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485章 女真欲亡族灭种乎?(2 / 2)

去年的兵败,损兵折将,大伤元气。可现在这一战,却是真正的伤筋动骨,甚至都算的上是断手断脚了。

大清现在还能凑齐十万人马吗?

刘钧初入辽东,大清失去了朝鲜这个藩属。现在燕北之败,不但损失十几万兵马,还意味着大清可能还要失去蒙古藩属,起码现在已有情报显示,喀喇沁两翼已经直接倒向汉人了。

“我们在辽西还有三万人马,你们说说,我们该何去何从?”

每一个将领都低着头,一脸灰败。

失败来的太快,他们之前还在庆幸抓住机会,不但招降了吴三桂和祖大寿的十万辽军,还把辽西趁机收入囊中,而现在,失败的苦果充满苦涩,西征军一去不复,仅凭着他们这三万人马,能守住辽西?

“应当马上禀报盛京,请发援兵,辽西坚决不能让。”一名将领红着脸怒道。

马上有另一名将领冷哼着打断他,“辽东又还有多少兵马,整个大清又还有多少兵马,就算扫地为兵,都凑不出二十万青壮了。这个时候沈阳哪调的出人马来,辽东不要了?别忘记了,旅顺和镇江还各有数万汉军精锐,一直虎视眈眈。而现在又是五月,一旦辽东兵马调到辽西来,他们立即就能趁虚而入杀进辽东。”

“再说了。辽西现在还能守,有什么可守的,这么一块飞地,守之何用?我们调援兵来,只会正中汉军下怀,他们到时可以把我们的兵马都引到这里来,然后把他们一网打尽。”

“王爷,我坚决反对再调援兵来,援兵少了没用,多了也没有。十几万大军都在燕北全军覆没了。而刘继业不过伤亡数千人而已。他实力未伤分毫,是真能说打就能打过来的。我觉得我们不能再犯错了,现在不是保不保辽西的问题,而是能够保证大清不会被汉军一举扫灭。”

另外几员大将也一起上前劝说,“王爷,汉军的提议还是不错的,不如就此答应,撤军吧。”

“请王爷撤军!”

济尔哈朗不甘心,可诸将的话也说到点上。他要守也守不住,打也打不过。要援军没援军,最要命的是,万一惹怒了汉军。他们真要全力东征,那大清在这次惨败后连个反应的时候都来不及。

济尔哈朗的目光再次在诸将脸上扫过,在他们脸上,他看到的只有畏惧。没有一个敢打这一战。

“罢,先撤回辽东吧。”

济尔哈朗叫来一位将领,让他带着多铎和阿济格的首级。以及他的一封亲笔信,火速送回盛京。

冯元飙的一位随从第一时间把打听到的消息赶来禀报。

“大人,清军已经准备撤退了。”

冯元飙有些意外,眉毛挑了挑,“哦,清军真的要撤?”

“是的,济尔哈朗已经下令,明日一早就撤回辽河以东,不留一兵一卒在河西。”

听到这消息,冯元飙心绪有些复杂。在吴三桂的军营里被软禁了一段时间,他也曾极度绝望过,甚至曾想过自杀。

经历了这段灰暗绝望的日子后,如今的他已经和过去的想法有了许多不同。

他也听说了如今中原翻天覆地的变化,当看到刘继业轻松的在燕北大败清军,他也深感扬眉吐气。

这次他受命前来,一开始他还带着自己不是以汉朝使者前来,而是以华夏汉人一员的身份前来的,事关华夷,中原与胡夷。

但一路走来,他的心情在不断的变化。

辽西如今真的成了一片无人区,千里之境,无鸡犬相闻,了无人烟。

五月初,清军燕北大败之后,济尔哈朗率三万清军撤出辽西,退往辽东。

与此同时,刘钧调关外提督左良玉入京任兵部工兵司令,以把兄弟曹端接任关外提督兼辽西总兵官之职。

同时,原关外总督侯恂调任塞上总督,枢密院中军司令调任关外总督。

邓原就任漠南镇总兵官,朱元成任旅顺镇总兵官。

济尔哈朗退出辽西,曹端就已经带着军队进驻了辽西,不但把原来松锦等地收复,还把义州、广宁也都收复,东面疆界一直延伸到了辽河。北边也越过了早先的辽西长城,而到了新的北面疆界努鲁儿虎山。

新到任的塞上提督张国栋也带着漠南总兵邓原,在喀喇沁两旗的带路下,一路北进。

敖汉旗和翁牛特旗,纷纷望风而降。

“我们愿意献上我们最肥美的牛羊,献上我们部族最美丽的少女,敬献给大汉皇帝陛下,我们愿意永远臣服大汉皇帝陛下!”

“提督大人,这位是翁牛特左旗扎萨克多罗杜棱郡王逊杜棱部长。”

喀喇左旗的首领色楞为张栋介绍着翁牛特左右两翼旗的两位首领,两人一个被清人封为世袭多罗郡王,一个是世袭多罗贝勒。

“这位是世袭多罗贝勒栋代青。”

翁牛特左右两翼旗和喀喇沁左右旗情况差不多,都是近年归附的清朝蒙古部族,他们的部族名就是瓮牛特旗,左旗的现在扎萨克逊杜陵就是原来的族长。

逊杜棱连忙上前道,“别再提女真人给的那些衔头了,如今我等都是大汉帝国子民。逊杜棱拜见提督大人。”(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