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三百七十四章 海州失陷(1 / 2)

第三百七十四章 海州失陷

田间。

百姓们忙碌的耕田播种,虽然都是为官府耕种,只留下自己的口粮,因为分田之事的刺激。

这些劳苦的百姓们,精神抖擞,虽然同样疲惫,同样艰辛,但是都认为自己将要分到田。

金江镇的谋略,在将军的指导下,又稳又深。

国内民乱四起。

皇帝忍痛说让百姓再辛苦一年,认为积蓄实力后,可以让百姓舒缓一口气。

金江镇虽然没有如此说,其实也是这么做的。

分田分得并不多,按照年限的规定,才只是开端,到了明年才会大量的分田。

而这些百姓今年种地,秋收后不过只留下口粮,其余都是官府收去使用。

不同是的。

前者的百姓,已经不信任官府,不信任皇帝的承诺,并且朝廷没有赈灾。

一个月都要饿死人了,谈何一年呢。

而金江镇分田,百信们见了,也信了,愿意继续吃苦一年。

大半个辽东,好几百万亩田所获,加上渔政之获,旅顺商贸之利,济州岛商贸之利。

军资,粮资皆足够几个月后,十万金江军精兵的开动。

金江镇紧锣密鼓,气势滔天。

辽西的忠顺王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金江军十万精兵,水师之坚更是无人能制,如果金江军打败蛮族,收复整个辽东。

将再也无人可以牵制,辽西之军也只能勉力守之。

而朝廷又派锦乡侯府重建北镇,分裂辽西实力,难道真的眼睁睁看着辽东彻底失去管控吗?”

又一次向自己的侄儿皇帝,苦心婆口的写去密信,希望皇帝能改变主意。

忠顺王很灰心。

明明看到了危机,并且能解决危机,却仿佛被捆住了手脚,眼睁睁的看着危机临近。

如果按照他的心意。

加强辽西军,和谈蛮族,拉拢蒙古,下诏朝鲜,禁绝国内海贸,形成围困金江镇之局。

只需要数年之功,就可解决辽东之患。

而明明是正确的方法,却无法按照他的心意来施展。

根本的原因,还是平辽侯和国内勋贵关系牵扯太深,太多的人为他说话。

连史鼐都不顾他的要求,竟然在这种紧要的关头,递交辞呈回国了。

“此人如此年轻,如何就布置的疏而不漏呢?”

忠顺王迷茫的问道。

他的幕僚们也束手无策,所有的谋略,都需要国内的支持,偏偏国内各种声音,导致形不成统一的意见。

“朝中有人好做官,平辽侯深知这个道理,一路来都紧密的联系勋贵,双方形成了稳固的关系,实在是牢不可破。”

“误国之辈啊。”

闻言,忠顺王越发的气愤,恨不得现在就归京,大肆整顿奸邪,可他偏偏又做不到。

欲而不得的滋味,令忠顺王内心发狂。

随着五万国内援军的尽去,辽西之军加上两万的新兵,也才三万余兵。

虽然拉拢了辽西边城外的蒙古部落,却也不可能不顾形势,帮助辽西军出兵。

而且前番的盟约,也是双方互保,而不是为对方远征。

“不能等下去了。”

