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一百六十九章:欣欣尚荣(2 / 2)

晋阳城墙浇筑十米,不是如今被荆远大力栽培的工匠只能浇筑十米,而是哪怕当初的东都雒阳,如今的西都长安,城墙也不过十二米。

在不逾制的情况下,工匠们也只能收敛了自己浇筑一个几十米天壁的想法!

但闲来无事的工匠感觉自己的技能没得到十足的施展,怒从心起,一下子就搞了一波大的。

那便是在已经坚固无比的城墙之外,挖出了一条宽三十米,深七八米的护城河,利用荆远给的《水力翻车》图纸,引汾河之水填满了整个护城河。

做完这些后,还觉不够的工匠们再度大显神威,将原本已经厚实的木质城墙,改造成了木头为壳,水泥浇筑的极重城门!

若非有公输一道的机关术支撑,这么一道重达数千斤的城门,还真让开城门的军士望而兴叹。

要知道,在曾经的春秋时期,孔夫子一个人的力气,就能举国门之关!

当然,经过发展,现在的实木城门,也有近千斤的重量,除了项羽在世之外,估计是无人能举动寻常的城门了。

但如今的晋阳城门,估计是项羽来了都要挨上两个大嘴巴子,然后吐出一口血沫,骂骂咧咧地转头离开。

对这些只通过了荆远就已经落实下去的建设,刘备在内的文武只得报以苦笑。

没办法,这些工匠,都是曾经受惯了欺压的老百姓,居安思危的意识不要太强,只有这么高大坚固的城墙,又宽又深的护城河,和这道坚不可摧的城门,才能带给他们极大的安全感!

一名参与建设的工匠更是在城门拍着胸脯道:“就俺们建造的城防,他匈奴狼崽子的箭射过来都要调个头!今后,俺们在刘大人的治理下,安居乐业就行了!”

听听,这特么是人话吗?

要是当时左南引兵来犯的是这么一个城防,都不用徐庶布什么八门金锁阵,累死那些龟孙也爬不上城头!

至于军备方面,也是通过马钧的研究,不断地制造出了新的东西。

除了制造出了两千把费时费力,难度极高的汉明连弩配备给背嵬军和其他几个部队之外,马钧又将轻巧的秦弩和厚重的神臂弩研究了出来。

秦弩制造了千把,分别给了黄忠的“踏白军”五百把和张飞的“游奕军”五百把。

制造较为简单,用料较废的神臂弩也制造出了千把。

其中五百把留作城防,五百把则交给了关羽,挑选其步兵之中的力大者,用以破军冲乱敌阵所用。

尽数为官家服务的铁匠,也终于是在荆远师徒的教导之下,制造出了汉代的最强铠甲——玄甲。

但在制造还不熟练,以及仓库铁块不足的情况下,历经一个月,也只得勉强制造出了三百具,尽数交给了关羽的步兵军团。

看着身着玄甲的三百精锐步兵,关羽感觉自己离秦耀给自己定下的军团番号“玄甲军”不远了!

收缴了王家仓库一应物资的刘备,其实倒也不是供不上更多的玄甲制造。

关键是,相较于这极度耗费材料的玄甲,兵器才是重中之重。

剩余所留铁块,优先以汉制环首刀为主,打造了千余把,给关羽配给了自己手下的精锐。

再接下来,则是制式长矛、长刀,尤其以寻常弓弩的箭矢为主。

箭头虽耗费不多,但制造箭矢尤为关键,大家可没忘记,若非当时晋阳城内箭矢存货不多,就小将黄叙当时率领的弓弩兵,都可在那个埋伏点尽歼南匈奴来犯之敌了!

而作为战场的远程武器,刘备严格执行了秦耀的那一套富则火力打击的思想。

如果能用资源省去兵员的伤亡,这对于刘备而言,是极为划算的。

也因此,黄叙统率的七千弓弩兵,反倒是除了精锐中的精锐背嵬军之外,装备配备最完全的!

外在的东西,在这个时代,终究还是要重点的人来使用的。

在那日秦耀传回来九字真言之后,众将内心不再纠结,全身心地投入到了军队训练之中。

黄忠的“踏白军”,已经是成了一支踏山地如履平地,过小溪而飞掠疾驰的飞骑,在王越师徒的锦衣卫还未彻底成型的情况下,这支军队兼顾了探听各方军情的重担。

张飞的“游奕军”,在徐庶的协助下,也已经形成了战阵冲上,骑马刺枪一气呵成的情况,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正是这支部队的写照。

游走于刀尖之上,这么一支进退有度的轻骑兵,必然能让面对之敌烦不胜烦。

张飞也在一个月和徐庶的朝夕相处中,感叹一个布阵大师的强悍之处,曾经自己以为的骑兵只管冲杀,剩下的则看天命,在徐庶的几番表现下,俨然成了一坨臭不可闻的狗屎。

哪有如今的游奕军来的强悍?

