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十七章 寻访医者(2 / 2)


那骑卒当下就要向院门走去,文丑瞧了瞧天色,为了赶时间,使人牵马匹来,唤上三五人来,向着城南奔去。

华佗的威名,文丑不止在后世听说过,就是在当世,也是久又耳闻的,其乃沛国谯人,名佗,又名旉,字元化,医术通神,游走四方活人无数,年且百岁犹有壮容,民多称为活神仙!就是前文所说的那在中平二年时肆虐中原大地的疫病的控制,华佗就出力不少。

在后世时更是威名响彻华夏,每每有医术高之人,就有人赞其为‘华佗再生’之名,可见华佗在后世的影响了。

就是在广为流传的各种版本的三国故事中,华佗也占有不小的角色:

医周泰,医曹操,医关羽那一样不是传奇?!

愈周泰重伤,开曹操颅,刮关羽骨,哪一段提起来不让人叹服?!

更有广为流传的麻沸散、五禽戏的明,是与张仲景并列的东汉末年两大名医之一。可惜的是包容了其一生医术之精华的《青囊书》并没有流传下来,是后世医学上的一大损失。

虽说不是华佗其本人,但若真是他的弟子的话,想来医术定然不会太弱,肯定也有高明之处。自然值得文丑如此激动难当了,若是能够通过这名‘弟子’,再将‘师傅’请来,那就是再好不过了。

当然这都是文丑的美好幻想罢了,虽说有那么些许希望,但是可能性不大。

文丑急着要见那华佗的弟子,对于眼下正沉浸在武技中的文霸,事问也不问了,待到文霸从喧闹的院落中回转过神来时,文丑其人已经翻身上马,向着城南而去了。可见文丑的急切心情。

杨氏县城并不是很大,兼之天色已晚,街道之上行人寥寥,所以文丑得意加快马,很快就来到城南,不令他们失望的是,医匠们却已经收拾了工具,赶回到城东的居所去了。

文丑思索再三,决定拜访之,一来可以显示自家对于这些医匠的诚心,二来也为了尽快的了解此地之病情。随后寻了当地之人,使其领路向着城东而去。天色本来就晚了,再经过这么一折腾,当文丑来到城东的医馆时,夜幕终于降了下来。

夜幕已经降临,这户医馆正是那华佗弟子的暂居之地,文丑使人上前敲门,未等多久,就有一药童开的门来,询问了了来意,当得知文丑什么时,就略显换乱的向着院内跑去,想来是告知这户家主去了。

从敞开的院门可以瞧见,正中的房屋内正点着灯火,说明了这户人家,还不曾休息。果不其然,只那药童小跑到屋内,就从中传出了惊异的呼声,随后从其中走出两三名人物出来,精神很好。那引路之人刚想迈步入院门,文丑制止之,以礼的持立在门外。

“敢问可是平棘文君亲至?下民不曾远迎,还请见谅。”很快,一五十余,身着长袍的人物,当先拱手言道。早前那骑卒曾出言邀请其人,所以知道文丑之名,才有了亲至之说。

“哈哈,鄙人深夜唐突而来,还望唐医不要见怪才是。”文丑亦是回礼道。从那名引导而来的百姓处得知这名医匠,姓唐,家里世代从医,是本县数一数二的医护人家,为人正直,深得县人敬重。

“哎呀,文君不要在门外站着了,真是折煞下民了,快快请进。”得到肯定的回答后,这医匠有些受宠若惊的赶忙请道。这医匠身侧二人,亦是行礼。

“那鄙人就恭敬不如从命了,若有失礼之处,还请唐医担待。”文丑顺势迈步入院,来到那医匠面前,扫了另外两人一眼,心想:“也不知哪位是华佗的弟子。”

“哈哈,想来文君是为李大师而来的吧!”唐医转身看向位于自己左侧的一名医匠,爽朗笑道,还有些自嘲的意味在其中。

这名医匠并不高大,身穿宽袍,头扎赤巾,年约四旬,长得有些清瘦,但是身上自有股凛然之气,使人不敢小视之。

文丑闻听,惊喜笑道:“莫非这位就是李大师?华仙人的弟子?!”

这医匠早上下打量了文丑数遍,只感到此人自有一种威势,确非寻常腐吏,正容拱手开口道:“见过文君,吾乃李当之,正是元化先生之徒也!大师之谓,不敢当也!”

这位李当之却也不俗,于后世的资料来看,华佗一生弟子众多,最出名的就是樊阿、吴普和这李当之三人。樊阿擅长针灸,服用华佗所传授“漆叶青黏散”而活到一百多岁;吴普勤练五禽戏,活到九十多岁仍然耳聪目明,著有《吴普本草》,后世失传;李当之精于草药学,著《李当之本草经》,可惜也失传,只剩几篇还记在《说郛》中。

当然这都不是文丑所能知道的,不过既然是华佗的弟子,那么他对于文丑来说就是不可不得到的人物了。

文丑得到肯定的答复,自然欣喜:“当之,当之,怎不敢当之呢!”这一句话倒是说的巧妙,出于礼节,随后又看向另外一人,询问唐医道:“此人是?”

“此乃劣子‘尚’,亦随吾学医,不过医术不精,不能示人也!”唐医谦虚言道。说话间也就引着文丑来到堂中,灯火通明,众人依次坐定。李当之与文丑均居客位,与唐医父子相对。这是文丑坚持的结果,本来这唐医向着使文丑居于主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