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八百四十一章 朝堂政策读出来(2 / 2)


他二人本事怎样相信卿等俱知,遇滔天之灾,他二人携手顽强所对;遇兵祸,他二人笑言不断,挥手即解;说钱财不足,他二人寥指江山,点石成金。不管遇到什么事情,朕没见他二人怕过,至于你们的弹劾,对他二人来说,乃玩笑尔。

但每每说起今日说议之事,他二人必面现严肃,偶露惶惶之色,与朕言语间多有叹息,无不说明,此事对二人造成的压力远远大于前几者,其几者之和都不如此一事严重。

这还不够吗?这还不能说明问题吗?在一片繁华的背后究竟隐藏了什么东西,让他二人怕成这样?你们觉得天下还有什么事情可让他们惶恐?”

李隆基的话音落下,含元殿上不停地响起吸气的声音,暖暖的阳光照耀之下,群臣一阵阵感到身体冷。

他们一直都知道张小宝和王鹃强,那是一种浸透在灵魂中的强,从来不见他们怕过什么,任何的困难到他们的面前都可随手而解。上知天文、下通地理、中间懂格物,无论是琴棋书画还是诗词歌赋。不管是农耕匠事还是买卖行商,为官能行政布化,为将则开疆拓土,战物不胜、攻无不克,几乎就是无敌了。

这样的人居然也会害怕,能让他们害怕的事情,别人谁敢不害怕?可是现在明明看上去很好。没什么太大的问题,怎就把他们吓成这样。

“永诚兄,不知你可晓得?”宰相宋璟出声询问。他问的是张忠,人家毕竟是张小宝的父亲,想来平时接触的多。

别人的目光同时转移到张忠的身上。

张忠考虑考虑。郑重地说道:“小宝和鹃鹃曾有言,我大唐不怕灾祸,灾祸,无非重建家园,也不怕刀兵,战起便以命相搏,只要民心相向,只要团结一心,就没有过不去的坎儿。

他们怕的是人心涣散。仕不为其政,而以公谋私;农不耕其田。而夺工之职;工不学其精,而以次充好;商不通其货,而囤积炒价;师不正其表,而因利选生;医不承其德,而由钱分患。

一旦现在不控制住。到那时再想改变,难啦,到时候从谁开始动手?难道还能杀尽天下人?需要用多少年的时间去转变已经失去了精神支柱的民族?用什么手段可以挽回原本拥有的灵魂?

那样的国家不是文明,是金钱的奴隶。所以小宝和鹃鹃一直为此事操心,他们需要在展的过程中选择好平衡点,而此刻。就需要诸位一同帮忙把这个点先定下来,以后的点以后再说。”

张忠说完,用真诚的眼神看向一个个殿中的同僚,有的人向他点头,有的人用坚定的目光回应,还有的低头深思。

过了一会儿,李隆基吩咐道:“继续念。”

这时没人再反对,大家都被张忠说出来的事情吓住了。

读报的人深吸口气,再次念道:“第二条政令,大唐钱庄一次性降低贷款利息百分之十,降低存储利息百分之十,储备金率降低百分之二十,动用内帑。

凡手工业者,其组成部分劳作人员过百人而低于五百人者,可享受钱庄一次性三千贯贷款政策;组成者五百人以上至一千以下者,可享受钱庄一次性一万贯贷款政策;一千人以上者,可按其展计划要求或者二十万贯以下的贷款,并可后期增加贷款数额。”

群臣知道,这是张小宝开始钱了,让大唐存钱的百姓把钱拿出来花,同时又鼓励手工业相互之间进行吞并,后果嘛,有很多种,但最直接的后果是货币贬值,哪怕国家没有增加货币行量。

宋璟考虑一下,来到李隆基的近前,小声问道:“陛下,让货币贬值好吗?”

他问的声音小,但前面是话筒,问完,所有人全听到了。使宋璟一愣,无奈地叹息一声。

李隆基笑了,微摇头:“没事儿,这是软性贬值,也叫暂时性贬值,只要朝廷不突然加的货币的行,就不用担心货币不值钱,因为这是一个循环的过程。

你担心的贬值是从货币流通环节中的税收中产生的,每一次花钱和赚钱的过程中要有税收产生,你怕朝廷钱多了之后短时间内进行花消,造成实际物质的生产增长度跟不上货币突然花掉的度,从而形成货币贬值,是不是?”

宋璟点头:“是的,而且这么做的话,百姓把钱从钱庄取出去,突击消费,也会让东西价格上升,物贵则钱贱,钱还能重新回来?”

