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五百四十三章 孤悬海外(2 / 2)


所有的这一切,全都是病号产生的幻觉。

这个战友的生命已经到了最后关头,这是最后的回光返照。

韦无病赶紧把那杆大扎枪送到他的手中。

病号死死的捏着大扎枪,就好像是握住了整个世界,猛然爆发出一声异常响亮的呐喊:“冲啊——”

伴随着这个高亢的声音,韦无病感觉到臂弯猛然往下一沉,战友的脑袋已经软软的耷拉了下去,绷紧的身体就好像稀烂的泥巴一样慢慢的放松慢慢的瘫软。

又一个战友永远的离开了他们。

泪水忍不住的夺眶而出。

其他的战友纷纷围拢上来,虽然一个个衣不蔽体状若野人,却很自觉的围拢在战友的尸体四周,齐刷刷的打了一个军礼。

“大旗军丙字营辛队一旗伍长赵二喜,阵前格毙红毛两人,杀吕宋兵四人,记攻两级,因功升副队长……”虽然这个战友已经死了,作为最高指挥官的韦无病必须记住他的战功,并且在他死后升了他的职。

奖罚分明,这是军队的基础。

虽然这些人加在一起,都不足半个小队了,但军衔仍在,韦无病依旧是大旗东路军征吕宋部的先锋官,是副总指挥,铭记士兵的功劳进行赏罚是他的责任。

也就是说,虽然这几十个人衣衫褴褛,和茹毛饮血的野人没有什么分别,他们依旧有着严密的组织,不论规模多小,仍然是一支军队!

在这个大山洞的洞壁上,刻画着很多人的名字,每个人的名字下面都有粗细两种不停的刻痕。每一条粗大的刻痕都代表着一个红毛鬼的人头,细小的刻痕则代表着击杀的吕宋兵,秘密慢慢汇集成一片。

这些粗细不同的刻痕,就是这支军队的功劳簿子,已铭刻是石头上,仿佛历史的见证。

在这些铭记功劳的刻痕旁边,还用尖锐的石头刻画出一片密密麻麻的小圆点儿,每一个圆点儿代表一个昼夜。

圆点已经有五百多个了……

在完全断绝联系的情况下,在距离母国万里之遥的海外之地,韦无病等人已经孤军奋战了五百多个日日夜夜……

异国的冬夜潮湿而又阴冷,众人纷纷聚拢在一起,开始商讨下一步的作战计划。

他们是军人,集合在一起就是军队,而不是野人,不仅仅只是为了生存下去,还有更加崇高的目标:战斗。

因为环境险恶,不能随心所欲的发起战斗,必须量力而行。

什么时候袭击敌人,完全取决于手头上拥有多少物资……最主要是有多少可以携带的食物。

为了避免红毛鬼的搜捕,必须尽可能的袭击远处的目标,以免这个“营地”被敌人发现。为了攻击一个目标,往往要在莽莽群山中行进好几天,然后才能发起短促的袭击,一击得手之后,无论有没有取得成功,都必须马上撤退。

食物的数量决定了攻击范围,现在他们已经有了一些肉食,再带上前一阵子积攒下来的木薯和其他一些杂七杂八的食物,足够发起一场进攻了。

在这五百多个日日夜夜当中,众人已经对附近这一带有了比较清楚的了解。

用一根木棍在地面上划出一条弯弯曲曲的行进路线,在这条曲线的尽头重重一点:“就是这里!”

