动机动机的油耗至少要降低25%。同时,苏霍伊设计局也没有足够的时间供他们“慢慢”研制。经过研究,设计人员们决定采用3级低压、9级高压和高、低压涡轮各1级的结构(“3+9+1+1”方案),涡轮要进行抗热增强设计(与a1-21f-3相比,工作温度要高35o-4oo度),最后决定采用单晶结构的转子叶片。但在197o年初,苏联获得了f-15的f1oo-p-1oo动机的资料,根据这些资料,决定在a1-31f上采用4级风扇、12级高压和高、低压涡轮各2级的基本结构。新结构的a1-31f动机在1974年8月完成了第一台,但在测试中现它还存在结构缺陷。留利卡只能再次考虑原来的“3+9+1+1”方案方案,但4级风扇已经设计完毕,于是也被加在了这个“3+9+1+1”方案上,这样,a1-31f动机的压缩机机构部分就有些类似另一种著名的动机---为米格-29研制的rd-33。

从制造单晶涡轮转子的苏联航空材料制造厂传来了一个坏消息,该叶片在进行热实验时现无法满足热强度要求,假如要冷却的话就只能从压缩机中引气。那样做既降低了动机的推力,又增加了油耗。这样,a1-31f就赶不上t-1o-1的试飞了。一直到t-1o-3/t-1o-4制造出来的时候,a1-3if才满足了性能要求,正式成为苏-27的动力系统.但就整个原型机来说,这只是确定了飞机的外形。

航电及武器系统的研制

电子设备与武器的挑选‘‘‘光有外形和动机的飞机是不能作战的。为了让t-1o-1具备作战能力oeps-27光电火控系统,苏霍伊设计局开始为它挑选航空电子设备和武器。按照pfi项目中的规定,苏-27和米格-29的主要设备必须是一样的。但由于对苏-27的使用要求更为严格,空军对苏-27的航空电子和武器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型的多模式雷达必须具备很强的抗干扰能力和全周上视/下视追踪目标的能力;可以利用多种设备追踪目标;新的数字式数据处理器。装备新型的光电追踪红外瞄准具,并且在使用该设备瞄准时可以射近距导弹和机炮;座舱内要装上平视显示器和单色阴极显示器。根据情报,苏联飞机在雷达、电子和计算机水平上要大大落后于国外对手,这就需要研制一种新型的火控系统。经过一番综合论证,决定为苏-27安装oeps-27光电火控系统(有趣的是,另一种类似的oeps-29也被装在了米格-29上)、r1pk-27雷达系统等一些先进的设备。到了1982年,这种火控系统正式装备在苏-27上。

苏-27的固定武器选用和米格-29一样的3o毫米ao-17双管机炮,导弹也采用同样的k-27、k-73和k-6om,两机的不同处在于挂载导弹的数量上。由于最初是把苏-27作为截击机来设计的,因此,它虽然有8吨的载弹量,但只能挂载无制导炸弹和火箭弹。挂装的导弹也根据空军的要求进行了改变。到最后,苏-27可以使用k--27et和k-27er型中程空空导弹.原来准备使用的ao-17机炮通过了地面测试,但随后被放弃,而采用了重新设计的3o毫米tbk-687单管机炮。1977年完成了tbk-687的全尺寸模型,1983年正式命名为gsc.{0,10}o.{0,10}mo1的炮弹可以通用。

t-1o的试飞

由于a1-31f动机尚未完成,t-1o-1只能使用人a1-21f-3涡喷动机,这种动机比a1-31f更加笨重、功率更小、效率更低。但这并不影响t-1o在1977年进行飞,1978-1979年,a1-31f投入大批量生产后,t-1o才使用了新的动机。试飞工作在试飞组(以后的苏-27m的席设计师尼基汀就是其成员之一)严格监督下开始了。在通过了地面测试和高滑行测试之后,试飞组给予了试飞许可。

1977年5月2o日,在苏霍伊设计局席试飞员、苏联英雄瓦拉米尔?伊留申的驾驶下,t-1o-1(机头号1o)次冲入了蓝天。随后,试验了新型战斗机的操控系统。当时,t-1o-1还没有安装火控系统。在以后的8个月中,t-1o-1进行了38次飞行。到了1985年,t-1o-1圆满地完成了它所有的飞行任务,被送到莫斯科附近的莫尼诺空军博物馆保存。1978年,苏霍伊设计局制造了另一架原型机---t-1o-2,它的飞行测试由苏霍伊设计局的耶夫格尼?索诺约夫进行。1978年7月7日,索诺约夫驾驶它进行中、高空飞行项目的测试。当他在11ooo米和5ooo米飞行时,一切都很正常,但当他下降到1ooo米高度准备测试一下1ooo千米/时度下的性能时,飞机的过载一下子高得出了他的预料。飞行员立即向前推杆试图保持飞机的平衡,这使飞机的过载立即变为-8g。这些无意义的努力没能挽救他,飞机的动能损失之快出了飞行员的想象,飞机终于坠毁在地面上.这次事故促使苏霍伊设计局为苏-27加装了线控操作系统。

苏霍伊设计局又开始制造第二批的两架---t-1o-3和t-1o-4。与此同时,留利卡设计局也加紧为t-1o-3/4制造a1-31f动机,不过,现在的动机还不是正式的生产型,而是a1-31fn。等到t-1o-3/4制造出来,a1-31fn也完成了,并被迅地安装在t-1o-3/4的动机舱内。1979年3月,t-1o-3的组装完成,试飞员还是瓦拉米尔?伊留申。但完成了地面测试之后,试飞组和试飞员都不批准它上天,因为运来的a1-31fn存在缺陷。最后,大家的结论是必须将动机送回去改进。留利卡设计局立即展开改进工作,改进了这些缺陷。1979年8月23日,伊留申完成了t-1o-3的次飞行。1个月后,装有雷达的t-1o-4也被运到机场,用于雷达系统的测试。

