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三百八十二章 私心杂念(2 / 2)


现在的形势如此大好,根本就用不着再行抽调人马,仅凭江北的这点兵力就足以击败清廷了。那些学生们是李大帅的心尖子,刚刚走出学校就走上战场,就算傻子都可以看出来了。

这是要决战呐。

一举扫平整个清廷,彻底光复河山。

不论是战略格局还是兵力对比,李吴山都占据了很大的优势,大家都对未来的战争持一种非常自信的乐观心理,都在潜意识里当做是建功立业的机会。

“我的忠心老爷是知道的,能踢能咬能砍能杀,只要老爷让我做先锋,一定玩儿了命的打,一直打回老家去……”

张大娃的老家在大旗庄,这句话的意思就是想第一个打到北京城,先占住这光复故都的第一功。

李吴山就应该把这肥的功劳留给如张大娃这样的嫡系,在他看来这完全就是理所当然的事儿。

“这事儿我还没有想好,想好了再说不迟。”

“想好不想好的不打紧,只要老爷想着俺就行了……”

李吴山笑骂道:“我有多少事情要忙,哪有那么多心思想你?赶紧滚蛋。”

张大娃这样的高级军官,威严渐重,平日里已有了些“将军”的架子,也就只有面对李吴山的时候还象个毛头小伙子,嬉皮笑脸的说道:“老爷骂俺几句,也是不羞的,那俺就想滚蛋了,千万不能把这事儿交给别人哩……”

“滚蛋,滚蛋。”笑骂声中,象赶鸭子一样把张大娃给赶走了。

张大娃前脚刚走,李吴山马上召开军议。

这次军议的规模很小,除了李吴山本人之外,只有七个人。

这七个人,全都是吴山军校第二参谋组成员。

“《天枢》计划需要再次修改……”

天枢,北斗七星之一,在星相学当中代表着中枢和皇权,以此为作战计划的代号,用意已经十分明显了:这个作战计划的目标就是故都北京。

“是,校长。”作为第二参谋组成员之一,洛晴天甚至没有问起原因:“校长想要修改哪些细节?”

“把《天枢》计划的最高执行者修改为我本人。”

虽然仅仅只是修改一个具体的执行人,但是对于庞大而又精细的作战计划而言,却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改变。仅仅只是纸面做出的微调和修改就需要好几天的时间,再牵扯到其他的具体事务,庞大而又繁杂。

攻取北京的《天枢》计划本已确定下来,却不得不再次修改,这意味着这个大规模的军事行动又要延后不少时日了。

在原本的作战计划当中,具体负责纵览全局的根本就不是李吴山本人,而是由洛晴天、沈从文他们七个组成的这个参谋小组。

单纯从军事角度来看,这个参谋小组足以胜任这个任务,但是现在看来,还是不行。

不是说第二参谋小组的能力不行,而是出于其他方面的考虑。

现如今北地残破,清廷内战打的如火如荼,基本不可能会对大旗军构成太大威胁。在这种情形之下,李绍、汤江流等人早就找过李吴山了,都是主动请缨毛遂自荐,其实就是为了争夺光复故都的天大功劳。

今天张大娃又专门提起这个事儿,抢功的迹象已经出现,这让本不打算亲自率队出征的李吴山不得不临时改变了计划。

只有他李吴山亲自出征,才能平息大旗军内部的“争抢军功”行为。否则的话,不管换做是谁,都不可能让张大娃、杨树林、汤江流等人心服口服,说不得就会横生枝节。

如张大娃他们这一批高级军官,多以“大旗军元老”“李大帅嫡系”自居,又怎么会心甘情愿的服从几个学生的指挥调动?万一闹出什么争端来,就真的耽误事儿了。

在这种情形之下,只有李大帅亲自率队出征,才能压服住已生出骄纵之心的老部下们。

以张大娃为代表的大旗军军官们,完全就把这次光复故都的军事行动看做是给自己建功立业的机会,他们的心思已不是那么单纯了。

与他们这一批人相比,沈从文、洛晴天等学生参谋们则单纯的多,他们完全是从战争的角度看待问题考虑问题,不掺杂哪怕一丁点儿的私心杂念。李吴山只用了一句话,就剥夺了他们建立功勋的机会,却没有丝毫怨言,甚至没有多问过一句。

战场不是名利场,战争只为民族利益服务,舍此无他,这才是纯粹的军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