那是一处红毛鬼的观察哨,准确的说是一座引航用的灯塔,位于东延河的入海口处。

那里至少有四到六个红毛鬼,还有上百个吕宋的土著兵,因为中途还需要绕路,单程就需要走三天多一点……

这是一次长途奔袭,作战半径达到了这支“军队”的极限。

虽然很遥远,但那绝对是一个非常好的目标。

虽然敌人的数量是自己的倍数,而且装备精良给养充足,但这对于习惯了特种作战模式的韦无病而言,从来就不是一个问题。

这场长途奔袭的难点不在于战斗本身,而是在于如何顺利的回撤。

只要战斗具有强烈的突然性,打击敌人并不是很困难,困难的是战斗过后如何顺利的撤回来,还在回撤的过程中摆脱敌人的衔尾追击。

“四柱,老穆你们带着四个伍在后面接应,我带九个人引开吕宋兵,剩下的人攻击海边的哨塔……”因为只有区区的几十个人,战斗人员的安排部署必须精确到个位数。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任务,整个袭击作战计划环环相扣严丝合缝,处处彰显着一个成熟军官的军事素养和指挥能力。

每一次战斗都会无法避免的产生伤亡,谁也不知道自己能不会活着退出战斗,所以在每次发起战斗之前,都会按照“惯例”交代遗言:“如果我死了,老穆接替我,继续指挥兄弟们作战。”

那个叫老穆的老兵点了点头,如往常那样说道:“要是我死了,四柱子接替我,要是我和四柱子都死了,就由小生子接替。”

生死之事,就这么轻描淡写的确定下来……

命令下达之后,众人七手八脚的把狼肉全都烤熟,分割成为细小的碎块儿,分发到每一个人的手中,然后又把所有可以吃的东西全部带在身上,按照确定好的路线朝着海边的方向进发……

按照原有的作战计划,大约需要七天就可以完成的突袭,却耗费了整整十天的时间,最主要是为了摆脱身后的追兵。

对于这支仅剩下几十个人的军队而言,这是一场规模空前的辉煌大胜:击杀红毛鬼四人,斩杀吕宋兵十二人,还捣毁了敌人的两艘小船。

因为袭击太过于突然,而且时机拿捏的恰到好处,己方无一人战死,仅有二人轻伤。

“清点战利品。”

“共缴获粮食二十三袋,原本有二十六袋,敌人追的急,不得不丢掉了几袋。”

“四包肉干,一个糖坨子,两袋子白盐,还有两桶油。”

“两箱子干饼子(其实就是欧洲的军用饼干)”

“吕宋兵的衣裳十六件,靴子四双,还有一顶帽子,是红毛鬼的帽子……”

对于这支“军队”而言,所有的物资都是很重要的,能抢到什么就拿什么,甚至有人背回来几个红毛鬼的铁饭盒子和一个大铁盆。

韦无病看着老穆带回来的那个小木箱,很奇怪的问道:“这是啥?”

“是红毛鬼的炮弹。”

红毛鬼岸防炮的炮弹,一箱十二个,圆滚滚的还带着长长导火索

这个时代的炮弹非常原始,还没有实现弹药一体化,虽然还需要额外装填发射用的火药,但这种炮弹已经非常接近后世的“开花弹”了。

对于这种东西,韦无病等人并不陌生,因为他们早就熟悉了大旗军版的“手榴弹”,这玩意不过就是加强版的而已。

“好东西,这可是好东西呀,有了这玩意儿,咱们就可以炸红毛鬼的船了呢。”

清点完了战利品之后,辛苦多日的战士们纷纷躺倒休息,作为最高指挥官的韦无病则拿起一块尖锐的石块,小心翼翼的在洞壁上刻画着,用一个个或粗或细的划痕记录着这些人的军功。

然后又如同往日那样,在右手边的洞壁上重重的“点”出是个圆圈,代表时间又过去了十天。

他仔细的数着那些代表时间的小圆点儿,默默的计算着,过了好久才有一种古怪的声音说道:“兄弟们,如果我没有算错的话,明天就是新年了……”

新年?过的可真快呀,又是崭新的一年了。

“给母国拜个年吧。”

每逢佳节倍思亲。

在万里之外的吕宋密林之中,几十个军人齐齐朝着母国的方向跪拜,每一个人都眼含热泪:

“爹,娘,不孝子在天涯海角给二老拜年了……”

这些人历经磨难,已在万里之外孤军奋战了将近两年之久。

还有很多个两年在等着他们……