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二百九十七章 下地(2 / 2)


等到喜妹已经确定看不到了,轩辕烈才冷脸道:“什么时候你打算告诉喜妹?”

宋坤脸上全是戏谑,“怎么了,看着喜妹和我亲近,你吃醋了?”

这句话自然是玩笑话,他待喜妹,那可是当妹妹看待的,连一丁点的邪念也没有。

轩辕烈不置可否。

“对了,你们这事将来怎么打算,你也没个章程?”据他所知,喜妹现在可十六了,也不小了。

提到这,轩辕烈倒是难得的沉闷,“我不知道喜妹是什么心思”

自从在安平镇将事情弄砸后,轩辕烈也不敢在喜妹身前提起这件事,就怕一个惹怒了人家,自己又有事干。

摇摇头,宋坤惋惜道:“这女孩子的心事你就是不懂,算了还是交给我吧”

轩辕烈狐疑的眼神打量着他,如果他没记错的话,他自己的事都没弄妥当吧?

估计是看出了轩辕烈的怀疑,宋坤急忙道:“反正这事你就别操心了,直接等着入洞房吧“

说完后朝喜妹的方向走去,两人从小在军营里打磨,身上或多或少的沾染上了一些痞气,嘴里难免多多少少说些痞话。

日子不紧不慢的过去,离喜妹离家也有将近四个月的时间了,喜妹这些日子一直奔波在田间地头,身子高了,也瘦了。

家书还是一封封的往家里寄,赵氏也时不时的托人送信,说是催促喜妹快些回来。

但是喜妹现在说是分身乏术一点也不为过,哪里回的去?

这次先是试验一下,看看这京城的土地能种出多少的粮食。

一开始宋坤的意思是强制性的要求,也就是家里只要是旱地并且收成不好的都要种上番薯。

但是喜妹打算,这次前后送来的番薯也就不到三十万斤,临时找了好多人才把这苗给育出,虽然看的不少,但是怎么可能将京城所以的旱地都给种严活儿?

所以喜妹提议,还是本着自愿原则比较好,一来是比较得民心,而来则是这苗的数量实在是不够。

百姓也是看告示说今年有新物事儿,种不种完全在自身,有些人不在意,还是老老实实的种他家的玉米。

而有些胆子大的,想着反正地里种玉米也没多少收成还不如种这新鲜东西,实在不行,就当是闹着玩了。

再说这官府都已经贴出告示来了,想必不是骗人的东西,也就抱着试试的态度报上了名。

等着什么时候听安排去领苗。

再者说,喜妹交代这次薛管事过来带些粉条过来,前些日子交给轩辕烈,喜妹也忘了问。

没成想,倒是在京城掀起一股热潮,打的噱头自然是皇家贡品。

当然,喜妹对此是一无所知。

直到轩辕烈将卖出的银票递给喜妹,喜妹才诧异道:“这是给我的?”

轩辕烈点头。

“可是,我没理由收你的钱啊”关键时候喜妹开始矫情上了,一来轩辕烈没有解释这钱的来源,二来,喜妹这些日子忙的脚不沾地,下人们禀报也着不到喜妹的人。

“莫不是这钱是你以前欠我的钱?“喜妹曾经在轩辕烈和原先的大皇子二皇子打仗之际曾捐助过轩辕烈十几万斤的粮食,轩辕烈这是来这还钱了?

可是看着这面额好像有点少啊。

轩辕烈看她那想拿又无比纠结的模样,早就不耐烦了,将银票塞进她的手里,面无表情道:“这是你家卖粉条的钱”

“这样啊”喜妹低声道,然后细细的指头从轩辕烈的手里将银票抽来,放进了随身的小兜里。

抬起头追问道:“这皇帝一直不露面到底是怎么回事?还有,他有没有说咱们什么时候可一回去?”

或许是喜妹的笑脸或许是‘咱们’二字感染了他,轩辕烈难得露出笑意,耐心道:“快了,这就是这两个月的事了”

这么些年,轩辕烈也慢慢的将安平镇当成了自己的家乡。

快要回家了,喜妹自是回屋写信将这个好消息报告给家里苦苦等待的一干人等啦。

~~~~~~~~~~~~~~~~~~~~~~~~~~~~~

亲们,求推荐票啊啊啊啊。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