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四百八十六章 各方反应(2 / 2)

除非……除非复隆皇帝本人亲自出面,证明一切,否则的话,他黄得功就只能按照自己的理解来理解从京城发出来的圣旨了。

但是,以复隆皇帝现在的身体状况,还能公开露面吗?还能用一种足以使得公众信服的形式解释一切吗?

显然不能。

与此同时,湖广、江西、淮右的大旗军纷纷异动,纷纷调兵遣将,目标直指黄得功,大有一触即发的架势。

淮扬一带的大旗军已经集结完毕,摆出了一副随时都要渡江的意思……

淮安的大旗军则快速南下,几天之后就可以饮马长江了。

很明显,大旗军是绝对拥护永王的,而黄得功则把自己的身家性命全都压在皇子身上了。

只要复隆皇帝一死,到时候不管是谁继承了皇位,必然会有一场大战。

局势一下子就变得紧张起来。

最有意思的是,各地的宗室藩王全都嗅到了风雨的气息,却全都无一例外的保持了沉默。

就好像他们根本没有意识到会有一场即将扑面而来的狂风暴雨。

没过多久,由高起潜率领的大旗军正式南下,据说的奉旨而来。而和大旗军敌对的黄得功部也说是奉旨。

这就显得很有意思了。

那些个藩王全都装聋作哑,谁也不发表任何看法。

事实上,按照传统,宗室藩王天然就应该支持黄得功,他们应该是“父死子继”阵营,毕竟那是正统的皇位更迭方式。作为宗室,作为朱氏子孙,他们就应该支持幌子嘛。

但是,黄得功的实力和李吴山相差太多了,真要是打起来的话,恐怕不用费太大的力气,李吴山就能把黄得功干趴下。为了这么个事情把李吴山彻底得罪,而且还不能改变大局,那显然对自己不利。

若是公开支持李吴山的话,则显得有些说不过去,所以他们索性就装哑巴了。

只等着最终的结局出现之后,谁胜利了就支持谁,反正这天下照样姓朱,依旧是大明天下嘛。

至于说复隆皇帝本人到底要把皇位传给谁,其实已经不那么重要了……

在经过大半夜吓人的咳嗽之后,复隆皇帝的身上已经出现了明显的肿胀,整个人看起来足足“胖”了两圈儿,全身上下都闪耀着诡异的光泽,看起来就好像是一个假人而不是血肉之躯。

“掌灯,掌灯……”

在皇帝艰难的呼喊声中,翁皇后只是不停的低声饮泣,年纪最小的昭仁公主则“哇”的一声哭了出来,连长平公主都忍不住的潸然泪下了。

青天白日里,难得的好天气,掌的哪门子灯?

皇帝的视力越来越不行了,近乎于盲。

从昨天开始,复隆皇帝就是不停的喊“饿”,好像不知道饥饱似的吃了很多,还是在喊饿。但却不敢再给他吃了……

长平公主强忍着泪水,侧身坐在龙榻之前,握住复隆皇帝的手说道:“万岁,已掌上灯了……”

“已掌上灯了么?为何朕还是看不到……”话未说完,就中途停止。

皇帝已经意识到他的视力问题了,顿时无言。

过了很久之后,皇帝才终于开口:“现在是什么时辰了?”

“辰时末刻。”

“哦”了一声之后,皇帝就又一次陷入了沉默,大殿之中安静的很,只有翁皇后和昭仁公主低低的饮泣之声。

“有什么消息没有?”

“没……”

皇帝苦笑了一下,无奈的说道:“朕……我都已经是这幅模样了,还有什么好隐瞒的呢?说吧,就算是再坏的消息,朕已不怕了。”

“黄得功调兵,似有异动。”

“就这些吗?”

“高起潜已率兵南下,淮扬各地人马齐集长江边上,只要一道命令就可以开赴过来。”

“京中呢?”

“有几个……有七个在京官员散布谣言,已被崔耀祖拿下了,现京中安稳的很。”

有崔耀祖这个活阎王震着,有什么风吹草动立刻就挥刀过去,以雷霆手段震慑过后,在京营和巡防营按兵不动的情况之下,自然有若泰山之安。

“朕……我知道了。”复隆皇帝没有再说什么,一双眼睛睁的很大,但目光却非常空洞,似乎根本不是为了看到任何物体,仅仅只是为了睁着而睁着。

“朕乏了,要安歇了,你们都退下去吧。”

“这……”

“退下去吧。”

“是。”

所有人全都退了出去,但终究不放心。

皇帝已经病成了这个样子,说不准什么时候就会撒手人寰一命呜呼,身边已经离不开人了。

众人并不敢真的退走,只是退到了外殿而已。

昭仁、长平、永王三人守在一起,翁皇后在稍远一点的地方,彼此之间谁也没有说话。

折腾了这么多时日,大家都没有好好的休息过,最多也就是实在扛不住的时候稍微眯一会而已,早已人困马乏,估计就算是站着都能睡得着,但却睡不安稳。

迷迷糊糊之战,长平公主做了一个梦,她梦到了崇祯皇帝和周皇后,梦到兄弟姐妹和父母在一起,全都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