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二百五十九章 狮子大开口(2 / 2)

在阿济格的潜意识里,以太后为代表的“帝党”和以多尔衮为代表的“摄政王党”一定会撕破脸的时候,到时候就自己就可以待价而沽,甚至有机会成为第二个多尔衮。

所以,他才放缓了战争的节奏,变得不那么积极主动了。

现如今,阿济格最要紧的任务就是整合左梦庚部。

左梦庚是左良玉的儿子,当初左良玉打出了“清君侧”的旗号,准备杀回江南去,却病死在进军的途中,他的儿子顺势接管了左部人马。当阿济格杀过来的时候,左梦庚毫不犹豫的投降了。

作为大明朝实力最强人数最多的军队,左部人马号称百万,虽然这个数字水分很大而且多是些乌合之众,但毕竟有相当规模。

把左部人马整合到自己的体系当中,就可以拥有群天下最雄厚的实力,偏偏在这个节骨眼儿上,苏克萨哈带着圣旨来了。

所谓的圣旨,当然不是顺治小皇帝的旨意,而是摄政王多尔衮的意志:多尔衮要求阿济格顺江而下攻击江南,在战略上牵制残明,为洪承畴大军南下做出有力的策应。

如果是在以前,如果平定江南的主导者还是多铎的话,阿济格自然没话说,就算是有些不情愿也一定会按照多尔衮的意志去执行。

但是现在,局面已经不一样了。

“要王爷策应洪承畴那奴才,”作为阿济格的心腹,勒克德坤心腹忿忿不平的说道:“真不知摄政王是怎么想的!那洪承畴不过是王爷的手下败将,有甚么资格要王爷去给他打下手?”

洪承畴原本是明朝大将,在崇祯十五年的松山大战中被阿济格俘虏,这才投靠了清廷。

给昔日的俘虏打下手,从心理上来说,确实有点别扭。

大家在湖广打的好好儿的,隐然已经是湖广王了,凭什么要离开辛苦经营已久的地盘去给洪承畴打下手?

若是一举而胜,这平定江南剿灭残明的功劳肯定是洪承畴的,若是不幸战败,少不得还要背起黑锅扛起一部分责任。

这种为他人做嫁衣裳的事儿,不仅阿济格不愿意做,他的手下也不想做。

但摄政王的命令却不得不遵,至少不能公然违抗。钦差大臣苏克萨哈已经带着圣旨来了,总要给他一个说法才好。

几日之后,苏克萨哈拜见阿济格:“奴才还的回去复旨,这圣旨上说的事情,王爷考虑的如何了?”

阿济格走出一副为难的样子:“我说苏克萨哈呀,你也不是外人,我就和你直说了吧。现如今这湖广的局面,朝廷也是知道的。虽说李闯已死,然闯贼残部依旧肆虐各处,追剿已到紧要关头,若是半途而废必定死灰复燃,到时候再想剿灭少不得还要费一番手脚。”

“还有,连年征战,各部人马多已甲破刀残粮饷不济……”

阿济格不停的摆困难,其实就是归根到底就是一句话:不是我不想支援洪承畴,而是现实当中的困难太多。除非朝廷能给出足够的粮饷,要不然的话恐怕没有余力去策应洪承畴。

掏出一份早就准备好的清单塞给了苏克萨哈:“这是我部急需之资材,只要朝廷能够尽快将清单所列之物送过来,我部随时可以顺江而下,平定江南指日可待。”

看到清单上罗列的那些物资,苏克萨哈惊的目瞪口呆:

粳米二十四万石,银一百二十万两,布帛十万匹,箭三十万支,其中穿甲锥至少四万支。甲一万四千套,战马六千匹,挽马不少于一万匹,车具不少于四千辆……

除此种类繁多的军用物资之外,还需要丝麻、油漆、皮革、药材、营帐被服等物。

这么许多的粮饷物资,简直就是狮子大开口!

现如今的大清国刚刚建立不久,一直处于战争状态,家底非常之薄。就算是咬着牙给了阿济格这些物资,国库一定会被直接掏空!

“这……王爷要的东西是不是太多了?”

“多吗?一点儿都不多吧?”阿济格笑道:“我想摄政王应该知道我的难处,他一定会给我的。”

苏克萨哈仅仅只是一个传声筒,朝廷会不会给阿济格这么大的支持,他无权置喙,索性也就不再说了。

临行之际,做事豪爽的阿济格又专门送给苏克萨哈一箱沉甸甸的“土特产”,并且亲自礼送钦差大臣苏克萨哈出城北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