“当然,这是小问题,小宝根本不在乎。宋卿可知道物资的获取主要渠道是什么吗?”李隆基这时觉得自己可以当老师了,当初他可是追着小宝问好长时间才弄清楚的。

旁边站着的高力士也眼中带笑,他当时同样跟着学,还有武惠妃,不学不知道,学了之后才现,会的越多自己就越无知,以前那种从书上看到的历史上各个朝代的变法,手段和目的性以及执行能力跟小宝比起来差远了,当是天壤之别,小宝玩经济玩到了‘道’的高度。

也不晓得到何时现在学习的人才能把小宝的经济学问全部学到手,并且继续精进。

宋璟作为一个宰相,本事还是不小的。听到皇上问,马上回答:“陛下,可是土地的出产与矿物的挖采?”

“你说的只是一部分,还有。”李隆基眯起眼睛,说道。

“还有?还有就是从外面把东西运回来,这个最直接。”宋璟说道。

“那是怎么运呢?运的过程中你怎么保证在付出成本与盈利之间物资或货币流动中不使本国货币贬值呢?”李隆基再问,他要表现出自己的专业性。

宋璟后悔了。后悔最近一段时间没好好研究张小宝写的只在上层流动,一般人别想看到。不是怕别人看到学会,而是怕他们学的半吊子水平瞎去运作,到时候张小宝还得回头收拾烂摊子。

比如某个自认聪明的人看了书之后。开始玩现金流,通过各种手段收纳资金,然后运作过程中某个环节出现问题,从而资金链段开,全赔下去。张小宝可不想给自己添这样的麻烦。

宋璟决定回过头好好学学,不然在总被皇上当其他人的面问住,脸上无光啊。

“臣觉得可以通过武力解决,使与外面交易的性质不那么公平,从而用低成本物资换去高利润的物资。”宋璟犹豫了一下,硬着头皮回答。

“你这是强盗思维。是没本事的表现,那你就直说像小宝和鹃鹃那样,连换都不换,靠军队打过去抢。”李隆基被宋璟的话给说乐了。

“还请陛下教臣。”宋璟顺着话说。

“好,朕就教教你。让你平时不好好学,你方才说的都对,但最关键的问题没说,关键之处在于生产技术的产生与应用,无论是田间种植,还是矿山挖掘。或者是跟外面进行交换,都需要技术支撑。

田间的问题给司农寺,挖掘工具的更新给工部,对外交换也是工部的事情,想要降低交换时的物资本身实际成本,就要增加它的技术成本。

比如说镜子,你说镜子值多少钱?它的原料和加工,巴掌大的镜子连文钱都不到,但我们可以在外面交换的时候,赋予它十贯的价值。

这就是技术所带来的成本优势,你没有技术,就只能承认人家的成本,你想拥有,人家说多少钱就是多少钱。

所以,咱们大唐赚来的税收啊,可以一部分专门拨付给技术研究部门,一部分用来基础建设,比如说修路,路修好了,自然货物流动过程中的成本降低了。

比如你运一车大米,派五个人,路不好,你走上几个月,估计那车大米被你们吃掉之后,你们依旧活活饿死,你那五个人浪费的时间过程其实就是非产出性消耗,我还不如不要一车粮食,让五个人找地方用去养鸡。”

李隆基一边比画着一边说。

“那不对呀。”宋璟琢磨琢磨,摇头:“陛下您看啊,地里出产粮食,需要人去种,你不种自然有别人种,地就那些,在技术相同的情况下,不需要你作为种地的劳动力,你去种地不也是浪费吗?养鸡同样如此,鸡需要吃东西,不管吃什么,都要消耗本地的资源,资源仅仅是在循环,而没有增加,不如从外面得到的东西那样。”

“你这个想法不对,资源确实在循环,但是我们平时并没有把所有的资源利用上,比如养鸡,不养的话,你能完全利用上用以养鸡的那一个地方的土地山林资源?

而且这个资源是增加的,比如说阳光,还有风,一个地方增加的就是阳光资源,你不用它也存在,到时候会浪费掉,阳光的资源最直接的体现地方就是植物生长。

还有水资源,云把雨从别的地方带到我大唐,落下来,你不用它,它就流海里去了,你何不把它囤积起来,然后养鱼呢?

再说风资源,这个现在不好利用,技术跟不上,比如说风里电机,出电可以照明,你要是觉得照明没有用,人只是看书的话,那么你应该想到它代替了蜡烛,蜡烛就留下来了。还有加热,比如说冬天孵化小鸡,你用电孵化不就是节省其他资源吗?”

李隆基开始给宋璟举例子,其实他说到后面的时候宋璟已经知道了,但不好打断他的话,皇上好不容易教你一次,你不得认真听完啊?

“臣受教。”宋璟见陛下停口,开始喝茶水,立即恭敬地说道。

李隆基很自得地点点头,对念报的人吩咐:“继续读,今天有不少政策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