忠顺王坚定了主意,决定主动出击,揭开平辽侯的真面目。

现在逼反平辽侯,成为国家的大患,远比平辽侯收复整个辽东后,形势要更好。

之前的魏毅,虽然逼平辽侯,却不敢手段过份,忠顺王可和魏毅不同。

他是宗室,更是王爵,还是皇帝的亲叔叔,底气不是外人能比。

也不等朝廷的回复了。

贾府就是一个槛,替金江镇稳固住和国内关系的坚锁。

~~~~~~

海州。

贾雨村虽然设立辽东都司,原来还有史鼐的配合,一文一武有些气候。

谁知道史鼐突然拍拍屁股就走了。

他和史鼐不同。

史鼐有弟弟史鼎帮他在皇帝面前说话,皇帝和史鼎两人之间有情分,贾雨村可没有这等情分。

辽东都司的良好势头,随着史鼐的离去,立刻急转直下,重新沦为了虚设。

他本就和平辽侯是姻亲,也懒得再费心维护了,得过且过罢了。

金江镇的官员,在城外组织百姓耕种,热火朝天干劲十足,而海州城内却很安静。

在自家院落中来回踱步,心意难安。

直到张云承来拜访他。

张云承是科举出身,原是户部的官员。

贾雨村也是科举出身,科道上是张玉成的前辈,而且为官十数年,现在又是张云承的上官。

和贾雨村相同,张云承和金江镇也有些交道,在京城和陈德言关系不错。

当初金江镇屡次向太上皇上奏,索要粮饷军饷,恶了朝廷,他还帮忙说过话。

那时候他的恩师璠皓还在内阁,他的同门陆仲恒,韩昊都在京,势头不小。

不过随着太上皇驾崩,一切烟消云散,来辽东其实是来避难的。

贾雨村让人备了酒菜,两人就在院中的石桌上浅饮一番。

“你虽然困顿一时,却年轻,日后大有转机,不像老夫,才是真正的困局啊。”

看着年轻的面孔,贾雨村抬着对方说道。

花花轿子众人抬。

张云承在京城练出了一副嘴皮子,恭敬有礼。

“贾公能在朝廷和金江镇之间,处理的从容不迫,才是令晚辈效仿的前辈。”

闻言,贾雨村不但没有欣慰,反而落寞的放下酒杯。

形势大好的辽东都司,突然急转直下,他虽然对外表现的无所谓,仿佛不在乎功绩。

实际上他却是个官迷,如何放得下前程。

如此姿态,也不过是安慰自己罢了。

此时。

突然有人来传,神情急切。

“辽西派了一支军队,已经开赴到了西宁堡,摆出了要渡河的态势,牛庄驿的金江军严阵以待。”

“啊?”

贾雨村大惊。

连混日子都不让自己混下去了吗,两人皆不敢怠慢,连忙去弄清楚状况。

才出门,就有吏员到了辽东都司,带来了忠顺王的命令。

要求辽东都司的官员,去塔山铺接管金江镇的文册,管理起民生上的事。

金江镇让出了海州城,但是在海州的塔山铺,设立了官府,负责民政之事。

“这?”

贾雨村和张云承面面相觑,忠顺王这是拿他们的性命,去逼迫金江镇啊。

海州城才不到一千兵,敢从金江军手中抢食?

“忠顺王派了多少士兵来?”

贾雨村问到了关键的地方。

“才千余人。”

听到这个回答,贾雨村知道自己的官做不长了。

城外。

负责军务的朱秀,在辽西军还未过双台子河的时候,已有探马带回了军情。

得知才千余人,朱秀不明白忠顺王是何意。

贾雨村找到朱秀,告知了来意,朱秀很快清楚了忠顺王的目的。

派军是假,以贾雨村逼迫金江镇是真。

作为总兵,朱秀可不像金江镇官员顾忌那么多,虽然知道大局,可更看重军队之危。

海州关乎金江军未来攻打蛮族的粮道,本来就不容控制外人手中。

既然忠顺王如此欺人太甚,朱秀客气的派兵,请了贾雨村一行官员,送回了金州。

同时正式接管了海州城。

城内千余兵傻眼了。

原来的督军史鼐去职回国,现在辽东都司的官员,也被金江军擒获,只留下这些士兵。

军队行动迅速。

贾雨村等人,已经坐上了金江镇的四轮马车,行驶在直道上,没有留下丝毫的交代。

海州城的将领,面对围城的金江军的喊话,内心毫无头绪,不知如何应对。

当金江军士兵靠近城墙的时候,海州的守军,不敢放一矢一枪。

朱秀甚至都未到场,只派了一名营总。

海州收复的消息传来,朱秀没有丝毫的意外。

朱秀不傻。

贾雨村带着辽东都司的官员,来要求金江镇根本不可能同意的目的时,就猜到了对方的心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