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115念戎马倥偬惆怅魂,幸万顷波中逍遥身(2 / 2)

“你们……真的永不相认了吗?”刘汝卿不忍的看着邵安,真想不通邵安为何能隐忍至此,居然能在哥哥面前装作若无其事。

“随缘吧。”邵安却想起了他当年离开长安之前,托李洪辉交给皇帝的一封信。若万事皆安,则此信不见天日。一旦发生变故,那么此信,或许能够安抚哥哥一二。

刘汝卿却一点也不想随缘,他恨不得跑去京城告诉李洪义真相,掀起惊涛骇浪呢。不过看在邵安身边不好的份上,刘汝卿也只好默默忍了。他扶起邵安道:“该吃饭了,今天阿瑞煲了鸡汤,给你补补身子。”

吃罢饭,阿瑞去收拾,邵安正打算午睡,突然听见外面喊:“刘大夫,刘大夫。”

邵安在此地隐居,自然不能用真名,于是又随了母姓,改叫刘安。

在邵安来到这里之前,这个小村子还没有大夫。谁得了病,得去十几里外的镇上看病。邵安见百姓贫苦,便会帮他们瞧瞧小病,而且还不收诊费。久而久之,大伙都喜欢来邵安这里治病了。

“张大爷,腿又不好了?”刘汝卿知道张大爷腿受过伤,赶忙上前搀扶了一把。

“嗯,腿疼。”张大爷颤颤巍巍的走进来,邵安取来针灸的东西,对张大爷道,“这是旧伤,每逢阴雨天定会发病。只能艾灸一下,缓解痛苦。”

邵安现在的医术比当年从军时长进很多,他此生唯有三愿,一是行军布阵,当个军师;二是悬壶济世,当个大夫;三是游历天下,做个行者。如今这第二条,倒是实现了。

熏艾过后,张大爷的腿果然好多了。他拿过一篮子蔬菜,非要邵安收下,言谢道:“刘大夫,收下吧,这是俺们自家种的,可新鲜咧。”

邵安盛情难却,只好含笑收下。刘汝卿扶起张大爷,送他出门。

邵安看着手中的篮子,虽然菜不值几个钱,但却是礼轻情意重。这里的村民虽说没什么文化,但却有着一颗质朴的心。

长年在勾心斗角的官场混迹,邵安早已心神俱疲。比起与聪明人打交道,邵安其实更爱和耿直纯良的人交朋友,否则,他也不会和李洪义结为莫逆之交了。

※※※※※

转眼间,春去秋来,花开花谢。

美好的日子总是匆匆流去,邵安在刘汝卿的监督下,每天按时吃药,按时休息,身体也康复的很好,当年那一箭带来的影响,已经渐渐好转了。

又到了三年一度的秋闱,此次徐策摩拳擦掌,跃跃欲试,打算在乡试上一展身手,考取举人。这几日天天往邵安家跑,请教学问。

刘汝卿不忍邵安被他日日烦扰,有一天在他进门时拦下来,高傲的说道:“就你那点简单问题,何必问我哥,我就能给你解答了。”

“你?”徐策上下打量着刘汝卿,他只知道刘汝卿是刘兄的弟弟,每天看他无所事事,不学无术,居然也会读书习字?

“怎么,看不起我?”刘汝卿简直被他气吐血了,虽说他当年未曾会试,是被皇上直接赐的同进士出身。但他好歹也参加过乡试,指导徐策还是绰绰有余吧。

徐策半信半疑的看着刘汝卿,心下犹豫不决。而刘汝卿直接用实力说话,当下和他吟诗作对,把徐策弄的是目瞪口呆,直接就拜师了。

邵安听说此事后,对刘汝卿道:“你的文采在诸多舍人中,都算是数一数二的了。当年我看重你,也是因为你草诏文笔娴熟,字字如珠。”

刘汝卿没想到邵安对自己有着如此高的评价,顿时感动的不知所以。在中书省时,他一直很自卑,自己并非通过正常科举入仕,同僚们总在背后指指点点,觉得刘汝卿有着邵安这座靠山,才能在仕途上顺风顺水,混到了中书舍人。然而谁人知道,他也曾彻夜苦读,为了拟诏绞尽脑汁。

但是令他没想到的是,这份辛苦已然被邵安看在眼中,今日终于说出了口。刘汝卿用力点点头,说道:“嗯,我一定会好好的指导徐策的。”

从此以后,徐策再也没来叨扰过邵安,反而和刘汝卿越走越近。二人时长约在一起讨论学问。徐策这才惊奇的发现,原来在他眼中不学无术的刘汝卿,竟然如此博学多才,文采斐然。

“你文章写的那么好,为何不去科举?”有一天,徐策终于把憋在心头多日的疑惑问了出来。

刘汝卿目光深沉的看着远方,想起了他短暂却波澜起伏的仕途。他笑道:“有人辞官归故里,有人星夜赶科场。”

“辞官?”徐策纳闷了,“你这么年轻,当过官?”

“没有。”刘汝卿惊觉自己口误了,忙改口道,“是不想当官,当今朝廷,唉……”

“朝廷怎么了?”徐策不解,虽说如今朝廷也有贪赃枉法之事,却还算是清明。并非像末代那样,民不聊生。

“呵。”刘汝卿冷笑了一声,想起当年那些道貌岸然的官员,想起心机深沉的皇帝,想起只会搅浑水的枢党,他当真对这个朝廷已经彻底失望了。

徐策仍是个不谙世事的有志青年,他语重心长对刘汝卿道:“我们读书人,就应该为国效力,所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当是男儿一生的志向。卿璇你年纪轻轻,何必就此虚度余生,碌碌无为下去呢?”

真是年少轻狂啊,刘汝卿淡淡的看着徐策,却没有生气。当年的他,估计也像现在的徐策一样,怀着为父洗刷冤屈的决心,踏入了仕途。

还好,他遇见了邵安……

随后的日子里,一切都风平浪静,只等乡试开始。然而在遥远的长安,却发生了一件大事,一件与邵安和李洪义息息相关的大事。不日前冯彻上疏,说是发现了当年邵相遇刺一案中有重大疑点,要求朝廷重审重判,并缉拿嫌疑犯李洪义下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