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二章 暌违已久的会面(2 / 2)

刘大山也听着好笑。大夏一营为五百人。齐楚手下来来往往就是这么几个,估计还不满编。这张松,自己和一干高官可是见识过他统帅万人骑军威风八面的样子。当初在辽州还让晋王率文武出城相迎,给足了面子。此时居然成了个从七品的芝麻绿豆小官。幸亏这支军队有自己的一套做派,否则按照大夏军队规模对应的官职来算,相当于将张松连降了六级。这黑锅可背得不轻。

武将们倒还好,知道这几人中除了站在最后的耶律宏和阿史那哲伦是普通亲卫,其余几个都是拉出队伍能让昔只兀惕都抖三抖的狠角色。国防军的官衔得看他们肩上的金银星和条条杠杠,这在镇守边关的军队中已经是一种常识。

但文官们却不具备这种有着地域限定的常识。费泗等少部分人自然是熟悉兵事,那些应晋王之召刚来这儿没多久的高官们一听,骠骑将军?不错,正四品,值得结交。致勇校尉?年轻有为,从五品,值得结交。彰武校尉?得了吧,从七品,也敢在这儿开口说话。

张松是个精细人,发觉自己话一出口,看来的眼神就变得有些不一样。心中忍不住开始对那些衣着光鲜,目光却和老鼠有一拼的高官们轻蔑地啐了一口。

晋王此刻的心情可说是惊喜。惊是自然的,这么一支桀骜不驯的军队突然间变得知书达理,随便想想都觉得蹊跷。但既然对方肯在场面上给足大夏脸面,事情说不定还有转机。毕竟对于李雪鳞的各种评价里,狠毒也罢、狡诈也罢、心怀不轨也罢,就是没有说他愚昧的。这人是个鬼灵精,对于实效的追求几乎到了走火入魔的地步,为此牺牲点面子也算不得什么。而大夏作为一个疆域广大、阶层和民族众多的帝国,很多时候面子远比一两个州县重要得多。

按照现在时髦的话来说,李雪鳞和晋王双方的供需正好互补,属于合作就能双赢的局面。

既然李雪鳞摆明了先公后私,先面子后里子的行事顺序,晋王也乐得配合他演这出戏。他可不是为了撑场面才找来这么多高官。但要是没让他们看到该看的东西,已经打算好的下一步安排可就有些麻烦。

“李将军远来辛苦!来人,看座。”

“谢王爷。末将不敢在各位大人面前造次。末将戍守偏远,来不及置办衣甲便来造次已属冒犯,岂敢再失礼于诸位大人之前。”

“无妨无妨,你不是外人。你的苦衷孤王和在座之人也都理会得,这儿没人会计较你不敬。来人,快给蓟县伯看座!”

“如此,末将恭敬不如从命。谢王爷。”

如果不是那身有点嚣张的衣服,如果不是那副挺胸收腹的卓然鹤立,这段对话简直挑不出一点毛病。

如果真要鸡蛋里找骨头的话,晋王明显的回护之意恐怕要算一个。

“李将军此来所为何事?先前赤麒军一战剿灭苏合辽东部,武功盖绝,可说是为大夏立下了不世奇功。孤王正想着要如何封赏你们――李将军可是等不及了,当面来向孤王讨赏的?”晋王说完,捋着胡子,眯起眼看着李雪鳞。

李雪鳞没往坑里跳。神态恭敬,语气却颇为自信地说道:“此战得胜,可保得大夏东北三十年平安,西北十年无忧。如此,除乌斯藏与西征苏合部,大夏北境已无外患。”

短短两三句对话,几乎所有人都听得矫舌不下。晋王的问话已经暗藏机窍――李雪鳞若是应了,则显得厚颜无耻且不合常理,大可按照处理玩笑的方式一笑置之,挫挫他的锐气。李雪鳞若是不应,则等于自己推掉了封赏,日后就算再想讨要,在底气上便不足,预定目标要打个大大的折扣。

更何况这类问题从古到今的标准答案向来是:“我们能取得今天的胜利,首先要感谢皇帝陛下的英明领导,感谢晋王爷的正确决策,感谢有关部门的各位大人提供协助,还要感谢所有普通士兵的无私奉献……”一长串之后才能略略带到自己,最好是谦虚一下,连自己的功劳都抹杀掉。反正中国传统的文化体系崇尚他人评判,对于自我评价一向是可有可无。

晋王问得诡诈,李雪鳞回得也是绝妙。乍一听,似乎是在表功,当然,表的是实实在在,谁都否认不了的功劳。但仔细一思量,最后那句话却是奥妙无穷。“大夏北境已无外患?”这支对内称国防军,对外称赤麒军的部队该怎么算?

往好处想,这等于是在变相效忠,希望永为大夏藩篱的意思。不过客观效果却是钉住了阵脚,让大夏这边拉不下脸在北方划一条三八线。至少此言一出,今晚这场闹哄哄的谈判上晋王便不能用对待潜在敌人的立场来试探底线。

刘云峰如他的名字一样,看得像是在云里雾里。无论晋王倾向哪边,一开场的立威――或者说得好听点,叫“掌握话语主动权”――总是要做的。可这才说了几句话,居然气氛变得越来越融洽。那面对面的两人,一个穿着不知哪儿风俗的皮衣服,一个穿着紫袍外罩金色棉甲,在跨越时空的背景下谈的是这个时代当前热门的话题。而且越谈越深入。

燕州督军洪飞扬啧了一声,对刺史费泗耳语道:“蓟县伯不简单!现在就算有人想排挤他也得先过晋王爷这一关。若是当面拉下脸来指责他图谋不轨,看这架势还真不知道晋王爷会帮谁。”

费泗点点头,用只有自己听得见得声音说道:“怪不得!怪不得朝中那人会怕他到如此地步!”

在场的很多人都活到了李雪鳞西征归来的时候。他们在那时才意识到,自己在天兴五年十月初一,于燕州刺史府不大的正厅里所听到的谈话,是华夏乃至整个世界历史翻开新一页的标志。

令很多写演义的小说家意外的是,那番只持续了一个多小时的奇妙对话是从平淡无奇的汇报战况开始。

本书首发http:\/\/br>*注:松江棉布在宋朝已经达到较高的织造水平,有着“衣被天下”的美誉。

*注:中国古代的毛纺织技术最早见于陕西半坡文明,但直到近代引入机械织造,新疆西域地区的水平要高于中原。以当时的能力,可以小批量生产接近于现代标准的毛呢了。

*注:参照中世纪瑞士雇佣军的装束。

*注:意大利顶级男鞋品牌。不久前刚登陆上海。很漂亮,很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