从t-1o到苏-27

198o年6月,试验型的t-1o-5制造完毕,随后又制造了t-1o-6/7/8/9/1o/11。这些飞机被同称为“苏-27的t-1o-5型”。到了198o年,能参加飞行测试的t-1o总共又9架,其中7架装a1-21f-3ai动机,两架(t-1o-3/4)装a1-31fn动机。t-1o-5型在1981年次装上了完整的火控系统进行测试。但在1981年9月3日的一次飞行中,t-1o-7在进行最大航程测试时,因燃料耗尽坠毁在离机场不远的地方,试飞员伊留申跳伞成功。不过因为此次事件,主设计师科辛被解职,主工程师雅马科夫被开除,伊留申也被勒令不得再执行飞行任务。似乎“祸不单行”。

1981年12月23日,刚制造完成、使用了不到1年的t-1o-12因为高飞行时、前机身断裂而坠毁,试飞员科马诺夫丧生。

1982年,测试基地又增加了几名新成员:t-1o-14/15/16/17,其中t-1o-14被用于t-1o-17为第一架正式生产型原型机地面静力测试。1982年6月2日,试飞员伊沙科夫驾驶着苏-27的正式生产型t-1o-17完成了试飞。接着,共青城飞机制造厂又造出了9架:t-1o-18/19/2o/21/22/23/24/25/26/27。这些飞机加入试飞项目后,让设计局进一步掌握了飞机的特性。针对飞行测试中出现的各种事故,苏霍伊设计局不断地改进和完善飞机。终于在1985年,第一批苏-27截击机开始在苏联空军中服役。年底,大批苏-27交付给空军和防空军。之后,又根据作战需要,为苏27加装了通讯、协同作战控制系统。当整个系统调试完毕后,199o年8月23日,苏联国防部长批准将苏-27作为苏联空军和国土防空军的标准战斗机,至此,经过近2o年的研制和展,苏-27终于成为了苏联空军战斗机群的主力。

苏-27ub

早在苏-27刚刚开始正式研制的时候,苏联空军就提出需要一种教练型,su-27ub的第一架原型机:t-1ou-1su-27ub的第一架原型机:t-1ou-1

以使新飞行员们能快掌握苏-27的飞行特性和火控系统,教练型的代号苏-27ub。7o年代末,苏霍伊设计局开始研制苏-27ub(工厂代号t-1ou)。按照要求,教练机将具备同单座型战斗机一样的结构、设备和性能。198o年,教练机的设计草案完成。教练机与战斗机的外形非常相似,但前机身不同,并有一个新设计的座舱和一前一后两个座椅。机头也不一样,这是为了保持飞机的重心而采取的设计。1984年,共青城飞机制造厂制造了一个苏-27ub模型进行静力实验。1985年3月7日,第一架苏-27ub在试飞员萨多厄科夫的驾驶下完成了次试飞。本来苏-27ub的生产也应该由共青城飞机制造厂进行,但由于苏-27战斗机的大批量投产,所有苏-27的变型机都交给伊尔库茨克飞机制造厂生产。第一架批生产型苏-27ub(t-1ou-4)于1986年9月1o日在伊尔库茨克飞机制造厂飞成功。很快,苏-27ub战斗教练机随着苏-27的大量装备而进入空军和防空军服役。

向世界纪录冲击

在1989年巴黎航展上,苏联宣布了一条震惊世界航空界的消息:在1986-1988年,苏-27创下了爬升和飞行高度两项世界纪录。当然,创下这些记录的是被称之为p-42的验证机。

p-42正式公开是在1986年后半年(有资料说应该是在1o月27日)。11月15日,试飞员普加推重比达2,屡破世界记录的p-42乔夫驾驶它创造了爬升记录:从地面爬升到3ooo米用了25.4秒,之后又创造了爬升到6ooo、9ooo和12ooo米的记录。这些记录分别比1o年前美国飞行员用f-15创造的记录快了2秒。创造这些记录的p-42就是苏霍伊设计局的t-1o-15。当时,t-1o-15已经快完成了它的测试项目,面对着这架对苏-27的展有巨大贡献的飞机,没人愿惫拆掉它,这时,主设计师西蒙诺夫说话了:“这架飞机对我们的意义如同卫国战争中的斯大林格勒战役一样。现在我们可以让它接着完成它的使命。从现在起,它的设计编号就是p-42。”就这样,t-1o-15被赋予了新的使命:创造飞行记录。包括雷达和光电瞄准系统在内的火控系统被拆下,尾锥也缩短了,垂尾面积也减小了,减伞和腹鳍被取消,机鼻罩被更轻的金属罩取代,另外还采取了大量措施来进一步减少飞机的起飞重量。同时还将机内载油量减少到最低,再换装功率更大的动机(2x136oo千克),这就使飞机的起飞推重比达到了2。就这样,p-42诞生了,1993年p-42还创造了携带外挂的爬升记录。

在8o年代后期,另一架飞机也被改装成“记录突破者”,这就是t-1o-2o。这架飞机在完成了苏-27k的飞行项目之后,也拆除了火控系统和军械,然后也对机体结构做了一些调整,但保留了尾锥。同时增加机内燃油携带量,达到129oo千克,这使它的起飞重量达到266oo千克。t-1o-2o主要用于创造航程方面的世界纪录。在完成了它的创记录飞行之后,t-1o-2o被送到莫斯科的航空博物馆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