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二百七十一章 书法家(2 / 2)


每日里,大象斋前车水马龙,全都是前来求取墨宝的“风雅之士”……

挥毫泼墨,刚刚写就了一副《临江仙》,立刻招来一片赞誉之声:

“好一副《临江仙》,果然是字字珠玑笔笔龙蛇,深得颜文忠公之精髓。”

“勾划饱满结体宽博,笔锋遒劲字骨凛然,完全将大唐盛世蕴于笔墨之中,这份功力已远超颜文忠公了。”

“徐大人的笔墨书法,兼收盛唐繁盛,并蓄宋元气概,成其高博其长,蕴其远,终成徐之广。以后这颜刘之说,怕是要改成徐柳才更贴切了。”

颜真卿、柳公权都是唐代的大书法家,对后世影响很大,合称“颜柳”。这些人却认为徐恩盛徐大人的书法造诣已经超过了颜真卿,可以取而代之了。

看着墨迹淋漓的书法,明明知道这是赞誉之词,徐恩盛徐大人却颇为受用,偏偏还要做出一副谦虚的样子来,笑呵呵的说道:“谬赞,诸位谬赞了,徐某于书法一事,不过是初窥门径,还远没有达到登堂入室的境界,又怎敢自夸超远颜文忠公?”

“徐大人过谦了,”那人捧着这幅墨宝,就好像是捧着九世单传的独子一般:“徐大人亲笔所书的这幅《临江仙》,卑职拿回去之后一定会妥善收藏流传子孙,作为镇宅之宝。千秋百代之后,必然和王右军的《兰亭序》一样,并列为行楷至宝。”

王羲之的《兰亭序》是天下第一行书,而徐恩盛刚刚写的这副《临江仙》却被说成是天下第一楷书。

能和书圣齐名,有这样的赞美虽然有点夸张,却挠到了徐恩盛的痒处,虽然没口子的说着谦虚的话语,其实正中下怀,早已笑的见眉不见眼……

正在这个时候,手下的兵丁来报:“禀总兵大人,有要紧的军情!”

书室之内全都是高冠峨服的鸿儒,都是斯文人,闯进来一个大头兵,实在是大煞风景。当着这么多斯文高雅之人,把徐恩盛徐大人称为“总兵”,虽然这确实是他的官职,还是惹了他的不高兴——因为武将的官职显得有些有辱斯文了!

徐恩盛很是不悦的说道:“何事?”

那个大头兵看了看周围那一大群所谓的“斯文人”,并没有开口。

这些人全都阿谀奉承之辈,打着“求取墨宝”的幌子,其实就是来行贿送礼的。如此紧要的军情,怎能当着这些人的面说出来呢?

“此间多是我的文友,有甚么事但讲无妨。”

那个大头兵根本就不晓得“文友”是什么意思,既然徐大人都说“但讲无妨”了,那就索性直说了:“江防右营遭袭!”

黄州扼长江中游之咽喉,是武昌的门户,最主要的武装力量就是江防部队,分为左右两营,约莫三万人马的样子。

右营遭袭,这个消息把徐恩盛吓了一跳,但却故意做出一副“镇定从容”的姿态,不紧不慢的问道:“什么时候的事?”

“今晨卯时前后。”

听了这话,徐恩盛当即就怒了:凌晨前后遭受袭击,这都已经快要中午了,才把消息报告给我,贻误军机以至于此,这还了得?

徐大人火大,那报信的兵丁却理直气壮:不是我们知情不报贻误军机,是你徐大人不好找哇。

你若是在江防署衙,自然会在第一时间得到消息。但你根本就不在署衙,甚至不在黄州城里,还要跑二十多里来到这“大象斋”,偏偏开门的门子知道徐大人正在和一群斯文人搞“文友联谊会”,说什么也不肯放报信的兵丁进来,耽误了不少时辰费了一番手脚才终于把消息送过来。

报信士兵的一番抢白,搞的徐大人很没有面子,却故意摆出一副不慌不忙的“儒将”气度,缓缓的放下手中的狼毫笔,镇定自若的说道:“既有敌袭,便让右营兵士出战即可……”

敌人搞袭击已不是一回两回了,让右营的军队出动把敌人打退也就是了,何必如此大惊小怪?

“右营已败,正朝黄州城内撤退……估计现在已经撤进城中了……”

什么?江防右营已经被击败了?

听了这个消息,徐恩盛脸色大变,强做镇定的说道:“到底是怎么回事?细细讲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