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七十一章 从张家口到辽州(2 / 2)

“臣斗胆问一句,不知公主殿下怎么说?”

“皇姐说,民为水,社稷为舟,从无人能在沸水上行舟。”

李毅沉默了片刻,勉强笑道:“公主殿下聪颖过人,臣一直觉得如有她陪陛下念书,倒是能相互提点,事半功倍……”

“李毅,此话当真!”小皇帝高兴得一下子从靠垫里跳起来。上次为了淡雪进御书房的事他还同黄启翻脸,被李毅引经据典地训了顿。没想到这次不知吹的什么风,这个在他眼里的朝中第一忠心能臣居然主动提出要姐姐做陪读。

怕李毅反悔,小皇帝顾不上架子也顾不上礼节,逼问道:“当真?果然当真?好,朕立刻派人去把皇姐接来!你到时候可不许又说祖宗有法什么的!”

“不会,当然不会。公主殿下也是与陛下一同托体先帝,关系非比寻常,偶尔破一次例也无妨。”李毅用标准的温厚笑容回答道。

李玉澄欢呼一声,冲过来抱住了李毅。这个大胆到超越君臣和师生的举动让在场所有人都吓了一跳,包括李毅。

“陛,陛下……你这是……”

“你们一直都说朕应当如何如何,这是第一次朕的要求被你们应允了。”李玉澄说话的语气竟有些酸溜溜的,泪花也在眼里打转,“朕是皇帝,该你们听朕的,但朕也知道大家都是为朕好,为大夏好,所以一直忍着。可是……可是朕只想和皇姐多见见面,说说话,这又是什么大逆不道的事了!”

有那么一会儿,李毅打从心底里觉得惭愧。他的本意是软禁那位过于聪明的公主,将这对孪生姐弟间的相互依恋当作镣铐,把她锁在皇宫里。过上几年,宫中便会多一位贤良淑德的长公主,少一个眼光犀利的皇姐。

任何有可能干扰他玩扯线木偶游戏的人都应当被清除掉。

但他刻意的接近,在李玉澄看来却是第一个主动关心他的人。小皇帝父母早亡,亲戚都在各地的食邑里,没有奉召不准离开,皇宫的富丽堂皇之下却是无边的孤寂。不知不觉间,李玉澄对这个年轻的老师产生了些介于兄长和父亲之间的仰慕。

李毅的感动只持续了几秒钟。他不会为了这么些廉价的同情放弃对权势的追求。前阵子夺取燕州的失败让他意识到自己并不像自己所想像的那么强势。好在对方投鼠忌器,倒帮着遮掩了。而现在手头能用的王牌只剩下一张,那就是小皇帝。挟天子以令诸侯,让和他一样追求权势的人相互拆台,自己只要在朝中以四两拨千斤的方式搞好平衡,这个实权皇帝的角色就能一直扮演下去。

至少李毅是当真这么认为的。

“挟天子以令诸侯这等事决不可能发生,张将军不必多虑。王爷现在不方便抽身,一旦回到朝中,他这中书令可不是白做的。区区几个浑水摸鱼之辈,成不了大事。”刘大山现在俨然是导游兼助理,跟在张松身边解释一些常识性的东西,顺便替他打点各处官府。

一支陌生旗号的万人骑军过境,没有官员会不紧张。苏合人的军队是不用说了,就像蝗虫一样到哪儿哪儿遭殃。但朝廷的兵马也好不了多少,所到之处天高三尺,空屋无数。禁军尚能靠着条令约束一下,那些各地的府兵乡勇一旦离开自己的家乡,完全是一副不拿白不拿的嘴脸。地方官管又管不着,只能在事后找朝中的关系弹劾,弄得文武之间长期不和。

可是这支远看都一副杀气腾腾的军队却出奇的太平。那些明显有着游牧民特征的骑兵只走官道,连一只马蹄都不会踏进两边的农田。到了晚上,他们竟然没有进村庄把居民赶跑占房子,而是找片了空地,画好营盘、安排哨戒后就搭起帐篷。

