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三十七章:本人林神医(1 / 2)

第三十七章:本人林神医

“滚开,滚开,说你们呢,通通给我滚开!”

一驾马车从城外进来。

赶马的官兵,骂骂咧咧,横冲直撞,把一条本来很祥和的街道闹得鸡飞狗跳。

林叶都差点遭到了误伤。

幸好他动作快,及时闪去了一旁。

“这位小少爷,你小心我的画。”画摊的老板吓得尖叫。

“没事没事,我没碰到。”

“对了老板,这车上坐的是什么人,这也太嚣张了。”

“小少爷你还不知道么?早些时候,桥那边出大事了。”画摊老板表情夸张。

“什么大事?”

“抓通缉犯,一百多名官兵共抓,竟然没抓成,反而伤了大半,神捕朱见刀还断了一条腿。”

“这跟刚过去的马车有何关系?”

“那里面坐的是大夫,都是从城外接来给官兵治伤的。”

林叶心情亢奋了一下,连忙又问道:“老板,这治伤之地在何处?”

“镇公所,小少爷想看热闹么?我劝你还是不要去了,那场面可不太好看。”

“谢了老板,我是大夫,我去帮忙。”

林叶匆匆走了,进了一家裁缝店,换过了一身衣服才走出来。

随后还买了一个头巾戴上,用墨水给自己脸上点了两颗痣,他才一路打听到了镇公所。

四处瞄了一眼,近两百平的屋内坐满了被烫伤的官兵,一个个叫得凄惨。

七八名大夫在负责照料。

林叶仔细看了看那药渣子,又拿起来闻了闻。

只有三味药,分别是半边莲,草胡椒,茶花粉。

用药太单一了,烫得如此严重,单靠这几味药根本就起不了太大效果。

这几位大夫显然是医术很一般啊。

不过这是正常的,古代学医太难了。

信息不发达,素材不好获取,而且素材也少。

这个时期,比较著名又实用的综合性医药大全,多数还没有出来。

比如孙思邈的千金要方,李时珍的本草纲目。

这个时期倒也存在不少医学巨著,比如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伤寒杂病论等等。

不过,黄帝内经是基础理论类的,伤寒杂病论偏向于内科,神农本草经记载的草药不过数百种。

总之一句话,这个时期的中医还处于一种相对比较低下的水平。

尤其临床治疗这方面的水平就更低了。

乡镇小大夫,会用几味草药治个小病小痛就不错了。

叫他们治重症,那是为难他们。

然而官兵们可不管那么多,对他们是呼来喝去的,他们手脚稍微慢一点,那都要被痛骂一顿。

林叶看在眼里,那是火在了心中。

“你们闭嘴,这七八名大夫要照料五六十名病人,够累了,你们还骂骂咧咧,耽误的是谁?”

“臭小子你是谁?有你什么事?”

几名受伤较轻的官兵当时就凶神恶煞围了上来。

“本人林神医。”

“你是神医?喂喂喂,兄弟们,他说他是神医。”

官兵们哈哈大笑。

蒙谁呢,这就是一名乳臭未干的小青年。

真当医术是容易学的,一学便会?

“现在的神医都那么廉价了?随便一个人就敢称神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