关羽统率的步兵军团,自然是不用多想,关羽善于统军,更在经历那天之事后,放下了自己的骄傲,不断地求教于几位谋臣,让自己的步兵军团,形成了以尖刀冲杀,其余众人令行禁止的地步。

关羽站在校场验兵,台下更是鸦雀无声,身着玄甲当先的那支精锐,更是透着可怕的气机!

至于典韦统率的大盾兵,也只能勉强并在关羽的精锐步兵之下,相比而言,于气势上就相差了许多。

小将黄叙,在原本的两员女副将不在的情况下,更是一人担起了一支万人部队的责任,一个月的打磨之下,已经是褪去了青涩,原本奄奄一息时日无多的样子,更是在一身腱子肉的展示下悄然改变。

在其父的教导下,小将并不骄傲,每日与士卒同吃同睡,年纪虽小,但身先士卒的表率,让麾下士卒无一人敢小觑他。

七千长枪兵将战阵刺杀训练到了千人一体的模样,弓弩兵更是能保持五十米之内,十箭六中的准确度。

要知道,虽说只是训练打靶,但已经是一个很可怕的数字了。

相比其余部队,被秦耀冠以“背嵬”之名,刘备未来的卫戍部队的精锐军团,在指派的统军大将赵云不在的情况下,幸好有徐荣这个新投之将担起了重任。

统率过董卓精锐“飞熊军”的徐荣原本还对这支部队不以为意。

但在最初由郭嘉从旁辅助,轻而易举地剿灭周围匪患后,得到了一众背嵬军的初步信任,之后更是暂代大将之职。

在尝试过背嵬军的那等严酷训练后,徐荣才震惊的发现,这等强军之法,自己闻所未闻!

开玩笑,秦耀按照武穆遗书记载,更兼前世对特种兵的一些浅薄见解,其余几支部队已经大有成效。

这支挑选的每一员都足以担任百夫长的精锐士卒,再配合好的伙食,可怕的训练强军之法,纵使领军大将不在,纵使训练时间不足,其爆发出的可怕战斗力,也非寻常部队可比!

徐荣一时感觉压力山大,原以为能轻松掌握的这支精锐,自己差点居然跟不上这支部队的训练。

尤其是其配备的汉明连弩,更是让徐荣心惊不已,这等利器,当真是骑兵噩梦啊,其穿刺能力,都能对身着甲胄的飞熊军造成伤害了!

幸好,作为一个被秦耀看重的统帅级人才,徐荣也有他的骄傲,既然能力跟不上,自己就融入并加强己身能力。

每日跟着训练,寻常士兵跑十圈,他就跑二十圈,用强悍的毅力征服了手下的这群桀骜不驯的士卒。

更是参与了这支精锐的保留节目,捉对厮杀!

原本武力只是在二流及格线的徐荣,也在一次次和强悍士卒的对战中,武力值突飞猛进!

一月的时间,徐荣甚至来不及和自家的妻儿多温存几次,发了疯似的在军营苦熬,终于是获得了这支精锐的认可!

说来也话长,整个晋阳,就像是一台日夜不停歇的机器,在这一个月里,爆发出了前所未有的活力。

商贾成群,为晋阳的新景象所吸引。

百姓安居,各有所从。

荆远在秦耀画的那个圈里,也是大搞建设,有些厂区已经投入生产,但因为产量不高的缘故,产品都还留着没有向外流传。

以工代赈之法,不仅是让原本饥寒交迫的晋阳百姓能通过自己的双手去创造财富,也让后续无论是迁徙而来的白波谷百姓和被徐荣郭嘉俘虏的山匪,都开始了自己挣钱养家的美满生活。

李乐韩暹,也在刘备及众谋士的规划下,挑选其白波谷原有的精锐,率领其余百姓,分别前往被关羽、黄忠收复的各县。

二人各自挑选军士,成为了各县的城防守军,按照以工代赈的方法,在各县大力开展工农事业。

其余各县,也开始欣欣向荣。

这一个月里,要说最痛苦的,还属王越师徒以及郭嘉。

为了组建锦衣卫,三人可是愁白了头,就这,才是勉强招募了百名的锦衣卫。

在政审通过的情况下,面对贾诩的未知手段,郭嘉也只得将新募之人委以重任。

百人锦衣卫被分派了出去,结合黄忠的踏白军,开始搜集并州境内各方情报。

而一如往常一样,郭嘉早早地赶到了新建的办公场所,在坐下办公之前,当然是少不了保留节目。

“狗日的秦汉明,你倒是扔下一切出去潇洒一个多月了,你有考虑过我的感受吗?我每天累得跟条狗一样,关键是,你狗日的走就走了,就不知道给我留点烟?”

发完牢骚,郭嘉捧起了自己的茶杯,抿了一口,开始审视昨晚送回来的情报。

然,没过多久,郭嘉的办公大门被推开,郭嘉捧着一卷密报,神色极度惶恐地小跑而去。

“主公,出大事了!”

(6000字大章,今天只能到这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