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八百六十章 交流过后心情好(2 / 2)

要是现某块土地种豆子和麦子、稻子产量比国内高许多,同样能种一种,到时候榨油、酿酒,运回来价钱跟本地差不多,利润就大了,因为不收税啊。”

小贝见人家不提条件,显得有点不好意思,跟着多介绍两句。

她一介绍,李小刚反而来了兴趣,问:“小贝,运回来的话,运费不少吧?”

“没多少,先走河,正好顺流,接着到海里,一个船上不需要太多的人手忙碌,来回一次无非耽误点时间而已,豆油和酒储存起来的时间长,不会坏掉。其实只要不是马上脱壳的稻子和麦子,随意放上两三年没问题,都不必采用专门的储存方式。

在那边需要大唐的东西,只要不是非常着急,不需要用6路运输,一点点生活用品而已,一船能装好多。咱有蒸汽机动力。

而且就算咱们不想运输,船也要一队队地过去,我们都听哥哥姐姐说好的,无论是多食还是印度那一堆国家,我们尽量采用水运。”

小贝解决了一个合同的问题,很高兴,于是便多透露出点内容,一般人可了解不到。

“那……”

“你还问什么?签合同就完事儿了。”宋大康看李小刚还要问,略带不耐烦的神态说道。

“我不问合同,我想多了解一下自己不知道的还不成?往日里你能接触到小贝他们说的情况?学问啊,要多听多看多想,对不对小贝,你家的酒真好喝。”李小刚回瞪宋大康一眼,又朝小贝笑着问。

他确实报着多听点关键消息的心思,以前可不知道小宝跟鹃鹃想要人到那边开牧场,更不晓得居然是免税的,至于为什么是加强水运而不是6路,得再问。

小贝没有马上回答李小刚的话,招招手,把服侍在旁边的内院叫到身边,小声交流几句,而后对内院点头,扭回身,给李小刚露出一个灿烂的笑容,道:“好啊,问吧,刚才我问我东胜,知道什么话能说什么话不可以说。”

这一刻无论是宋大康还是李小刚都从内心里喜欢上小贝了,别看人家笑,做事情很稳重,甚至不忌讳自己两个外人,坦诚说她有事情也得先问内院,也就是说她暴露了她同样受管制的事实。

一般的小孩子可不是这样,带家中的下人出去,别说主动询问下人什么话能说,什么话不可以说,即使是下人提醒都会不高兴。

“可惜呀。生的不好。”李小刚动静很小地嘀咕一句。

宋大康听见,摇摇头,心说你教的也比不上人家,你知道我过来谈合作是怎么回事儿?等回去再告诉你,让你长长见识。

“你不是要问么,现在问吧。”宋大康也想听听,但没考虑好要问啥。

李小刚沉吟一下,他得考虑好,不能直接问军事行动,也不能问大唐的后勤缺陷。那样别人想不往其他地方想都不行。

考虑了一小会儿,李小刚问道:“为什么不用6路?从之前的突厥那里,不是可以很容易到达多食吗?然后就有了多食人为他们自己的物资流通和统治时军队派出方便而修的路。”

“6路用什么运?”小贝反问。

“牲口。”李小刚答的痛快。

小贝摆手:“牲口用来运输不如用以耕种,咱国内的物流都不够呢,还要向外送?船则方便许多,不能用船去耕种对不?船无法达到国内的任何一个对方,对不?

用牲口走6路去向那边运输,在物流资源运用方面没问题,谁都挑不出毛病。然。然啊,然那个按照国内所有资源分配上来看。必然造成运输和劳力资源配比不合理的问题,是不是?”

李小刚吃惊地望向小贝,又转头看看同样惊讶的宋大康,两个人很有灵犀的同时想到一个事情,面前的是孩子吗?张口说出来的话太吓人了。

小贝不管他们咋想,继续说道:“还有两个问题,其实可以说是一个问题,那就是使用船只运输的好处是能够不段培养船长与船员,还有造船业的展。

他们变强之后。能够造出更好的船,能够把船行出更远的距离,能够早操作的时候减小失误,熟练工在任何行业中都是宝贝的存在。

下面是另一个主要问题,6路我们有牲口随时能占,但6地上不好走啊,有山有水有沼泽什么的。以后侵略别,哦不是,是以后跟其他地方进行商贸往来与军事交流的时候,更多的还是需要海军。错,是海洋运输行业支撑。

哥哥姐姐说有不少地方6地通不过去,全是海水,那现在不得好好考虑将来?比如说我家派人到很远很远地方带回来的种子,仅仅是一小部分,也过海了,很冷,过的地方。

如果我们的船队要是够厉害,可以直接穿过一片大海,达到那里,把更多的东西带回来,甚至可以派人到那边轮换着开,呆个一两年就回来,不仅仅长见识,还能锻炼人。”

宋大康和李小刚已经听傻了,连连点头,跟学生听老师讲课似的,某一瞬间,他们选择性忽略小贝的年龄。

长见识,真长见识,原来一个水运竟然涉及到好多事情,果真是站的高度不一样,考虑问题时的角度也不一样。

难道平时小宝和鹃鹃就向弟弟妹妹们灌输这些东西?也不怕把孩子给累到,如此的算计,许多朝廷的官员都想不到吧?

