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一百零七章:才名远扬(2 / 2)


“唉,早十年给我这个系统,我也能像别的小说主角一样,来一个种田流三国啊!”

……

话说另一边,卫觊急急忙忙地赶到了卫叙的房间,还没进去,就闻到了一股中草药的味道。

大门打开,露出一张知性美丽,落落大方的女子容颜。

此时,她正端着一个盆,皓腕卷轻纱,露出那纤纤玉手,端的一个风姿卓越,体态端庄。

可惜的是,白皙的小脸上,挂着一丝抹不去的阴霾,似是憔悴万分,更令人望之生怜。

“大哥?”俏女子不确定地问到。

卫觊回过神来,连呼失礼,侧过头方才问到:“可是昭姬弟妹?”

“真是大哥,大哥,你终于回来了!”蔡琰喜上眉梢。

“仲道……他还好吗?”卫觊问到。

蔡琰回身看了一下轻纱隔绝的屋内,挤出一个笑容道:“谢过大哥关怀,近几日,仲道的气色倒是好了不少。”

“哦?当真?”卫觊一喜。

蔡琰将水盆交给下人,娥首轻点道:“不敢相瞒,这两日,公爹送来一册诗赋,仲道醒时曾翻阅过,谓之大善,情绪稍显高昂,醒转的时间也多了几分,醒来之时,便要求品读那册诗赋!”

“哦?竟有此事!”卫觊步入屋内。

蔡琰点了点头,随即有些苦恼道:“为此,仲道想让公爹举办一个诗词大会,以全其志!”

卫觊脚步一顿:“仲道如今的身体,安能操劳?”

蔡琰无奈道:“我等也曾劝说过,但仲道对此很是执着,扬言,朝闻道,夕死可矣,公爹只得应允,召集诸方文人,以千金为赏,举办诗词大会,大哥回来的正好,后天便是举办日,便由大哥你来操持吧!”

卫觊看了一眼正在入眠的卫叙,点了点头:“既是仲道最后的述求,我们做家人的,自当替他完成。”

“不过,我倒是好奇,何等诗赋,竟让仲道久病之躯为之陶醉?”

蔡琰朝着一个方向走去,缓缓道:“据公爹说,是自雁门太守郭缊处传来的,是一大家所著,我还记得此人姓秦,名耀,字汉明,非但仲道对其赞扬有加,我一介女流阅其诗词歌赋,都恨不能与之相见!”

“谁?”卫觊一愣,抬高了几分声音。

蔡琰皱了皱眉,取出了一册薄书,重复道:“秦耀,秦汉明!”

卫觊接过书籍,翻开一看,正好看到了前几日典韦背错的那首出塞诗。

世间,竟有如此巧合之事?

莫非冥冥中有天定,体谅仲道一生为病痛折磨,临了让其崇拜之人能有缘一见?

卫觊坐下,翻阅书籍,其中的每一首诗,都堪称经典,以卫觊之才,想成就一首,都是难上加难,世间竟有此等奇人,所作诗词,都为绝唱?

蔡琰在一旁解释道:“其诗词风格多变,仲道最爱其中的那首《望嵩山寺》,但我却觉得太过悲怆,反倒是那两句残诗,醉后不知天在水,满船清梦压星河意境最美,还有那首《妾薄命》,也是道尽了古今的红颜薄命!”

卫觊按照蔡琰所述,翻至这几首诗的页面。

《望嵩山寺》也就是秦耀第一次得到《唐诗宋词全集》的时候即兴之作,可能是卫叙看到“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的时候,深有触感,故最好这一首。

而蔡琰所说的那两句残诗,卫觊也认为是极好的,意境之美,古之少有,可惜只有两句。

至于那首《妾薄命》,竟是讥讽汉武帝的金屋藏娇典故的,不得不说秦耀作诗的胆子是真的大!

汉帝重阿娇,贮之黄金屋;

咳唾落九天,随风生珠玉;

宠极爱还歇,妒深情却疏;

长门一步地,不肯暂回车;

雨落不上天,水覆再难收;

君情与妾意,各自东西流;

昔日芙蓉花,今成断根草;

以色事他人,能得几时好!

蔡琰极爱这首诗,卫觊这个男子自然是对这种诗没什么好感,毕竟,对于志在远方的男儿来说,女子不过是附加的,更何况是一代大帝汉武,怎会为儿女情长所绊?

不过,卫觊正欲翻页之时,似是想到了什么。

不由抬起头,有些愧疚地看向了蔡琰。

长长叹了一口气,卫觊开口道:“昭姬,我卫家,愧对你良多啊!”

蔡琰挤出一个笑容,回道:“大哥不必如此。”

“不,是我卫家固守婚约,让你这良人嫁给了仲道,耽误了你的大好青春!”

“这是蔡琰心甘情愿的!”蔡琰欠身说到。

“唉,哪有什么心甘情愿,还是你蔡家家风正,即使知道我弟弟命不久矣,依旧遵守了婚约,但还是辜负了你,这样吧,我做主,待到后天诗词大会举办完毕,便签下和离文书,还你自由之身,且放心,我会以卫家的名义向天下人说个明白,不污了你的闺名!”

蔡琰闻言,已是难掩悲痛之色,跪在地上:“大哥仁慈,蔡琰谢过,但仲道已是弥留之际,蔡琰愿送完他最后一程,再归往长安,侍奉父亲!”

卫觊摇了摇头:“寡妇之身,难免遭人非议,我卫家已经愧对你良多,万不可再耽误你了,就依我之言吧!”

蔡琰最终点了点头。

“蔡琰小儿女姿态,冒犯大哥了!”

“无妨,所谓情由心动,昭姬对仲道之情,我铭记于心,今后,我依旧是你的大哥!”

“谢过大哥!”蔡琰行礼道。

“好了,不必太过客套,你再来与我说一下,这个秦汉明还有甚佳作。”

“大哥,这篇《求贤榜》可为此书中之绝唱!”蔡琰翻阅了一下,指着那篇诗赋说到。

卫觊看完,皱了皱眉:“此赋虽好,但还当不得绝唱二字吧?”

蔡琰挤出一个笑容:“大哥有所不知,此榜为秦汉明为其主设立求贤馆之时即兴而作,乃是郭缊太守建议之下,秦汉明在须臾间落笔而成,为郭太守特别推崇,认其为当世绝才!”

“哦?竟有此事!”卫觊心中,对秦耀的认知再度上了一个台阶。

此时躺在床上呼呼大睡的秦耀可不知道,只不过是他平时敷衍工作,让郭淮背诵的诗词,竟是都被他爹给收录了进去,一应诗词歌赋,都被郭缊遣人送往各处,为其扬名。

而卫家,也只是其中的一个个例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