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三百三十章 乱臣贼子(2 / 2)


“我知道你的忠心,要不然也不会在这个时候把你调回来。”摄政王故意做出“我和信赖你”的样子,拉着吴三桂是手说道:“肝脑涂地就免了吧,只要是实心用事的人,我一定会让他世世荣华代代富贵,我大清的天下,还全都指望你们这些人呢。”

“摄政王如此恩宠,奴才……奴才感佩莫名不知如何是好……”

“起来吧,起来吧。”多尔衮说道:“你这次回来,朝廷里边有些个非议,说什么的都有,你不必在意那些有的没的流言蜚语,用心做好你的事情就行了,我不会忘记你的忠诚之心……”

“但凡摄政王知道奴才的这一片忠心,就算是全天下人都胡乱编排又能如何?奴才只知道效忠摄政王,摄政王让我做什么我就做什么……”

多尔衮等的就是这句话,闻之大喜:“还记得谁才是你的根本,谁才是你的主子,这就很好。不要理会那些乱七八糟的东西,且先在这儿安安稳稳的驻着,什么时候我要调你了,自然会派人送我的手令过来……”

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别管是什么人,你都不要理会,更不许调动。只有我亲自出手令才有效,你才能按照我的意思调动。

“奴才唯摄政王之令是从,别的什么东西一概不理。”

“很好,很好。朝廷里边还有的事情,我就不多留了,免得又有人乱嚼舌头……”

多尔衮起身要走,吴三桂赶紧相送。

多尔衮的身形本就不怎么高大,却比吴三桂高出很多,这是因为吴三桂是一个矮子。

在很多人的心目当中,无所谓这样的乱世枭雄,一定就是身材魁梧体态健硕的军中硬汉,起身根本就不是那么回事儿。

吴三桂虽然生就了一副好皮囊,穿便装就是一个翩翩佳公子,穿军装则是英姿飒爽,但却一点都不魁梧更没有丝毫勇猛,此人面白无须,属于典型的“小白脸”面容。按照当时的审美观,绝对可以算是“美男子”,但却不是硬汉。

“隆准大耳面若皎月”说的就是吴三桂的好样貌,“不甚伟硕”只不过是个婉转的说法,其实就是在说他个是矮子。

和吴三桂这个典型的矮子比起来,多尔衮那种五短身材都显得有些高大了。

极尽恭顺姿态,充分表达出自己“只效忠于摄政王”之后,客客气气的送走了大放宽心的多尔衮。刚一回到军中,脸上那副阿谀迎合的奴才嘴脸顿时消失的无影无踪,瞬间就换成了一副鹰视狼顾之态:“升帐……”

夏国相、马宝、李本深、王辅臣等十几个心腹部将齐聚一堂。

“京城里边有什么消息?”

部将马宝说道:“回王爷,京里还算平静,民间多是一些对王爷不利的说法,朝廷则是讳莫如深……”

“宫里有消息吗?”

“暂时没有宫里的消息。”

“湖广那边呢?阿济格……英亲王有没有守住武昌?”

部将吴之茂回道:“禀王爷,根据兵部内线的回报,明军从北、东两个方向合攻武昌。英亲王手握重兵七万,武昌固若金汤。”

阿济格极力收缩兵力固守武昌,明军面对坚城暂时无力在短时间内攻克,而且武昌是水陆杂陈的要冲之地,要想实现全面包围几乎是一件不可能做到的事情。从大的发展趋势来看,阿济格完全有实力守住武昌城。

但吴三桂却不这么认为。

作为真正底定湖广局势的那个人,没有谁比吴三桂更清楚的知道湖广是一个什么样的局势。

收缩兵力守住武昌,根本就无关大局,越是这么做就越代表着湖广局势的糜烂已到了不可收拾的境地。

把绝大部分兵力堆砌在武昌这一个点上,其他地方的闯军必然趁势而起,立刻就是烽烟处处的糟糕局面。且不说携新胜之威的李吴山,刘体纯、郝摇旗一定会死灰复燃,再加上数不清的闯军残部,局面必然糟糕的很。

阿济格不仅失去了主动权,还失去了对湖广的全盘掌控能力……

这个时候的吴三桂,最希望发生的事情就是阿济格被击败,败的越惨越好,不管是明军还是闯军只要能打败阿济格,京城里的局面就对吴三桂更加有利。要是能杀死阿济格那就更好了……

就算是不能干掉阿济格本人,也一定要重创湖广清军,至少也要把阿济格困在武昌,让他无法脱身!

如此一来,吴三桂就成了京城最具决定影响的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