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一百一十章:回归梁山(1)(2 / 2)

“刘姑娘智谋超群,可算我的智囊。贴身侍卫只是相应职务名称罢了。”晁冲见状解释道。

“这姑娘真是如出水芙蓉般水灵。”

母亲王氏拉起刘慧娘的手仔细端详,点头间蕴含满意的神色。

正在这时,有家丁来报,早饭已经准备好,老爷子让众人前去用饭。

“早饭不是各自在屋里吃么?还要去哪儿?”

晁冲对于这种大户人家的规矩不太明了。

母亲王氏解释道:“你外公比较注重家庭和睦,所以定下规矩,每日清晨家人都要在一起吃饭。既然你也来了,随为娘一起去吧。”

晁冲自然不会拒绝,点头应是。

晁冲搀扶着母亲,刘慧娘与小红鸾跟随身后,一起到了王韶老爷子的住所,在客厅内早一丈方圆的黄花梨木桌上,摆满了各种菜品,一些人已经围桌而坐,互相交谈着。

王家祖籍江西,王韶老爷子少小离家,建功立业之后,便在应天府安家,故而也算是另立门户了,王韶老爷子便是家中始祖,下面三子。

长子王薄,字处平。在应天府担任知府。

次子王厚,字处道。在西军边关,为武胜军节度使,镇守青海。

三子王寀,字辅道。少年神童,青年中举,官居翰林院学士,因病迷惑,得异人传授,醉心神仙道术,辞官回家。

所以这场宴会,除了二舅王厚不在之外,大舅、三舅,大舅母,二舅母,三舅母,以及一些孙辈的表哥、表弟、表姐、表妹,齐聚一堂,看起来颇为热闹。

大舅还有许多小妾,但那些人自然是上不得台面的,王韶老爷子也不允许他们出现。

母亲王氏领着晁冲进来,吸引了众人目光。

“这就是冲儿吗?想不到长这么大了。”大舅王薄笑道。

晁冲上前给长辈们行礼完毕,又与同辈的兄弟姐妹们一一打了招呼。

人靠衣服,马靠鞍。晁冲换上一身华丽的锦袍,立刻显示出神采飞扬来。加上英挺的相貌,惹得众人一阵赞叹。

落座不久,王韶老爷子大踏步而来,居中而坐,原本熙熙攘攘的众人,全部噤若寒蝉,恭敬万分的注释这老爷子举动。

“好重的威势。”晁冲眼睛来回转动观察,不禁赞道。

王韶老爷子对众人环视一周,看到自己的子孙们都来齐了,便点头道:“开饭吧。”

自己先拿起筷子,夹起一口,之后众人才纷纷举起筷子开始行动。

长子王薄陪着小心道:“父亲今日行走铿锵有力,精神远胜往日啊!”

“哈哈哈,都是冲儿这孩子昨日给老夫按摩筋骨半日,感觉神清气爽,一夜好觉,今日清晨也没咳嗽,老夫也感神奇啊。”

王寀笑道:“父亲,我近日炼的丹药也有小成,饭后拿给父亲享用。”

“嗯,孝心可嘉。你不是学那神雷道术么,怎么还研究起炼丹来了?老三,你这半吊子水准练出来的丹,为父敢吃么?”

“这个……我的丹药里加入了很多人参、鹿茸、何首乌、虎骨粉,就算不够神奇,应该也是大补的。”王寀辩解道。

“那还不如直接煮汤、泡茶、冲粉给老夫喝,炼哪门子丹,净学那歪门邪道!”

“父亲教训的是。”王寀喃喃道。

王韶老爷子对儿子期望很高,偏偏老三这个神童却醉心道术,整天研究那些个歪门邪道,异想天开的求那长生不老,结果把大好的天赋都给浪费掉了。

“饭后把丹药拿给我!”王韶随口说道。

“啊?父亲不嫌儿子炼丹之术粗鄙了?”

“那么多好东西,浪费多可惜。老夫不吃,还可以送人么。你学那歪门邪道,老夫不喜。浪费,更不可取。”

王寀点头应是,别看父亲一直斥责他学道,可也从不为难他。

晁冲看着他们父子斗嘴,不禁露出一丝微笑。

王韶见晁冲嘴角带笑,厉声问道:“冲儿为何发笑,莫非觉得老夫说的不对?”

大家族规矩多,老爷子在家中一言九鼎,神一般的存在,平时孙辈成员,在老人跟前都不敢放肆,饭桌上更是谨言慎行,不敢随意搭话。

自从老爷子病重之后,精神经常错乱,脾气越发暴躁,更是让众人小心翼翼,生怕惹怒了老爷子。

今日老爷子突然对晁冲发飙,令众人错愕。那些三代子孙却隐隐暗喜,让这小子不懂规矩,惹怒了爷爷吧。

“笑是开心果,乐是心中佛。孙儿微笑,是因为感觉开心,外公治家有方,家人和睦,气氛融洽。众人围坐一团,其乐融融,我不笑,难道要哭么?外公,你这真是难为我了!”

见到晁冲侃侃而谈,母亲王氏暗自向晁冲示意,摇头,让他不要当着老爷子的面放肆。

“哈哈哈,老夫也觉得今日笑声似乎比平时多了一点,不错,欢乐自当笑出声。”

老人的脸从阴转晴,看向晁冲更加满意。这个外孙气度不凡,从容不迫,而且才思敏捷,更兼有干大事的气魄。虽然现在落草为寇,但谁知将来不能成就一番功业呢?

反观自己的一群孙辈,锦衣玉食长大,没有体会过世事艰辛,没有建功立业的雄心,只是读过那几本书,便自诩才华过人,却没有才情绝艳之辈,终归只能遮蔽祖荫罢了。

想到此处,老人不禁叹了一口气。

“父亲为何叹息?”王薄见父亲又是如此喜怒无常,暗暗思索寻找名医的步伐要加快了。

“无妨,只是想到老夫眼看就七十岁了。七十岁的廉颇尚能领兵拒强秦于关城之外;七十岁的黄忠尚能斩杀夏侯渊于定军山下。为父七十岁却只能空坐家中榻上,养老待死。真是可恨,可恼!”老人转移话题道。

“百无禁忌,百无禁忌!”王寀口念道言,“父亲切莫说这老字,您还春秋鼎盛呢。”

“放屁!老夫身体如何,我比你清楚。不用拿着安慰人的话来劝我。”老爷子有自知之明,早年在战场上暗伤重重,能活到七十岁,已经是赚的了。

“外公言重了。我倒是觉得三舅所言不差。外公您确实还在春秋鼎盛之间!”晁冲微笑道。

众人又是一惊,这早宴上,向来就没有第三代孙辈的发言权,这晁冲却不懂规矩的三番两次插话,而且还用的如此粗陋的拍马匹之术,引得众人纷纷侧目,看他如何收场。

王薄也饶有兴趣的看向自己这个外甥。别人或许不知他的底细,自己身为应天知府,却是知道晁冲在济州府的名号,那可是号称梁山小天王的狂人,心狠手辣,狡诈如狐,满手血腥。

这样一个少年得志的人,心中难免狂傲,不将天下人放在眼里。早宴之上三番两次发言,应该是平时习惯了唯我独尊,却无为人作陪衬的觉悟。

少年郎,还是棱角太明,缺乏磨练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