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375章(2 / 2)

“回不了。我还得呆些天给郑小姐治疗眼疾。”

“唉,郑小姐亲事没了,你要是能把她的眼疾治好也算给她一个安慰。”李山没有见过郑怀玉,但是听李如意说是个不错的女孩子,这年头女孩子遇到未婚夫退婚,也属罕见,何况出身高官的家庭,这名声算是彻底毁了,一辈子都蒙上了阴影,日子不会好过。

李如意答道:“我只要同意给人看病,都会竭尽全力,不会辜负患者自信。这回同样如此。”

父女二人用过饭去院子里散步消食,雪停后,融雪的天气更冷,下午又起了风,风里像夹着刀子,吹的人脸上的肌肤生痛。

父女走了一会儿就回大厅,在大厅里踱步,一边走一边说话。

“城门外来了许多灾民,听说还有许多灾民在路上,这几日陆续会到。”

“爹,你出城了?”

“对。我出去办点事。”李山目光有些闪烁,又道:“我听说灾民比往年的多,这场大雪下的不好,好多人受灾,不知要死多少人。”

“去年没有雪灾,今年的雪灾这么大。”李如意记得去年过年就没有这么大的雪。去年李家刚做豆腐买卖,李山还没有当官。

“我看到有几家派奴仆去城门外给灾民施粥送旧衣服。我打听了一下,那是刺史、长史及几位将军家。”

李如意想了想,道:“我们家要是在燕城城府居住,也不好越过您的上级官员去城外施粥。”

施粥送旧衣花不了多少银子,还得了好名声。

不过,李家在燕城算老几。没看到施粥的都是刺史、长史、将军等高官。

李山点了点头,也是这么想的,道:“闺女,我明天去军营转转。”

李如意道:“您悄悄打听一下,用不用捐银子赈灾。我这边也问下江哥哥。”

李山一听要捐银子,很心疼,不过,只要银子能用在救济灾民上,那还是捐些。

几十里外的长平县李家,赵氏正与几个儿子商量事情。

原来这两日来了几波人拜年。

上次被李山拒绝的几个里正带着土特产来了,见正主不在家,就没说什么,说一堆吉祥话,把土特产放下就走了。

吕道正派人来送帖子,得知李山父女不在,他本人没来,他的夫人带着两个女儿来了。吕夫人母女见了赵氏及李家少年。

吕夫人话里话外的意思想与李家结亲,把两个女儿许配给李英华、李敏寒。

曾在金鸡镇驿站当站长的刘大人,去年任尚县县令,派人来递话,想与李家结亲,把侄女、外甥女嫁给李英华、李敏寒。

还有长平、尚县的几个地主派人来问,也是要把家里的女儿嫁给李英华、李敏寒。

几个地主跟李山不熟悉,但是他们的儿子与李英华兄弟在一个书院读书,知道兄弟俩人品高尚家风端正学业好,就想把女儿嫁给兄弟俩。

正月整整一个月都是走亲戚的时候,在这期间说亲事的特别多,媒婆乐了。

李山当官后,几个月来李家说亲事的合在一起,都没有正月这几天的多。

偏偏李山不在,两个儿子的亲事,这么大的事赵氏做不了主,只能一律婉转的答复等李山回来再商议。

今晚,赵氏要问问李英华、李敏寒的心意。

在问之前,赵氏先表态,“吕大人、刘大人都是官员,我们家要是能与他们两家联姻,最好不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