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三百二十三章 灰飞烟灭(2 / 2)

每一次舍命狂攻都会演变成为徒劳无谓的送死,刚刚还悍勇无比的队友在一阵排枪过后就倒在血泊之中,来自视觉和听觉的冲击会神经形成巨大的考验,会对心理形成莫大压力。

虽然极其亡命精神的辫子兵还在抵抗,但却意义不大,仅仅只是最后的困兽之斗罢了,崩溃只是一个时间问题而已。

阿济格手脚冰凉,目瞪口呆的看着远处的战斗,脑海中升腾起无数个念头。

作为一员身经百战的老将,即便是在如此不利的局面当中,依旧没有陷入绝境,其实他还有很多个选择。以阿济格本人的性格特点,他一定不会就此放弃,有很大的纪律会做出孤注一掷的选择:亲自率领三百多个亲卫冲上去,重新唤起士气做最后的挣扎。

几度权衡之后,他放弃了这个打算,而是下达了全军撤退的命令。

这个命令等于是放弃了那几千个在正面浴血拼杀的八旗精锐,而是选择保住战斗力稍逊一筹的蒙古兵。

如果他不这么做的话,对手一定会分兵拦截,到时候蒙古兵就会进退不能。

连最精锐的八旗战兵都可以舍弃,几千蒙古兵又算得了什么?但是这一次不同。

之所以做出这个明显错误的决定,就是因为傅勒赫。

他绝对不希望自己的儿子陷在里边,这么做与其说是选择了蒙古兵,还不如说是选择了自己的儿子。因为,在这种情形之下,一旦撤退的命令下达,傅勒赫就可以转身逃走,快速撤离战场。

只不过这么做的代价太大。

当那面由两个士兵抬着的巨大铜锣敲响之时,傅勒赫毫不犹豫的率领蒙古兵撤退了。而那些正在苦战的八旗精锐则在顷刻之间崩溃。

在激烈厮杀的战场上,“杀光敌人”只不过是一句激动人心的口号,事实上根本就做不到,也不不需要真的杀死每一个敌人。

只要对手崩溃,失去了最基本的组织度,就足够了。

虽然辫子兵的数量依旧不少,但后路的断绝和支援力量的撤离让他们陷入到了绝望的境地,立刻就土崩瓦解,各自逃命去了。

虽然还是有不少中低级的军官组织起了抵抗,在做最后的困兽之斗,却早已无力改变大局……

但廉金斗部和地支营的四千多人腾出手转过身的时候,几千辫子兵就彻底成了网中之鱼瓮中之鳖。

接下来的战斗已不再是战斗,而是有组织的队伍对各自为战的对手进行最后的清理。

眼看着学生们已经沿着敌军撤退的方向追了上去,李吴山的嘴皮儿动了好几下,最终却什么都没有说。

按照《西江月》作战计划,击溃敌军主力之后一定要死死咬住敌人的尾巴穷追猛打,事实上学生们正是这么做的,但这个时候的李吴山却后悔了。

他真的很想喝止住自己的学生,让他们放弃追击就地休整。即便他很清楚的知道这是一个巨大的错误,却好几次想要主动去犯这个错误。

直到这个时候,李吴山才真正明白后世的那个魔王为什么会在敦刻尔克下达了一个错误的命令,放任三十万敌人在自己的眼皮子溜走。

因为舍不得。

舍不得拿自己最宝贵的精锐再做消耗,即便是有巨大的胜利这个诱惑,依旧舍不得。

此一战,虽然击溃了阿济格的主力,但学生们的伤亡状况高的吓人。在不是齐装满员的情况下再去和敌人拼命,就算是能够取得更大的战果,李吴山也难以接受。

胜利可以来的晚一些,战果可以小一点,但损失已经很大了,李吴山舍不得让学生们再去拼杀了。

小胡子在敦刻尔克犯下的错误不能再重演,绝不给对手喘息的机会!最终,李吴山还是硬起心肠,没有做出任何“干涉一线指挥”的举动,而是任凭甲破刀残的学生军去追击敌人。

此一战,阿济格的主力已荡然无存,湖广大局已定,剩下的不过是收拾残局而已。

一战而胜,可谓辉煌,但李吴山却一点都高兴不起来,因为学生们的伤亡实在太大了。

至于杀伤了多少敌人,李吴山一点都不关心,他只关心一个问题:学生们的伤亡到底有多大。

“直接战死五百六十二人,伤七百四十一人,其中重伤两百三十九人……”拿到最初的伤亡数字之后,李吴山的手都是颤抖的,却不得不做出一副心如铁石的样子,以前所未有的果断和决绝的说道:“不惜一切代价救治伤者,四百观摩新生补充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