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四百四五章 天灾人祸(2 / 2)


朱元璋杀伐果断,但是却敬鬼神,这不是后来形成的,而是很早就有了,《明史·方伎传》记载,朱元璋在与陈友谅的较量中,便请术士张中祭过风神。

朱元璋兵下南昌时,军中总管邓愈推荐了此人,之后朱元璋常将张中带在身边。陈友谅围攻南昌时,朱元璋前去讨伐,问惑于张中。

张中告诉朱元璋,50天内,必能抓获敌方将领。朱元璋遂将其带着一起参战,兵船到了孤山,没有风无法前行,张中“乃以洞玄法祭之,风大作,遂达鄱阳。”

在这场战役中,朱元璋降服了5万敌人,陈友谅在被流箭射中而死,朱元璋消灭了一个重要争夺江山对手,奠定立国的胜局。

朱元璋甚至迷信到为一根桅杆建祠的地步。

朱元璋当年渡江时,眼看船就要翻了,一根桅杆救了他的命。为此,朱元璋命令将这根桅杆供奉起来,并订立祭祀制度。此祠在南京城西的清凉门外,140年后还有人住在祠旁看守,据说这是当年给朱元璋撑船士兵的后人。

这次废除了相制,朱元璋担心得罪了上天,毕竟相制已经是千年了,所以各种天灾,朱元璋也是全力的恩抚,他认为这次的灾祸是自己的问题,大明的百姓替自己挡了刀,所以一直很愧疚。

所以朱元璋开启了“户赐米一石”的做法...什么叫“户赐米一石”,就是每一户受灾的百姓,直接赐一百斤的米,这手笔大不大?

要知道,当时明政府制定了《灾伤去处散粮则例》,对赈粮标准进行规定,将灾民按大口、小口分为二类:“大口六斗,小口三斗,五岁以下不与”。

可是朱元璋这次却破例了,就是心中有愧疚,花了很多银子去救灾,赈灾。

除了米就是银子,三天前,朱元璋还下旨意,命户部赈济黄州、常德、武昌三府,并岳州、沔阳二州去岁被水灾户6250,户给银一锭。

一锭就是十两,要知道当时的十两可是一笔不小的钱财。

并且朱元璋还开设了粥场,所有的粥必须插筷不倒,为了防止有捣乱,所以只有灾民可以领粥,在领取中为避免混乱拥挤,按一定方法将灾民分为几类,有序进行散粥。

朱元璋将饥民分为“三等六班”,“三等”即老者、病者、少壮。“老者不耐饿,另为一等,粥先给,稍加稠;病者不可群,另为一等,粥先给;少壮,另为一等,最后给”。

“六班”,是指将三等饥民再分男女,“男三等在一边,女三等在一边,是为六班。”

可以说朱元璋对百姓是真的没得说,朱标看着自己父皇松了一口气的样子,也是微微上前道:“父皇,一切都会好起来,如果您要是真的有些累的话,不如将二弟给召回来帮你吧。

这段时间您是太累了,有二弟在,一定可以和您一起管理好大明的。”

朱元璋微微一笑的看向身边的朱标道:“你也可以辅佐呀,为什么一定要你二弟回来?”

“父皇...!”朱标看着朱元璋道:“二弟的能力,您和我都很清楚,我可以辅佐您一般的政务,但是二弟却可以辅佐您你那些紧急的政务,我知道自己的不足,以后我也会依靠二弟的,那些紧急的事情,二弟是可以做到临危不乱的。

就像这几次的天灾,我们有些慌神了,但是二弟却十分老练,他将赈灾分成了三步,可以说做到了极致,这是我比不了的,如果有二弟在,那么父皇您也不会再累了。”

看着朱标,一边的朱元璋笑着点点头:“标儿,你说的很对,也说的很好,但是你可知道,你的二弟却并不愿意回来,他将自己所有的生意都给了你,就是为了打消你对他的顾虑。

也是将朝中那些官员的嘴给堵住,可能你还不知道,这朝堂之上,已经有太多的官员对你的二弟有敌视了,其中蓝玉是他们的代表。

为什么...因为你的二弟太过优秀,已经威胁到你的地位了,或许你很大度,你可以没有一点的私心,但是那些跟着您的臣子,却不会这样想,他们不希望你的二弟回来,甚至还会在外面散播你二弟的不是。

你二弟是早早的看透了这些,所以他才不愿意回来,一直待在登州,如果不是二保一直要待在咱的身边,你二弟早就走了,为的就是让你和你身边的人心安呀。”

“怎么会这样,我不在乎,父皇,你应该知道我希望二弟回来,即使太子之位给他...!”朱标有些激动,他不明白,自己居然成为挡住自己二弟回来的绊脚石。

“你不在乎,可是这大明并不是只有你一个人呀,还有你的臣子,你的臣子在乎,那就够了,所以你二弟的事情就暂时不要说了,即使以后你做了皇帝,对待你的二弟,也不能直接召到身边使用,这样很可能会让你和臣子离心离德,也许会酿成更大的危机。

现在让你的二弟驻守登州其实是最好的,你要做的就是要防止你的二弟离开登州,他如果离开了登州,那么我们就真的抓不住他了。”说完,朱元璋也是深深的一个叹息,即使是帝王家,这亲情也不是想怎么样就怎么样的。

此时的朱标也是第一次对自己的臣子有些嫌弃的心思了,特别是蓝玉,朱标对蓝玉是真的好感你越来越少。

随后朱元璋和朱标两人就一起去迎接金银进宫,一共是五辆的马车进宫,大约三百斤一辆,一个箱子装着一百斤的金银,这些金银不是那种矿石,而是已经熔炼好的。

十两一个大锭...一箱十个,朱元璋打开之后,嘴角都笑得合不拢,此次跟着金子回来的就是二狗,看到二狗,朱元璋也是狠狠的夸奖了一番。

随后二狗也是将倭岛的金银矿山开发的事情和朱元璋还有朱标都说了,这些开发的情况都是朱榔主导,所以朱元璋和朱标都十分的赞同。

而与此同时在登州的朱榔,正在为一件事情而烦恼,这件事情是关于朱雄英的,朱榔想要改变朱雄英死亡的命运,可是这个改变有些困难,朱榔一时之间有些踌躇了起来!

..............................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