“还真没见过这样的军爷!”当附近的农人拿着军需官买菜支付的金银,嘴巴半天合不拢。这附近来来往往的,这几年少说也有过七八支队伍,可有谁买东西时付过钱了?不用刀子结账就算是老百姓烧了高香。

“军爷,”菜农抖抖索索地叫住军需官,见骑着高头大马的胡人又站到自己面前,不禁缩了几寸,颤声道,“军……军爷,那个……您给的多了。这么些自家种的菜,不值钱,有几十个制钱就够了。”

回鹘军需官听得懂汉语,笑着推回菜农手中那颗银豆:“不多。我们买了你两亩地里所有的白菜,按照这附近的市场价该给四百六十个铜钱;我们借了你的磨坊和驴子两天,该给三十个铜钱。另外你替我们游说其他人供货,也算是为我们出了工,该给五十个铜钱。按照现在的粮食价格,一两银子相当于六百个铜钱。因此给你这四钱多银子一点都没多算,放心收着吧,这是你的正当所得。”

说是这么说,菜农捧着相当于他大半年收入的这颗银豆,用最传统的方式表达了自己的激动。

军需官忙扶起要磕头的菜农,正色道:“我们军长特别关照过,除了敌人,我们军人不能接受跪拜。”

“什么?”菜农有些没听懂。跪拜是小老百姓的处世之道。向着官吏军汉跪下来,磕几个头,有灾的消灾,没灾的当是求神买平安。那些受了他们大礼的也没什么不好意思。

军需官费劲地组织着和本职工作关系不大的汉语词汇:“是这样,你们是盟友,由我们提供保护是应该的。跪拜象征屈服,我们不需要。除非你是我们的敌人。明白吗?我们是同一阵线,是平等的,付钱买你东西,价格公道。如果是敌人的话,我们会杀掉他,抢走所有能抢的。”

菜农算是有些明白了。刚开始膨胀的感激又让位给了畏惧:“军……军爷,小民斗胆,敢问谁是你们的敌人?”

“苏合。目前是他们。以后就说不准了。军长……天可汗答应要带着我们到西方的尽头,给我们土地。这一路上少不了打仗的。只要军长说谁是敌人,那我们就会把它彻底打垮。”

从张家口到燕州的五百里地,然后是燕州到辽州的近千里,这样的情形一再发生。留下了不扰民的好名声的同时,关于这支军队的传闻也被添油加醋后传了开去。尤其是当燕州附近的百姓知道国防军就是化解苏合南侵危机的“恶鬼将军”部下时,又是害怕又是好奇。

很多村镇都是沿官道而建,又没有其他足够宽阔的道路可供万人骑军通过,张松他们每次不得已经过村庄时,两旁家家户户门窗紧闭,却在外面放着香案和慰劳品。而门窗之后,是一双双兴奋的眼睛。

“刘校尉,我们就那么吓人么?”有一次张松实在受不了这种奇特的“夹道欢迎”,苦笑着问刘大山道。

你们个个全副刀弓,队里又有许多胡人,当然吓人了――这句话刘大山差点脱口而出。他赶紧找个理由搪塞:“老百姓没见过世面。张将军别和他们一般见识。贵军军容鼎盛,不容侮慢,也难怪百姓不敢近前。”

张松点点头,认可了这个解释:“我们军长也说过,到了大夏别和老百姓太热乎。军民之间保持界线比较好。毕竟我们都是杀过人的,和安稳过日子的平民不是一条道上。”

刘大山趁这机会问道:“张将军,一直听你提起‘军长’,可否为末将引荐一下?早就听闻蓟县伯战功卓绝,乃当世英豪,不知何时能一睹英姿?”

“这你可难住我老张了。”张松无奈地叹口气,“说实在的,他在哪儿,我都不知道。没办法,快点开打吧。有战争的地方一定会有我们军长出现。”

本书首发http:\/\/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