“那……那怎不让人在别处多呆几年?就如你刚才所说,经常用船,可以促进船业的展,别人在其他地方多呆几年,岂不是对当地更了解?”宋大康跟着问一句。

“怕**呗,走船走好几个月才过去,过去一批人,其实叫殖民,他们在当地时间久了,更当地土著的关系好了,又得到了一部分大唐的技术,心中难免会觉得离这么远还要听那边的话不合算的想法,一冲动,他们**了。”

小贝解释缘故。

“敢**就打。”李小刚狠声说道。

“闲的?给别人一个犯错的机会,本身就是在犯错,制度的完善,其实正是减少民众自身面对诱惑时的犯罪可能,对吧?你不能总想着让别人自觉。

就像贷款的事情,刚才我已经让人调查过,宋东家其实能从钱庄贷到钱,而且份额还不少呢,即使没有任何抵押品,也可以直接贷到四千贯。

凭什么?就凭他多年前开始给朝阳行动投钱,就凭他修桥补路。按哥哥的说法,是,一个有社会责任心的人,他本身就具备了一定的信誉。

所以我一直想要地方的商人把学堂撑起来,然后给他们好处。现在看着是利益的交换,等时间久了,会逐渐养成一个习惯。不愿意花这份钱的商人,我是很难过的,但我不可能去抓他们治罪,人家没犯错,我只能通过其他福利来诱使商人去投钱。”

小贝说完此番话,又想起一些个地方的商人说死不给学堂花钱的事情,像大人一样叹口气,脸上尽显无奈。虽然她叹气的时候怎么看都让人觉得很可爱。

宋大康和李小刚看着小贝可爱的模样却一点高兴不起来。

李小刚又喝了一杯酒,愤愤地说道:“有部分商人就是不懂事儿,他们只考虑到朝廷给划个规矩,他们不破坏规矩就行,至于多付出,那不行。

按我说是傻,大康给学堂投钱,他是真喜欢孩子。我也投,但我可不是喜欢孩子。我只喜欢我家的孩子,我投钱是为了显摆。让别人看看,我买卖做的大,做的好,我有钱,你说你赚大钱,衣锦还乡的,你难道不给别人点好处?

村子里有钱的人还知道修个好的房子,我赚钱,我给学堂投点钱。不是比只给自己修房子更能得到别人称好?我都不说贷款的事情,我就说我给学堂钱,有天我家出点事,谁拿了我的好处不得使使力啊?”

换成小贝点头,小远他们一样吃惊,人家的想法实在是太朴实了,我今天花钱让你孩子上学。明天我孩子摔了你得给我背回来,你欠我的,很典型的挟恩图报思想,但你说他错吧。他还真没错,因为他先施恩了,你得到人家好处,你不得报答人家?

一种社会行为方面的单纯利益交换,简单、实在,又一直在产生作用。所以人才对忘恩负义和恩将仇报的行为非常痛恨。

“好吧,我支持你继续这样想,殖民的问题你清楚了,还有啥要问的没,过了这个村可就没有这个店了,我们不可能每次都跟你说的哦。”

小贝又向宋大康二人询问,今天心情不错,多说说,只要不把真正需要保密的事情说出来就行。

“我没了。”宋大康想的不多,他比李小刚要更‘傻’一点。但他赶上好时候,换一个时代他的那点狗早完了。

“我有。”李小刚坐端正:“我问的是,你们只考虑到殖民造反的情况,那怎么做,才能够又杜绝很远地方的人造反,又能够在那里取得更大的利益呢?”

“啊~?它涉及到科技技术研究和应用方面,现在你看到的是蒸汽机的船,以后不仅仅有船,还……还有什么不能告诉你,反正是以后想从大唐去那边,不需要几个月,几天就行。

殖民在当地的居留时间,取决于两地的来往时间,取决于殖民地方的军事技术和大唐军事技术的差距,取决于当时是否有了全面的社会展基础,包括货币体系。”

小贝再次解释,她其实很想说的更多,但她就记住这点,平时听哥哥姐姐如闲聊一样的说话,其实仔细听,内中含义多多啊。

李小刚正听到什么比船更好的时候,突然人家绕过去了,很难受,但接受,显然那要说出来的话不适合自己听。

看看酒杯中的酒,李小刚摇头:“我没问题了,既然是合作到别的地方开牧场,用不用我多少几个人?他们家中都有买卖。”

小贝没马上回答,而是跟其他人凑在一起小声商量,一刻钟之后,当李小刚喝的有点迷糊,小贝重新坐好,说道:“不用,我们不可以占太多资源,我们的身份不允许,我们能做的是先过去,给别人打个样儿出来,但我们不能垄断。”

“那你们还有别的事情需要我们做?”李小刚想近一步搞好关系。

“你们?你家养牲口的是吧?”小贝问,见对方点头,便高兴地说道:“有,养牲口实在是太好了,明天……不,今天晚上,你把你家的养殖的技术人员叫过来,到我家酒楼去,我有事让他们做。”

“我呢?”宋大康跟着问。

“你……你把你的狗养好,估计还有三个月,或者是五个月左右,你家正好能让狗狗再繁殖一次,别怕花钱,我给你,狗越多越好,人毕竟忙不过来。”小贝又给宋大康下达指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