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一百八十二章 三十万贯全花掉(2 / 2)


毕老头听孙女一说,也反应过来了,看向张小宝和王鹃说道:“对呀,你们家为了把修桥的钱赚回来,竟然想到这样的办法,太不象话了,小宝,那要是大水呢?你能保证长江这个地段以后一直都不水?”

“赚不到十万贯,我家准备从6州那里运好木头的家具过来,运费不是钱?水就不用担心了,这条用来引流的河不会再堵上,起到一个分流的作用,真水的话,那就让水继续冲农田。

损失的钱由酒楼来出,只会把这条引流河给填窄,到时候用铁索再连出一座桥来,让修建酒楼的那个地方成为江心岛,找工匠问过了,说是能成。”

张小宝连忙抱屈。

毕老头这下就不说张王两家赚钱的事情了,转而问道:“酒楼赚的钱算谁的?”

“当然算望江县的了,名字都起好了,鹃鹃起的,叫望江楼,还写了一个对子的上联呢,望江楼,望江流,望江楼上望江流。江楼千古,江流千古,怎样?”

这是张小宝唯一能够记住的几个对联中的一个,不容易啊,以前没经上过学,可算有机会拿出来显了。

毕老头和姚老头不知道啊,还以为是张小宝自己想出来的句子呢,不错,要是再有一个对仗的下句就更好了。

被张小宝这么一说,周围凡是能够理解在如此酒楼中吃饭时的感受的人都幻想了起来。

这个时候王鹃的弟弟也眨动大眼睛,在旁边口齿不清地学着张小宝的话说道:“望江楼,望江流,望江楼上望江流。江楼千古,江流千古,怎样?”

王鹃没想到平时不怎么爱说话的弟弟竟然记性如此好,把张小宝的话给记住了,惊讶中抱起来使劲地亲了一口。

毕老头也看了眼王鹃的弟弟,为王家高兴,至于这么小就能记下长句子则没有太多的想法,有张小宝和王鹃两个天才比着,别的娃子很难再过。

姚老头此时说话了。

“这个句子应该还有下一句,望江县把钱收了,那收上来的钱又如何算?给当地的百姓分了?”

“下一句等别人来想吧,收上来的钱只会拿出一小部分用在基础维护上,还要留出来一部分,到时候真冲了农田,好补偿,剩下的钱就当成望江县的税收,交到舒州府,再由舒州府继续上交,”

王鹃放下弟弟代替张小宝给解释。

“那当地的百姓就得不到好处了?”姚老头一时没转过这个弯,又问。

王鹃再答:“怎么能没好处,酒楼需要大量的人来做事情,市场维护也一样,只要望江县的官员不出问题,那望江县的百姓就能一代代地享受到这个好处了,我们家不参与进来,将来这里是好是坏,就看朝廷派什么样的官员了。”

姚老头这回反应过来了,想想,说道:“你们家给朝廷出难题了,财帛动人心呐!还不如你家参与进来呢。”

“不怕,李郡王可是在这里呢,收上来的钱就有他一部分,谁敢捣乱,他会出手。”毕老头想的透彻,接触的时间长了,他知道李珣是什么样的人,在舒州得到的钱,想来最后一定也会用在舒州。

事情问清楚了,最后成不与不成,那就不是三个老头给***心的了,把领来的三个娃子留下,三个人就准备去陪吃。

相继上车,车刚刚走起来的时候,毕老头突然从窗户那里伸出头来,对着张小宝喊道:“小宝,差点忘了一件事,你家答应上交的方子可不能再拖了,等我回来就选一个吧。”

张小宝以为毕老头把这事儿忘了呢,没想到老头子记性也不错,还惦记着呢,无奈地点点头,挥手作别,转过头来,对站在水泡子边的几个人说道:“钓鱼,继续钓鱼。”

“钓鱼能钓出来方子吗?”馨儿看爷爷走了,高兴不已,听到张小宝的话问了一句。

“钓鱼钓方子?对呀,就是这样,不用再拿出原来的好东西了,快钓,钓到了之后看看鱼肚子里面有什么纸条什么的。”

张小宝眼睛一亮,点头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