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四章 朝会在继续(2 / 2)


内侍的手心在自己的裤腿上蹭了又蹭,然后迈步走向了大殿之外。

站在大殿的门口,内侍看也不看站在一边等候,满眼望穿秋水的赵怀德,直接朗声说道:“宣,吐蕃,武威郡公,赵怀德觐见!”

“赵怀德,拜见皇上!”

可能是有些紧张,赵怀德还没走进大殿之内,便高声喊了起来。

听到赵怀德的话语,在场的大臣全都忍耐不住,低低地笑了起来。

“咳咳,启禀皇上,武威郡公得见天颜,想必是有些紧张。还请皇上不要治他的不敬之罪。”

一大帮人都笑赵怀德,高俅却是不能跟着他们一起笑的,而且他也并不觉得赵怀德有什么地方值得取笑的。

“嗯!爱卿所言有理。武威郡公,你此次前来所为何事?不要紧张,慢慢讲来便是!”

赵佶身为皇上,也是不能陪着一群臣子笑话外邦来人,沉吟半晌之后,便让赵怀德自己讲了。

“是!皇上!”赵怀德答应了一声,紧跟着稍微直起了身子,恭敬地说道:“我吐蕃乃蛮夷之地,一直仰慕大宋中土文化,奈何吐蕃部族众多,青唐地区广阔,并不是所有的吐蕃人都是这种想法。此一次有人故意借着我们吐蕃所有部族的名号挑衅大宋,怀德感念大宋皇上天恩,却又担心大宋皇上震怒,因此亲来东京汴梁,乞求大宋皇上宽仁为怀!”

“咳咳!”

一番话听得赵佶很是舒服,可是这种时候他不适合直接开口,因此咳嗽了两声,算是给自己的臣子们提个醒。

站在赵挺之身后不远的一个大臣听到赵佶的咳嗽声,走出了班列,朝着赵佶一拱手之后,转身看向了赵怀德,接着说道:“我大宋皇上自然是宽仁为怀,不过尔等下邦小国,就连武威郡公你的爵位也是我大宋封赏的,如此挑衅我大宋天威,只靠武威郡公你一句话就想遮掩过去,恐怕是不大妥当吧?”

“皇上!那些寻衅滋事的首要人物已经在大宋天兵的打击之下全部覆灭,我吐蕃部族愿入大宋为民,还望皇上宽仁为怀!”

终于说道了这句话,赵怀德连忙跪倒,不过心里面已经松了一口气。

“哦?原来是这样吗?”赵佶故意做出一副恍然大悟的样子,装出惊讶的口气,赞叹道:“昨日里高俅跟朕说起来的时候朕还有些不相信,以为他是在有意夸大自己的功劳,可是今天听武威郡公这么一说,却是真让朕刮目相看啊!”

“咳咳!皇上,武威郡公想要迁移部族入我大宋为民,还不知道皇上您的意思……”

重重地咳嗽了两声,高俅阻止了赵佶这种盲目的吹捧。

正事还没有办完,若是任由赵佶这样胡闹下去,那不知道到等到什么时候才能散朝了。那些朝臣们每天上朝早就练出来了,可是高俅这可是头一次,他已经有些站不住了啊!

“嗯嗯!爱卿说的对。那不知依爱卿所言,武威郡公之事应该如何处理啊?”

赵佶答应了两声,紧跟着又将事情踢回到了高俅这边。

“这个……”略一沉吟,高俅瞥了曾布一眼,然后才慢吞吞地开口,说道:“启禀皇上,微臣以为,吐蕃内附乃是一件好事,不过青唐地区总是不便于管理,目前来说,我们还是不宜扩张,如果让吐蕃部族迁移到岭南等地,或许不失为一个好主意。”

“哼!高大人此言可是有些荒谬啊!”

没等着赵佶表态,赵挺之却是站了出来,大声嘲讽着高俅。

“荒谬?下官所言哪里荒谬?请这位大人直言。”

高俅料定赵挺之是没事找事,因此毫不回避,直接跟他对上了。

“岭南那等荒芜之地岂是好去处?到时候吐蕃部族进来看到是那等所在,免不了要再生枝节,那时候造成的损失,可是要比不迁移吐蕃部族还要大上很多啊!”

摆出一副就事论事的模样,赵挺之满脸的忧国忧民,生怕别人不知道他是个忠臣一般。

“赵大人此言差矣,岭南等地只是比较偏僻,我大宋子民所处不多,但是岭南等地却是没有任何问题的,至少比之青唐地区要肥沃不知道多少,又怎么不算个好去处?苏学士曾有诗云: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杨梅次第新。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由此可见,岭南之地并不是不好,只是我们人少而已。”

依旧是刚才那个站在赵挺之身后不远处的大臣,这一次却是反驳起赵挺之的话来。

不过说实话,就算是高俅也没有想到,竟然会有人在朝堂上引用苏轼的诗词,实在是让人难以相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