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二百六十七章 战争机器(2 / 2)


每一个人都觉得自己成了一条钻进粘稠胶液中的游鱼,哪怕是用尽全身的力量也很难前进分毫,四面八方全都是层层叠叠的敌人。

劈砍,捅刺,仿佛野兽般撕咬。

刀子划破肌肤砍中骨骼的钝响伴随着尖利的嘶吼声,还夹杂着谩骂和呐喊之声,打的难分难解……

“轰”

“轰轰”

炮火声中,十几道黑色的烟柱在敌之侧翼升腾而起,正在浴血拼杀的清军就好像是一群听到了虎啸之声的绵羊,刚刚还很顽强的战斗意志瞬间崩溃,如同潮水一般退了下去。

“后退者斩!”

在李国英的怒吼声中,督战队抽出刀子,连连砍翻了二三十个溃兵,才勉强收拾起局面。

一杆黑色的大旗由远而近,旗面上书了一个斗大的“李”字。

直到这个时候,大红狼才终于明白李国英为什么会莫名其妙的溃败,而且败的这么不可思议。

所有的答案全都在那些学生们身上。

作为一个久经沙场的老将,大红狼不是没有经历过炮火,但却从未见过如此密集的炮火。

持续不断的轰鸣声中,铺天盖地的炮火把河滩打的碎石飞溅。根据大红狼的估计,要想维持如此密度的炮火,而且持续不断,至少需要百门火炮。

达到百这个级别的火炮数量,在这个时代是一个完全无法想象的事情。

当年鏖战河南的时候,偌大的开封城能在一个方向上摆出二十四门火炮,就已让闯军损失惨重,号称锐不可挡。若不是李自成掘开黄河水淹城池,能不能打下来开封城还是要个未知之数呢。

在野战当中,出现如此密集的炮火,已经完全超出了大红狼的想象力。

而且,那些炮火明显具有非常高的机动性,好像长了眼睛一样,总是能够准确无误的砸开挡路的敌人。

若单纯是倚仗密集犀利的火炮,倒也没什么,最关键是那些端着火铳的学生们。

这些学生拍着整整齐齐的队伍,分成四个大小不一的密集方阵,踩着竹哨的节奏迈步向前。

这些学生们亲近的速度并不算快,只是一般的行进速度,却自有一股无可阻挡的凛凛气势。

就好像完全没有看到不时射至的箭矢,始终保持着一成不变的节奏,用整齐划一的步伐和速度,在竹哨声的指挥之下,射出一轮又一轮排枪。

“砰砰”的火铳声实在是太整齐了,明明是千百杆火铳,但却发出同一个声音。

李国英是真的拼出了血本,不顾一切的率领敢死队和亲兵们舍命狂攻,刚刚冲过去就被成排成排的放倒,好像退潮的海水一般瞬间就矮了下去……

两次冲锋都被排枪打的有去无回,李国英还是试图组织起第三次冲锋,还不等他正式发动,长了眼睛的炮火就倾泻下来……

密集的炮火砸在密集的人群中,瞬间就是一副血肉横飞的情形,仿佛末日一般。

大红狼已经看出来了,由火炮和火铳构成的双重火力网简直无可匹敌,敌人冲的越猛就死的越快。

把火铳兵密集排列,组成一面火力之墙横推过去,展现出来的杀伤力大的可怕。仅仅只是片刻的交战,所造成的杀伤就超过了大红狼部一个多时辰的厮杀。

这根本就不是势均力敌的战斗,而是一面倒的屠杀。

学生们所展现出来的杀伤效率高的吓人,简直就是在宰羊,而且是一群一群的宰杀,成片成片的放倒……

当火器足够密集的时候,杀伤力确实惊人,这一点都不难理解,只要亲眼目睹了学生们的战斗方式,很快就能够明白。

真正让大红狼感到震撼的不是已尽收眼底的屠杀,而是学生们展现出来的那种气势。

和以前所见过的任何战斗都完全不同,这些个年轻的学生们始终保持着密集的队形和一成不变的节奏,不管面前的敌人是多还是寡,都用固有的速度往前推进推进再推进。

没有声嘶力竭的呐喊,没有夺人心魄的怒吼,一切都在沉默之中进行,除了清脆的竹哨和火炮的轰鸣之外,端着火铳的学生们始终一言不发,也没有象最勇悍的士兵那样奋勇前冲。

在这个时代,衡量士兵是不是足够勇武,有一个硬标准,那就是在两军交战之际敢不敢顶着敌人的攻击冲在最前。

面对敌军,敢往前冲的就是雄健之兵,就是铁血勇士。

但是,却没有哪怕一个学生脱离队形往前冲,就好像每一个方阵都是严丝合缝的整体。

这些学生们虽然在一瞬间就给敌人造成了巨大的伤亡,并且在片刻之间就把敌人打崩了,却没有大红狼早已熟悉了的那种悍勇气势和亡命精神。

这些学生们共同构成了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就好像作为个体的那些东西已经被彻底抹去了,一切都按部就班。每一个学生都和其他的同伴相互咬合严丝合缝,就好像是……就好像是一架精密的机器。

这是一架专为杀戮而生的战争机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