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四百五十一章 离家出走(2 / 2)


虽然他已经跪下了,但神态之间却没有丝毫认错的意思,而且他也不认为自己做错了什么,依旧在顶着脖子据理力争:“我没有错,也不需要认错,我做所以跪下,就是因为你是大明朝的皇帝。”

“我希望皇兄您好好的想一想,我真的说错了什么吗?难道因为有了君臣之分,就没有了是非对错?”

“永王,莫说了……”高起潜还在规劝,但永王却好像完全没有听到似的,反而用更大的声音说道:

“当年,你我兄弟同甘共苦相濡以沫,好不容易才从艰难困苦之中走了出来。当初,是皇兄把我送进了吴山军校,让我去学本事,我不想去还挨了打。现如今怎么就变了呢?皇兄啊,你越来越象是一个皇帝,而不象是我的兄弟了。我知道你想的是江山是社稷,我也知道你想做雄才大略的千古帝王,但你的眼界不够哇,你眼中只有那可笑的皇权,实在是一叶障目不见泰山,与只想守住一亩三分地的愚昧乡农有什么分别?这天下比你想象中要大的多,可以做的事情也有很多……”

如此直白的说皇帝目光短浅,等于是直接在皇帝的脸上狠狠的抽了一记脆生生的耳光,登时就让复隆皇帝脸色大变!

高起潜已经看出皇帝是真的怒了,赶紧扯了扯伏拜于地的永王:“与万岁讲话,怎可直言你我?永王千万在意人臣之礼呀……”

于皇帝讲话,那是要万分谨慎的,虽然你是皇帝的嫡亲弟弟,毕竟君臣之名在先兄弟之情在后哇,这么简单的道理永王应该明白呀!

永王当然知道这“君臣”二字的份量,恭恭敬敬的一个头磕在地上,原以为他会就此认错服软,想不到他却一挺身直接站立起来:“刚才给万岁磕头,已全了君臣之义。现在我以兄弟的身份于你讲话……”

君臣的名分不要了,现在我们就是单纯的兄弟关系,你也别拿皇帝的名头来压我了。

高起潜知道这句话极其严重而且相当无礼,正要开口说点什么,脸色铁青的复隆皇帝已经大吼起来:“让他说,朕就是想听听他还能说出什么天大的道理!”

皇帝就是天,难道你的道理比天还大吗?这一层意思,高起潜已经听出来了,也不知永王有没有听懂。

永王显然没有听懂这一层意思,或者时候他虽然已经听懂了但却一点儿都不在乎:“我之所以想要回到军校,就是因为军校之中可以畅所欲言,而不必顾忌任何人的任何身份。校规虽然森严,却无上下之分。只论对错不问身份,只要说对了做对了,别人就会听你的就会敬重你,而不是因为你有多么高的身份。”

“无论是北伐还是西征,其实都不是李吴山这个人在做什么,而是大家在做。所有的战略部署根本就不是出于李吴山,而是出于那些学生们。李吴山并没有因为自己的身份就掺和进去,反而是一再放权,任凭学生们施展才华。因为他知道学生们做的很对,只要是对的事情他就支持,而不是因为自己的身份就命令别人做什么。在很多大事情上,李吴山反而会听命于参谋部,江南做不到,兄长你也做不到。”

“在吴山军校当中,大家心往一起想力往一块使,自然有志一同无往不利。”

“除了这遁地雷之外,还有很多东西是外面没有的,为何?军校当中日新月异,江南朝廷何曾有过丝毫改变?故步自封能有什么进步?”

“在军校里头,没有人去想富贵荣华,也没有谁会在意功名利禄,大家的目标都是相同的,只是为了我族之长兴。而这大明朝仅仅只是一家一姓之天下,别人怎么会真正的卖力气?李闯席卷之时伪清入寇之际,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人望风而降?就是因为这天下根本就不是他们家的,凭什么要为不是自己的东西去死?”

“而我族则是共有,属于每一个人,虽万千人却如一人,这是以一家一姓对抗整个天下,如何能敌呀如何能敌?”

“我亦为先皇血脉朱氏子孙,难道我不想让我大明朝江山永固与天地同存日月同辉吗?但那是不可能的。从来就没有不衰的帝国也从来没有不灭的王朝,而我族则会永存。如同强汉如同盛唐,哪一个不是煌煌于世?今又何在?就算你真的强如唐宗汉武,又能如何?还不是灭亡了吗?”

“他们说你是万岁,你就真的以为自己是万岁了?秦皇汉武如何?唐宗宋祖怎样?哪一个真的万岁了?他们说你圣明,你真的圣明了吗?圣明在哪里?是开疆拓土了还是国泰民安了?不过是众多皇帝之中的一个罢了。若你不是出于先皇而是生于寻常的百姓之家,你还这的以为自己圣明如炬吗?”

“重重天威之下,谁敢说出这样的真心之言?”

“皇帝的存在与否完全取决于民族之需要,当民族不再需要一个皇帝的时候,什么样雄才大略的君主都挡不住浩浩荡荡的天下大势啊。我到军校中去,就是为找到一条能够兼顾民族与皇室的两全其美之策。我才是真正为了朱氏一脉考虑的那个人,而不是你……”

“你说完了没有?”

“没有……”

“不用再说了!”复隆皇帝脸上的青筋暴起,面色通红如火,气急败坏的大叫着:“左右,拉下去,给我打,狠狠的打!”

那些个宫廷侍卫全都面面相觑不敢真的去拉扯永王。

复隆皇帝愈发恼怒起来:“反了,真是反了,尔等心中还有没有朕这个皇帝了?”

万般无奈之下,一众的侍卫只能走上前来,先对永王告了个罪,然后将他按到在地,抡起大棍子噼里啪啦一阵暴揍……

永王却不呼痛,也不挣扎,而去咬着牙硬挺着,完全就是一副倔强不服的神态……

他越来越清晰的感觉到了,自己已完全无法和皇帝哥哥沟通了,自己刚才说的那些话完全就是鸡同鸭讲,皇帝根本就听不进去。

或者说,就算他真的听进去了,也听不明白。

自从接受过吴山军校的教育之后,永王和皇帝已经在事实上成为两种人,成为截然不同的两种人了。

看着嫡亲弟弟倔强的眼神,复隆皇帝愈发气恼,连连大发雷霆之怒:“今天朕还真的不用君臣大义压你,就代先皇教训教训你这不肖子孙,给朕狠狠地打,打死不足惜……”

这种话也就是痛快痛快嘴而已,怎么可能真的把永王打死呢?

兄弟之间,君臣之间,闹成这个样子,高起潜不能不劝。

在高起潜的连番劝阻之下,复隆皇帝也就只能顺水推舟就坡下驴了。

永王被打了个半死,赶紧拖下去好生医治,原以为他就算是不能马上洗心革面也会有所收敛,想不到的是,仅仅只隔了一日之后,永王就跑了。

永王以兄弟的身份给复隆皇帝留下了一封“告别信”,然后就“离家出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